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隐喻的认知视角与语境解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从一个新的视角和高度来解释隐喻,为许多语言现象的理解提供了理据。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的本质、种类及影响其识破和理解的相关语境因素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隐喻;认知;语境
中图分类号:DF055
文献标识码:A
隐喻研究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在其经典名著《诗学》和《修辞学》中曾对隐喻做过比较系统的阐述。然而,在亚里士多德和传统语言学家的眼里,隐喻只不过是一种“装饰”和“美化”语言的“可有可无”的修辞手段,因而长期以来被视为语言的异体表达形式,排斥在语义研究之外。198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再次将目光投向隐喻,并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重新进行认识和解释,其中最有影响的是Lakoff和Johnson。他们在1980年合著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里正式确立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我国的许多学者,如蓝纯、赵艳芳、王寅、束定芳等也对隐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一、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现实主义(experiential realism),研究者认为语言符号并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直观、镜像反映,其间要经过人的认知加工过程,即中国古代文献里所记载的“心生而言立”。人的身体经验和主客互动在概念和意义的形成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可以用下图来表示[1]:
客观世界认知加工概念语言符号
在人的认知加工过程中,由于思维能力所限或由于当时语言贫乏而找不到表达新概念的词语或为了取得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人们就会借助原有已知事物或概念来表达未知事物或概念,因此隐喻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隐喻概念(conceptual metaphor)构成了语言的基础。Richards指出: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口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隐喻。Lakoff和Johnson认为: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源于隐喻概念。
(一)隐喻的本质
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一般都包含两个域――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和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隐喻的实质就是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2]。始源域一般都是人们熟悉的、具体的事物和概念,目标域的概念多为抽象的。两个域之间之所以能进行互动是因为这两类事物或概念之间具有
相似性,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人生常常被看作是一种旅途(Life is a journey),因此与旅途有关的概念和表达就被映射到人生中,可以通过下面的图表看出:
所以,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也就有了以下的语言表达:
(1)He’s without direction in his life.(2)I’m at acrossroads in my life.(3)He’s never let anyone get in his way.(4)She’s gone through a lot in life.(5)每个人的出发点都不一样。(6)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不过是一些匆匆过客。(7)大学阶段只不过是你们生命中的一个小站。(8)为了生活,我们四处奔波。(9)夫妻是人生中的伴侣。(10)死亡是所有生命的终点。
(二)隐喻的分类
隐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第一,根据始源域的不同,可以分为: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第二,根据表现形式和功能的不同,分为显喻与隐喻、根隐喻与派生隐喻、以相似形为基础的隐喻和创造相似形的隐喻。本文拟探讨的是第三类:根据新鲜程度和使用频率的不同,有规约隐喻和新鲜隐喻之别。
1.规约隐喻(conventional metaphors)
规约隐喻指的是被大部分语言使用者所认可和接受、成为日常语言一部分的隐喻。这些隐喻大多已经词汇化,其来源很少有人追究,所以有的学者也将其称之为“死隐喻”,但实际上大多规约隐喻不仅没有死去,而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交际中随处可见,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来看下面的句子:
(1)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2)He attackede 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3)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t.(4)I’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
一般说来人们不会把上句中的“indefensible”、“attacked”、“target”、“won”等词视为隐喻表达,但实际上这些语言形式都体现了一个概念隐喻,即Argumentiswar.显然,说话者把与war有关的一系列词汇都移植过来谈论argument了。
再如,在英语中用表示金钱(money)的词汇来谈论时间(time)已是众所熟悉的语言现象了。如:waste one’s time;spend one’s time;cost sb.an hour;live on borrowed time;run out of time;put a side some time;use one’s time profitably;invest a lot of time in sb/sth.
下面的例子如果不细细探究,我们很难发现其中隐含的隐喻概念:Human=plant(人=植物)。
(1)He gave me a sour look.(2)She has a sweet voice.(3)I’m an active worker,not a vegetable.(4)He was always the apple of his father’s eye.(5)He lived to the ripe old age of 94.(6)She’s become more mellow since having children of her own.
