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癌症:C型性格是帮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癌症:C型性格是帮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理因素可以致病,也不是什么新的发现。我国古代医学对心理可以致病有非常详尽的记载,忧、思、悲、恐、惊,都是致病原因。一首古诗是这样说的:“暴怒伤肝火上头,肺病最怕添忧愁,思虑过度伤脾胃,惊恐伤肾尿自流。”中医学认为,不同的情志对应着不同的脏腑,在这首诗里说得非常明确。

所谓心理因素,包含的内容很多,也很抽象。具体来说,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个性。个性就是指一个人由于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不同,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于事物的一个固定看法和反应的形式。对待同一件事情,由于个性不同,看法和反应形式是不同的。例如,一位女士穿得很漂亮,一位男士说:“今天你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如果这位女性的个性比较开放,她会说:“谢谢!”但是,遇到保守的女性,个性比较内向的,她可能会认为这个男人“不正经”、“流氓”。有两个人看见桌子上有半瓶酒,乐观的一位会说:“还有半瓶酒能喝。非常好。”而另一位悲观的人则会说:“就剩半瓶酒了,喝完了怎么办?”同样一个事物,个性不同,看法和反应形式也不同,这就是一个人的个性。

个性确实和肿瘤的发生有明显的关系,个性也是可以测试的。国外有很多个性测试工具,20世纪40年代,美国明尼苏迭大学发明了“明尼苏达多项性格测试表”。这个测试表在国际上使用了半个多世纪。美国的重要机关,在选择重要任务的人选时,都要用该表来进行测试,看此人的性格适合不适合做这项工作。但是,我们在做个性与癌症之间关系研究的时候,感到最困难的一个问题是,缺乏一个适合我们中国人使用的个性测试表。我们用的都是国外的一些东西,国外的这些东西,有时候几乎没法用。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明尼苏达多项性格测试表”中有两道题,一是问你是否喜欢莎士比亚?我们很多人不知道莎士比亚是谁:它还问你,喜欢莫扎特的音乐。还是喜欢贝多芬的音乐?“谁是莫扎特?谁是贝多芬?”这个问题又把咱们中国普通老百姓给难住了。

第二是性格。研究性格和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还是从A型性格与冠心病、高血压的研究中得到启示而来的。最早,科学家研究的是关于A型性格与冠心病、高血压的关系。所谓A型性格。就是非常急躁的性格,急功近利。办事的时间效率很高,性格积极向上。研究表明,大部分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属于A型性格,他们自己逼着自己快节奏地工作,高效率地做事情,所以很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冠心病。在A型性格与冠心病、高血压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家们发现,很多癌症患者具有一种特殊的性格――“C型性格”。

C型性格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老好人”;第二,被动;第三,压抑。这是C型性格的主要特征。这个人非常好,“老好人”,跟谁都处得好,从来不跟别人去争、去计较,很容易合作。被动。办事不是很积极、主动的那一类人。压抑。就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心里有些不痛快的事情,有些人可以发泄出来,打也好,骂也好,和朋友倾诉也好,他总要把这个情绪宣泄出去;但性格压抑的这类人,往往什么事情都闷在心里,跟任何人都不说,这是C型性格的一个特点。

第三是生活事件。生活事件和癌症之间,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关系。什么是生活事件呢?你在一生当中所经历的事件,都是生活事件。美国有一个科学家,名叫托马斯,他把生活事件归纳为几大类,包括童年、幼年时期的经历。童年、幼年时期家庭是否和睦,学习成绩是否良好,工作上的问题,生活上的问题,婚姻恋爱的问题等。实际上。就是人一生的经历和遭遇。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实验,说明生活事件在肿瘤的发生当中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是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各自完成的,但结果一样。

医学实验用的小白鼠。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随机把它们分成两组。一组叫实验组,一组叫对照组。两组小鼠要喂完全相同的饲料和水。实验当中,科学家已经在它们的饲料和饮水中,加入了微量的化学致癌物质。这两组小白鼠都吃了,都喝了,完全一样的。所不同的就是给对照组小鼠一个舒适、自然、安静的生活条件,而实验组的小鼠。经常人为地给它们恫吓和干扰。如:每天不定时地敲打鼠笼,吓得这些小鼠到处乱跑,产生一种紧张和烦躁,或者不定时地在鼠笼子上放很多只猫,猫一叫,老鼠就会吓得直哆嗦。一段时间后,发现实验组小鼠的肿瘤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这个实验,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认为,当今社会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相差无几,而个人的心境和经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已经不可避免地被某些致癌物质所污染。我们出门不可能不吸进汽车的尾气:水和食物中。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在这种相同的生活环境下,为什么有的人患癌,有的人不患癌?原来。个人的心境和经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样,也是这两位科学家,他们又做了小鼠应急防卫能力与肿瘤细胞增长关系的研究。这个实验也很有意思。这回用的实验小鼠,不是随机分成两组,而是把实验鼠分成两组,应急防卫能力比较强的是一组,另一组是应急防卫能力比较弱的。如何判断小鼠的应急防卫能力呢?他们采取两种方法,一种在小鼠的足垫下面装一个电极板。小鼠踏着电极板,看它的反应,在零点零几秒之内,反应越快,说明它的应急防卫能力越强:反应越慢,说明这只小鼠较迟钝,应急防卫能力差。接着,将等量的活的癌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里。每只小鼠注射2毫升,两组都这样注射。注射后发现,结果完全不同。应急防卫能力比较强的小鼠,注射活的癌细胞,癌症发病率很低。病死率也很低:应急防卫能力比较差的,注射活的癌细胞后,癌细胞在体内迅速繁殖。很快死亡。所以。应急防卫能力对于肿瘤细胞的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也是一样,应急防卫能力比较强,说明免疫系统比较活跃,可以控制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如果成天愁眉苦脸、闷闷不乐。应急防护能力很差。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癌细胞很容易增长。

英国有一家皇家马斯顿医院。医院里有一位麦迪・沃克森医生。他曾做了一个“癌症患者情绪反映状态的评估”的研究,这个研究很有名。他的研究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不容易,实验观察了5年。对每一位确诊为癌症的病人。在正式住进皇家马斯顿医院接受治疗之前。沃克森都要给他们做一个情绪状态的评估。也就是说,记录下当病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之后,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状态。沃克森把病人的情绪状态分成不同的等级。即A、B、C、D等四大类。第一类A级是最好的情绪状态。病人虽然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但是相信自己能渡过这个难关,能战胜疾病;病人也相信医学,相信医生,相信医院,他们自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D级是最差的那一类。一旦得知自己患了癌症,马上就心灰意冷,认为一切都完了,觉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评估结束后。病人入院该做什么治疗。就做什么治疗。出院之后,沃克森继续跟踪观察病人,1年、2年……一直观察5年。5年之后,沃克森得出非常有意思的结论。他发现。当时情绪反应是A类的病人,5年以后75%都健在,而当时情绪反应状态属D类的病人,5年之后存活的不到20%。这个差别是非常明显的。它说明一个问题:当一个重大事件发生之后,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对于疾病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