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儿佝偻病的防治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佝偻病的防治措施及临床疗效,为医院治疗佝偻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84例佝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葡萄糖酸钙联合维生素D滴剂治疗后,全组84例患儿中,有78例获得有效治愈,包括例27例显效,51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2.86%。另外在安全性方面,全组84例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有2例发生轻度腹泻,后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结论:临床在防治小儿佝偻病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预防,并通过联合药物(葡萄糖酸钙+维生素D)来提高临床治疗结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帮助患儿尽早出院。
【关键词】 小儿;佝偻病;防治;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078-02
在临床上,小儿佝偻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通常是由于婴幼儿在成长发育期间维生素D缺乏所致。针对疾病本身而言,佝偻病并不会给患儿带来生命危害,但若不及时救治,则很容易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肺炎、贫血等疾病出现[1]。为此,本研究拟结合我院于2012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84例佝偻病患儿及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医院治疗该疾病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到我院就诊的84例佝偻病患儿及其临床资料。全组患儿中,男性48例,女性36例,年龄范围在6个月到3岁之间,平均年龄(1.4±0.2)年;均表示有不同程度的夜惊、多汗、烦躁等表现,均符合实用儿科学诊断佝偻病(第7版)相关标准,排除患有黄疸、严重系统疾病及不配合研究者。另外,经X线片检查,显示患儿有临时钙化带重现、变宽以及密度增厚等情况,骨碱性磷酸酶(BALP)超过225U/L。
1.2 方法
遵医嘱每天安排患儿晒太阳约2h,指导患儿摄入足够量的奶制品、蛋黄等富含维生素D食品。给予全组患儿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1次1支,1d1次,连续12d口服;同时给予其口服维生素D滴剂,1次1~2滴,1d3次,间隔7d开始第2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待治疗后对全组患儿的病情改变及体征情况等进行观察,记录BALP的复查结果。
1.3 评定指标
参照李颖厉等[2]研究佝偻病的评定标准,治疗后若患儿临床症状消除,颅软枕秃基本消除,且BALP值低于200U/L,视为显效;若患儿临床症状有显著好转,颅软枕秃有一定减轻,且BALP值在200U/L到250U/L之间,视为有效;若患儿临床症状及颅软枕秃均未明显好转,且BALP值超过250U/L,则视为无效。
2 结果
经治疗,全组84例患儿有78例获得有效治愈,包括例27例显效,51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2.86%,另有6例治疗无效,占7.14%。同时,在安全性方面,全组84例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有2例发生轻度腹泻,后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
3 讨论
导致小儿佝偻病的因素多种多样,目前普遍认为与摄入营养量不足、日光照射不足等因素有关。作为小儿“四病”之一,佝偻病往往由于发病缓慢而难以被及时察觉,导致错过最佳诊治时机,从而给患儿的身体健康及成长发育带来严重的影响[3]。可见,早期预防及治疗小儿佝偻病很有必要。
一般认为,卫生宣教是防治小儿佝偻病的首要任务。为此,需要医院通过各大媒体、报刊、电台及讲座等渠道,积极开展关于小儿佝偻病的普及教育工作,包括佝偻病的发病因素、疾病知识、防治措施等,以提高小儿家长的重视。其次,应制定相关的预防性投药及防治计划,通过定期到社区、农村访视,并提供体检、药物治疗等服务,来做到进一步监测病情。再者,由于该疾病在胎儿期便可能发病,为此,还需指导孕产妇多做户外运动,每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可进食鱼肝油、蛋黄及牛奶等食品,尽量多到户外晒太阳等[4];并且,在新生儿期给予母乳喂养,还能够提高婴儿的抵抗力,对佝偻病的发生起进一步的预防效果。最后,在治疗该疾病方面,由于该疾病多是由于小儿缺乏维生素D所致,当维生素D缺乏时,小儿肠道吸收钙、磷功能会有所减弱,此时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清钙浓度水平,会大量分泌甲状旁腺素以释出骨钙,这种情况会给肾小管重吸收磷带来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得体内血磷浓度出现明显下降,诱发一系列佝偻病症状。需要给予口服或肌注维生素D,以促使该部分维生素D与小儿体内的维生素D一起通过2次羟化合成机体所需的维生素D3,并对钙磷代谢进行调节与平衡,从而抑制病情。结合本次研究来看,所有84例佝偻病患儿经口服葡萄糖酸钙+维生素滴剂治疗后,有78例获得有效治愈,包括例27例显效,51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2.86%。另外在安全性方面,全组84例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有2例发生轻度腹泻,后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提示联合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D滴剂可有效应用于治疗小儿佝偻病,安全性相对较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令人满意。
经本研究表明,小儿佝偻病属于一种慢性、进行性发病的疾病,大多数家长可能由于该疾病病情隐匿、缺乏相关的知识了解等情况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需要临床在防治小儿佝偻病的过程中,通过卫生宣教、制定预防性投药计划、定期访视以及重视新生儿期预防等加强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预防,并通过联合药物(葡萄糖酸钙+维生素D滴剂)来提高临床治疗结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帮助患儿尽早出院。
参考文献
[1]梁荣梅.本地区小儿佝偻病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2,7(20):94-95.
[2]李颖厉,刘凤玲.早期综合干预对先天性佝偻病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4):107.
[3]胡清华.小儿佝偻病的预防及治疗8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2):335-336.
[4]崔煜环,薛均来,胡亮.浅谈小儿佝偻病的预防[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5):188-189.
[5]习堂英.维生素D治疗儿童佝偻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杂志,2011,1(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