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莫给母爱贴标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莫给母爱贴标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以读促写是语文教学的规律,由“写”思“读”未尝不能成为检验教学实效的一种方法。学生习作的弊病,可以帮助教师反观阅读教学的错误倾向。情节不是作品的唯一组成部分,为了扭转学生对作品概念化、标签式的解读,我们可以运用知人论世、情境还原、矛盾比较等方法深入品味作者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

关键词:母爱 情节 情感 读写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2-0072-03

作者简介:方芬(1979―),女,浙江宁波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浙江宁波市北仑区松花江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与研究。

母爱是一个重要的文学主题,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现代作家以各种体裁、各式风格淋漓尽致地倾吐母爱笼罩下的丰富情感。颂扬母爱的作品浩如烟海,就连今天的中学生也非偶尔写之。但即使是九年级学生,对于如此熟悉的题材,也很少能从多种角度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容和情感。大部分学生习作还是呈现出这样的弊病:慈爱是整齐划一的母亲形象、感激是集体倾吐的共同情感,一部分学生为此仍在继续编造味同嚼蜡的旧材料(如母亲半夜为我盖被子、冒雨送我上医院等)。为什么经过九年的语文学习,学生的母爱习作在内容和情感上还是如此单一?从写作教学的角度看,可能存在日常观察、生活积累、表达方法、语言技巧等一系列的不完美。但是,写作从来不是孤立发展的绝缘体,影响它的,还有听、说、读的能力。比如,我们花大力气对语文教材里的文章进行阅读教学,是否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带着这样的思考,在作文讲评课上,笔者专门设计了一个片断,引导学生理读语文教材中的母爱题材作品,以此检验学生阅读此类作品的实际成效。以下就是该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回忆我们的课本里有哪些文章比较集中地书写了母爱?

生(纷纷答):《金色花》《荷叶 母亲》《我的母亲》……

师:这些课文中的母亲有什么特点?作者对母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生:这些母亲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很慈祥很温柔,作者在文中都流露了感激、怀念之情。

师:这些作品尽管都与母爱有关,但在不同作家笔下,难道没有表现出各自的差异?(学生先是沉默,后是急着翻找课文,最后陆陆续续地回答)

生:《金色花》里的母亲,其实很宽容,不管孩子怎样调皮嬉戏,她都能温柔地容忍接受。可见她对孩子非常疼爱。

生:《我的母亲》表现了一个严慈相济的伟大母亲形象。关上门重重责罚时,如此严厉;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时,万般慈爱”。

……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在比较母爱题材的作品时,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情节的差异上,从不同情节中提炼出了不同的人物特征,并贴上了“温柔”“慈爱”“宽容”之类概念化的词语标签。至于作者倾注在文字间的情感倾向,却被忽视。也就是说,学生并没有抓住作者对母爱的独特感悟,深入人物内心,自然也没有真正从情感上体验人物的不同处境而产生同情、理解、感动之情。解读方式的偏差造成了阅读的粗糙和肤浅。尽管教材多次选录母爱题材的作品,学生却只能笼统地说出作品有形的形象、情节,不能深入品味作品无形的精神、情感。延伸到提笔写作,学生就会逐渐失去捕捉专属于自我的母爱体验的意识,一味拘泥于材料的编造和形象的雷同。

针对这种错误的解读方式,笔者认为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探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的解读方式?

主要是目前的语文教学在作品解读上存在着较大的误区。

首先,人物形象的解读有严重的“套路化”倾向。有些教师只要是分析人物,就常常习惯这样提问: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设计这样的问题,容易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局限于情节的梳理或个别细节的零敲碎打。抛开这些情节,学生对人物的感知是空洞干瘪的,人物丰满的个性被缩减了,作者微妙的情感被忽略了。学完课文,留在记忆中的多是一些没有灵性的概念,有血有肉的情味是苍白的,更谈不上在自己的创作中模仿和运用。长此以往,会直接导致学生认识的肤浅和情感的幼稚:反映在文学欣赏上,粗略麻木,不能敏锐感知作品的深层意蕴;反映在自身写作上,单一浅薄,不能展现个人独特的精彩生活。

其次,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常常无视作品的文体特征。《金色花》《荷叶 母亲》《我的母亲》这些文章,分别属于散文诗或散文。和小说相比,它们虽然也写一些人物,也包含某些情节,但这两类文体更主张以情动人,一般不以塑造人物为主要目的,往往是通过作者对人物、故事的描写和评价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我的母亲》一文,重点并不是塑造母亲的形象,而是通过叙事表现母亲对胡适的训导和影响,表达胡适对母亲真挚深切的感激和怀念之情。《金色花》是以儿童的心态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似的嬉戏,表达孩子须臾都离不开母亲的难舍难分的情感,反映家庭之爱和人类美好圣洁的天性。《荷叶 母亲》借景抒发作者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恩,此处的“母爱”就是我们抵挡人生风雨的精神避难所。不同作家对母爱的感悟是独特的、具体的、生动的。这些绝不雷同的多样情感,大多不会直接在文中呐喊出来,作者通常把他们隐藏在言语深处。善于阅读者,就能从字里行间读出深情,震动内心并移情于己,甚至潸然泪下。这才是文学的真正魅力。我们的教学重点就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碰撞思想,从而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培养。

可见,要扭转学生对作品错误的概念化解读,教师要选准适宜的教学内容,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抓住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披文入情,才能避免对母爱作标签式的理解。

其次,为了避免概念化的标签,我们该怎样抓住作者的独特感悟呢?

可以有多种路径:

一、知人论世法,就是“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辞海》)这个“人”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比如《我的母亲》一文,就有必要联系母亲的生活环境来读。年轻的寡居后母,不仅要独自担着管家的重任,偏还有个非己所出的败家长子和两个闹气媳妇。这样的生活,该承受怎样的苦痛和压力,具备怎样的智慧和品德,不是三言两语、平常感情可以说透的。关注母亲特殊的身份、尴尬的处境,就会发现作者对母亲的情感不仅有怀念,更有感激,甚至还有一丝隐隐的疼爱、怜惜以及由此生发的敬意。学生由此可能就会去咀嚼那些质朴语言背后的情味,如第八段就有这么一句:“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文字看似极平实,却是作者在掏心地书写,满心爱怜岂是片言只语可以诉尽,即使是胡适这般的妙笔也在此刻显得笨拙无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