人等于植物,因此我们就有了(3)句的表达;植物的组成部分也体现了人的部分特征,如(4)句;因而用来描述植物的词汇也可以用来描述人,如(1)(2)(5)(6)。
汉语中类似的例子也不少,如“他今天早上10点才从床上爬起来”。“爬”本来不是用来形容人的,但久而久之人们就接受了这个用法,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是一个隐喻。其它如“树冠”、“山头”、“山腰”、“山脚”等也是日常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的隐喻表达。
2.新鲜隐喻(new metaphors)
新鲜隐喻指刚刚创造出来的隐喻或已存在一段时间但尚未被大部分人认可的隐喻。在日常交际中,特别是在书面交际中(如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为了使表达更形象、生动,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隐喻。如用“木头脑袋”来形容某人迟钝;身材瘦小的人被说成是“猴子”;人小头大的小孩是“小萝卜头”;秃顶或不受欢迎的陪衬被称为“电灯泡”;有的人长着“柳叶眉”、“杏核眼”;有的人为了赚钱“下海”;在如今信息时代我们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近年来,随着股票交易的兴起,与股市有关的一些概念和术语也被借用到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婚姻领域,如“心理价位=择偶标准”、“套牢=夫妻感情不和”、“解套=离婚”、“平仓=离婚后分割财产”、“反弹=夫妻破镜重圆”[3]。
英语中也不乏此类的例子。在培根笔下,书是食物,如:“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在莎士比亚笔下,世界是舞台,人是演员:“All the world’s a stage,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s;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在罗伯特•伯恩斯的诗歌中,爱人是玫瑰:My love is a red,red rose等等。
二、语境及其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
语境即语言赖以存在、被人们实际使用的环境。关于语境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B.Malinowski)对语境的关注。他对太平洋上的原始部落进行研究后发现,语言的使用与语境密切相关,并将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随后,许多语言学家如弗斯(Firth)、韩礼德(Halliday)、海姆斯(D.H.Hymes)、莱昂斯(Lyons)等都对语境进行了研究。弗斯继承和发展了马林诺斯基的思想,把语境分为既有语言因素构成的“上下文”,又有由情景因素构成的“情景上下文”。并对“情景上下文”进行了详细阐述,即:1.参与者的有关特征:任务、性格。(a)参与者的言语活动;(b)参与者的非言语活动。2.有关事物。3.言语活动产生的影响。韩礼德继承了弗斯的语言理论,提出了“语域”概念并把语域分为话语范围(field of discourse)、话语方式(mode of discourse)和话语风格(tenor of discourse)3个方面。继韩礼德之后,海姆斯把语境分为8个组成部分:话语的形式和内容、背景、参与者、目的和意图、音调、交际工具、风格和相互作用的规范等。莱昂斯归纳了构成语境的6个方面的知识:1.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自己在整个语言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2.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语言活动发生的时间和空间。3.每个参与者必须能分辨语言活动情景的正式程度。4.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对于这一交际情景来说,什么是合适的交际媒介。5.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如何使自己的话语适合语言活动的话题,以及话题对选定方言及(在多语社团中)选定语言的重要性。6.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如何使自己的话语适合情景所归属的语域[4]。
从以上可以看出,语言学家对语境的分类说法不一。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分法是: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前者包括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后者指文化语境、背景知识等。在话语和篇章理解中,语境主要起解释和制约的作用。语境的解释功能是指语境对于言语活动中某些语言现象的解释和说明能力。语境的制约作用是指语境对交际双方在语言使用上具有制约作用,因此交际时应选择适合当时语境的语言形式。
三、隐喻的语境解读
隐喻是两个域之间的互动,利用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隐喻的理解一般分为两个步骤:(1)隐喻的识别;(2)隐喻意义的推断。隐喻的识别主要看中心词的意义是否发生偏离、转移到了别的域,隐喻意义的推断主要根据的是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性。在这两个过程中,语境都起着重要作用。
(一)语言语境与隐喻解读
隐喻是一种话语现象,上下文、情景信息有时能为隐喻识别和理解提供很好的参照:
(1)我们背后叫他“寒暑表”,因为他脸色忽升忽降,表示出他跟女生距离的远近,真好玩儿。(钱钟书,《围城》)
(2)高龄89岁的萧乾,仍然是一匹生气勃勃的“野马”。
(3)In a way,these officers were prisoners themselves.
