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尼泊尔佛教造像及其对藏传佛教造像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尼泊尔佛教造像及其对藏传佛教造像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尼泊尔作为佛祖释迦牟尼的出生地,有悠久的佛教造像史。在尼泊尔,从事佛教造像的主要是纽瓦尔人,属蒙古人种,他们使用铜、木、石等多种材质制造佛教造像,其中铜质造像由于多数体积较小,便于携带,流传下来的最多。纽瓦尔风格铜造像绝大多数采用红铜,并鎏金,十世纪后,很多造像镶嵌宝石,更显精美华贵。

从七世纪开始,尼泊尔工匠就来到吐蕃,帮助藏人修建佛教寺院,制造佛教造像。尼泊尔造像的风格深刻影响了藏传佛教造像。特别是在十二、十三世纪之后,由于回教徒的入侵,克什米尔和东北印度的佛教遭到毁灭性打击,而尼泊尔很好地保存了它的佛教传统,并为中国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的工匠,一直延续到清代。

尼泊尔是内陆山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麓,北邻中国,其余三面与印度接壤。加德满都谷地呈长方形,四周被山脉环绕,是尼泊尔文化、艺术中心,加德满都、帕坦、巴德冈等拥有古老历史的城市都位于谷地内。

尼泊尔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国家,其历史被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部分。尼泊尔的古代史包括传说时代到九世纪末李查维王朝覆灭这段时间的历史。李查维王朝之前,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历史主要靠传说。李查维王朝是尼泊尔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李查维家族和笈多王朝有亲缘关系,笈多时代的开拓者旃陀罗·笈多一世娶了李查维公主库马拉提婆。李查维王朝的国王马纳·德瓦(公元464年-505年在位)在昌古纳拉扬寺树立一块石碑,尼泊尔有记录的历史从此碑开始。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七中提到尼泊尔,“尼波罗国,周四千余里,在雪山中。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山川连属,宜谷稼,多花果。出赤铜、牦牛、命命鸟。货用赤铜钱。”“近代有王,号鸯输伐摩(即阿姆苏·瓦尔马国王,他统治的时期是李查维王朝的黄金时代),硕学聪睿,自制声明论,重学敬德,遐迩著闻。”

尼泊尔的中世纪从九世纪末到沙阿王朝统一尼泊尔前。879年10月20日,塔库里人拉格瓦·德瓦乘虚而入,登上王位,宣告李查维王朝的结束。拉格瓦·德瓦创立了一个新的纪元,称尼泊尔纪元,这一事件被看做尼泊尔中世纪的开端。马拉王朝开始于阿里德瓦·马拉,他的在位时间是1200年到1206年。1382年到1395年在位的国王贾亚斯提提·马拉开始在尼泊尔强制推行印度种姓制,连作为佛教徒的钮瓦尔人也有了种姓。1482年,国王亚克西亚·马拉死后,尼泊尔陷于分裂,他的几个儿子建立了三个国家,各自为政。1769年,廓尔喀国王普里特维·纳拉杨·沙阿消灭了三个加德满都谷地王国,统一了尼泊尔,尼泊尔进入近代史时期。

尼泊尔佛教造像史及风格演进

尼泊尔拥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和传统,乔达摩生于尼泊尔洛明达的兰毗尼,得道后再次来到斯瓦扬布山东面的普查格拉,收了1350个弟子。大约在公元前265年,阿育王的女儿恰鲁马蒂来朝拜佛祖诞生地,在帕坦城的四角和中央修建了五座窣堵坡。可以说,自很早的时候起,尼泊尔人就用铜、石头、木头等材料制造佛教雕塑。尼泊尔的佛教造像按照它的风格演进可分为三个阶段:李查维王朝时期、过渡时期和马拉王朝时期。

一、李查维王朝时期造像

公元五至八世纪末属李查维王朝时期。这一时期的尼泊尔造像既仿效古典笈多风格,同时吸收了帕拉王朝金刚乘的表现手法,并逐渐融入本民族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模式。

这一时期,大乘佛教兴盛,释迦牟尼佛造像较多,佛像面部雕刻细腻,身体比例完美,低垂双目,陷入内省,显得宁静和谐。佛像又分立像和坐像,立像都穿通肩大衣,大衣分光素无纹和有弧形对称衣纹两种,但都是轻薄贴体,身体的轮廓线显露无疑。此一时期的释迦牟尼禅定像着通肩大衣,大衣同样紧裹身体,且多光素无纹。

菩萨造像头发高高盘起,盘发在头后部左右两边各垂下一缕,搭在肩部。这种盘发的造型是尼泊尔独有的,在斯瓦特、克什米尔、东北印度等佛教国家造像上都没见过。这一发型在尼泊尔造像中保持到十三、十四世纪。菩萨造像身着长裙,裙长盖过小腿,身上装饰相对后期朴素,不带项圈、臂钏,戴圣线,在胯部斜系帛带。帛带是约束带,静坐修行时用来捆住身体,以持久保持同一姿势。帛带斜系于胯部,这种造型只出现在尼泊尔风格的造像中,其他佛教国家造像中都没有这种装饰手法。

此时期的度母造像戴单叶冠,臂钏戴在大臂上部,其上的装饰物达到肩部,上身斜披宽宽的帛带,掩住胸部,在左肩后部打结垂下长长的飘带,下身着长及脚踝的裙,系裙带,从腰正中垂下。这时的女尊像保持了印度造像的传统,丰乳肥臀,腰部纤细,夸张地表现女性特征。

图一为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释迦牟尼立像。造像的头顶布满细小的螺发,脸型为上宽下窄的卵形,双目微阖,嘴唇紧抿,下唇饱满,呈沉思状。身着通肩大衣,轻薄贴体,露出平滑的身体轮廓。大衣通身光素无纹,只在腰部有一弧形突起,表现穿在最里面的中着衣,中着衣和大衣等长。佛陀左手持衣角,右手施无畏印,身体略呈三弯式,站在一个低矮的覆莲台座上,下为四方须弥座。

在须弥座的正前方刻有文字,表明这段文字是公元591年在帕坦刻上的。这件造像是现今所知有准确纪年的最早的尼泊尔造像,它体现了笈多造像中萨尔那特式的风格。笈多时期被认为是印度佛教雕塑艺术史的顶峰,其雕像着重于表现佛陀的内心世界。

图二为石雕佛坐像,高42厘米,为六世纪的作品,现在还供奉于尼泊尔王城帕坦的孔蒂·希蒂。佛陀着通肩大衣,左手禅定印,右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莲瓣扁而宽大。尼泊尔石刻造像相对来说数量较多。这尊佛陀造像的头部造型,明显偏离了印度笈多时代的艺术风格,已经显现出典型的尼泊尔脸型的形成,这一脸型前额高,脸由上向下渐收,这一脸型在尼泊尔很多造像上都能观察到。

图三为七至八世纪铜弥勒菩萨像。头发高高盘起,正中嵌佛塔,头戴宝塔的弥勒像是印度笈多王朝末期开始出现,公元八、九世纪成为印度及东南亚佛教美术中弥勒的重要标识。此像脸型、眉眼都有黄种人面部特征,裸上身,只在左肩披鹿皮。下身着长裙,胯骨处斜系帛带,在左边打结垂下。左手托宝瓶,右手结说法印,以三弯式的姿态站立。这尊造像轮廓细腻柔和,显得温婉亲切,整体造型体现了尼泊尔本土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