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2月期间门诊收入的80例非ST段抬高性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抗心绞痛药物等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一般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0.0%;两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替罗非班;st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属于一种非ST段持续性抬高性冠脉综合征,该症易发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等,严重时常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治疗该症主要采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心绞痛、冠脉血运重建以及他汀类药物。我院特于2012年6月-2014年2月期间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辅助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门诊收入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1]所制定的诊断标准,患者按梗死部位分为:21例前侧壁梗死,22例下壁梗死,9例后壁梗死,19例前间壁梗死,9例广泛前壁梗死。将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9-61岁,平均年龄(50.8±5.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1-62岁,平均年龄(51.3±5.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发部位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过程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片(云南云龙制药股份,国药准字H53020321)首次剂量300mg,之后100mg/d;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国药准字H20060190)5000U/次,每天两次,连用一周;同时根据患者情况针对性应用β受体阻滞剂等。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265)静脉负荷量0.4ug/(kg・min)×0.5h,维持剂量为0.1ug/(kg・min)×48h。若患者肾功能不全则剂量减半。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对疗效进行判定[2]:①显效:治疗后症状消失,且心电图恢复至正常水平;②有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至少减少2/3,或者发作时间显著缩短,且心电图的缺血性ST段降低经治疗后后回升,T波由平坦转换成直立;③无效:患者症状以及心电图均未改善。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后,研究组显效25例,对照组17例;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0.0%。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注: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析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心血管事件,详见表2.

表2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析(n;%)

注: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发的心肌坏死,患者临床表现多伴有剧烈且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并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以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急性期血流的重建属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治疗中的关键环节。相关资料显示[3],一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即使未出现撕裂、冠状动脉痉挛、夹层、继发性血栓等情况下,远端部位治疗后仍难出现复流。

3.1急性心梗给予抗凝治疗

在动脉粥样硬化后,易损斑块极易破裂,随之而形成的凝血酶和血小板激活,最终导致了血栓。血栓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致病机制,血小板和凝血系统的活化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是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环氧化酶具有抑制作用,还能减少血小板血栓素A2的形成,进一步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4]。

3.2急性心梗给予替罗非班的应用分析

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心梗患者治疗中,可抑制ADP依赖性糖蛋白受体复合物激活[4]。而由于血酸素A2和ADP属于血小板凝聚反应中的两个互相独立的环节,对两个环节同时进行抑制与单纯抑制单一环节相比,前者抗血小板的效果更佳。相关文献报道[5],替罗非班负荷剂量可在90min-120min内对约70%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作用。研究证实[6],阿司匹林与替罗非班联合应用,可显著减少非ST段抬高急性心梗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汪亚芸,陈曼华.3种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1,40(25):2527-2528,2531.

[2]张大鹏,王乐丰,王红石等.替罗非班对非介入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3):193-197.

[3]李玉春.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疗药物的选择[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9):42-43.

[4]吉小利,陈桂芬,訾娟等.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13):81-82.

[5]Zhang Z,Wan X,Liu Y et al.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a patient with 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treated with glycoprotein IIb/IIIa inhibitor: a case report.[J].Clinical and applied thrombosis/hemostasis,2011,17(5):532-534.

[6]陈红英,常学伟.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