(4)I have no relish for the country;it’s a kind of healthy grave.
(5)臭!
在前四句中,隐喻的解读主要取决于上下文语境。(1)(2)句中的元语言符号引号,(3)句中的模糊限制词“inaway”及(4)句中隐喻性转换的上义词“akindof”都是隐喻出现的信号。同时,这些句子本身也为隐喻意义的理解提供了相应的线索。(1)句利用“寒暑表”的特征“忽升忽降”来说明“他”对女生的态度“忽远忽近”。(2)句取了“野马”的一个特点“生气勃勃”来刻画“萧乾”。(3)句利用的是“prisoners”的主要特征“没有人身自由”来表明这些“officers”当时的处境。(4)句将“the country”(乡下)说成“grave”(坟墓)是因为在作者看来乡下的生活无聊、乏味,缺少挑战和刺激。(5)句是否是隐喻取决于说这句话时的情景和场合,如果说的是某种水果或蔬菜,就不属于隐喻表达,如果讲的是球赛,就是隐喻。
(二)非语言语境与隐喻解读
语言根植于文化,不同语言折射不同民族文化内涵。英语和汉语在许多词语和句法表达上的差异都是源于英汉民族在认知上的差异。因此,在隐喻解读过程中文化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包括气候季节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比如,He went to America in the summer of his life.如果不了解中英两国的气候季节差异,此句中“summer”这一隐喻概念的理解就会成为严重障碍。在中国,大多数地区夏天酷热难熬,而英国的夏季则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温暖和煦,充满活力。明白了这一文化差异,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将“summer”一词隐喻性转为“兴旺时期”[5]。另一个将季节和人生联系起来的例子如:She has beauty still,and,if it be not in its heyday,it is not yet in its autumn.(她依然很美;如果不是风华正茂,也还不到迟暮之年。)在英语中,人们常把人的一生分为4个季节,把青春期比作春天,成年比作夏天,中年比作秋天,老年比作冬天。不了解这一比喻用法,上句的理解也会成为问题。再如,在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中,颜色词传达的情感和联想意义也是不同的,来看下面的例子:
The maxim was that when a married couple saw red lawyers saw green.(Rage of Angels)
(俗话说,夫妇吵得脸红耳赤之时,便是律师招财进宝之日。)
在英语中,红色多象征血腥和暴力等一些不好的意象,因此“seered”就成了“火冒三丈”;在美国,纸币是绿色的,因此“green”就成了“钱”的代名词[6]。
有时,隐喻概念能否得到成功解读还要取决于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如:
……男青年踩了某作家,非但不道歉,还理直气壮。作家怒目而视,男青年心慌气短:“你还能把我吃了?”作家不慌不忙道:“不敢,我不杀生。”
从字面意义看,作家的回答和男青年的话没有任何关联。但根据合作原则,它应该是对对方话语的一种回应,因此该话语的理解要经过推理。
四、结语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从一个新的高度和视角解释隐喻,为许多语言规则和现象提供了理据。隐喻就其本质而言,是两个域(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互动。隐喻意义的理解离不开话语构建者和解读者所形成关联互动以及上下文、情景、文化语境和背景知识等诸多因素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5-114.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11-177.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219.
[4]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6.
[5]丁树德.翻译技法详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208-220.
[6]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32-144.
Study of Metaphor in the Cognitive Field and its Interpretation within Contexts
HE Xiang ni, WEI Xiao b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epartment,Sh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3, China)
Abstract:Metaphor is not only a kind of rhetoric method, but also a reflection of our way of thinking and a tool by which we express our views about the world. Cognitive linguistics sees metaphor from a new and higher perspective, thus providing satisfactory explanations for many language phenomena. This article explores some of the studies in the cognitive field, that is, the nature, types of metaphor and some factors concern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it.
Key Words: metaphor; cognition; co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