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为什么会害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为什么会害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正常反应

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对他们进行脑部扫描以及基因测试,科学家们发现,羞怯是一种复杂的,从一定角度来说还是有益的心理行为。

许多因素都会使人害羞,然而单纯的性格内向并非原因之一。如果你周五晚上更乐于待在家中读一本好书,而不是去参加热闹的聚会,这并不说明你是个害羞的人。除非你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避免聚会给自己带来焦虑感。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杰罗姆・卡甘认为:“较之一般的紧张与不安,人们与陌生人相处时感到的羞怯是一种更强烈的情绪。容易害羞的人往往性格内向,但性格内向的人却未必都会害羞。”

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困惑与烦恼也是害羞的原因之一。今年年初,意大利米兰圣巴法利大学的马可・拜特格里教授公布了一项对49名小学三、四年级孩子的调查结果。调查中,他首先对这些孩子进行害羞测试,判定他们的羞怯指数,再向他们出示一组不同面部表情的图片,让他们说出表情的含义。结果证实,当面对愤怒或没有明显情绪表情的图片时,那些羞怯指数较高的孩子表现得比较艰难。此外,根据脑电图记录,拜特格里发现,在那些羞怯指数较高的孩子的大脑中,掌管人情世故的皮层活动能力较弱,而负责焦虑及警惕情绪的扁桃体部分则颇为活跃。“而这种能力正是良好人际交往的重要前提。”他说。

遗传因素

对表情感知能力的差异并不是导致害羞的唯一原因,或许遗传因子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研究过程中,拜特格里还收集了那49位研究对象的口水样本,并对他们的DNA进行了分析。结果他发现,害羞孩子的遗传因子中有一到两个异常短的基因复制体,它们控制着大脑中复合胺的运动。而复合胺是一种神经传递素,它掌握着人们的各种情绪变化,如焦虑、沮丧等。

解决之道

20多年前,卡甘对一些两岁幼童进行了一次自我压抑程度的测试。当这些研究对象成长到十多岁时,卡甘与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卡尔・施瓦兹博士合作,对他们进行了复查,等到其成年后,再作第三次检查。

在那些从小就有羞怯倾向的孩子中,有1/3在成长过程中克服了这种障碍。施瓦兹说:“父母的教育方式、周围的环境以及各种社交机遇,这些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卡甘则提出:“假如一个人生来就害羞,那么他是很难成为比尔・克林顿那样的人的,但至少应该努力克服这种障碍,和平常人一样生活。”

此外,2003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展了一项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对社交活动具有很强排斥感的人,他们的病情恶化得比普通发病者更快,其体内过滤性毒菌的数目更是高出8倍之多。虽然目前还很难将这些数据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但人体的免疫系统的确为“害羞”付出了代价。

研究结果显示,比起性格外向的孩子,害羞的孩子虽然朋友圈会小得多,但这些孩子在学习中表现得更为努力,也不太会与暴力纷争、犯罪或帮派斗争有牵扯。

如果说,生物多样性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那么,彼此的和睦共处无疑会让生活更美好。正如拜特格里所言:“羞怯与否是个体差异的体现,它使我们的世界更多元。”亚伯拉罕・林肯、莫汉达斯・甘地、纳尔逊・曼德拉,他们都是为后人所牢记的伟人,同时他们也都是害羞的人。”

(摘自2005年5月20―26日《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