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急诊患者文化休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急诊患者文化休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根据急诊患者文化休克特点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服务满意度,以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急诊患者(包括院前急救患者)200例,并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实验组采用“文化关怀”,使用语言及非语言沟通对其进行护理,而对照组只采用简单的日常护理,比较两组对文化休克的不良反应及消除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说明加强急诊患者文化休克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急诊患者护理质量。结论:文化休克严重影响急诊患者疾病的治疗,只有了解其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才能消除文化休克,从而有效提高急诊患者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 急诊患者;文化休克;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a)-113-02

文化休克又称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文化环境,如到了不同的民族、社会群体中或地区甚至国家时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神紧张综合征[1]。即当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在试图理解或适应不同文化群体时,由于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信念和习惯,会出现不舒服、无助以及不知所措的感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07年2月~2008年5月来院就诊的急诊患者(包括院前急救患者)200例,并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实验组采用“文化关怀”,使用语言及非语言沟通对其进行护理,而对照组只采用简单的日常护理,比较两组对文化休克的不良反应及消除效果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且两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接诊护士对每一接诊患者进行观察,并做好统计与分析

1.2 急诊患者文化休克原因分析

1.2.1急诊患者特有的原因造成急诊患者文化休克的因素很多,由于急诊患者起病急,病情重,病情发展也快,对疾病的认识了解不够,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大多数急诊患者是出现意外损伤,如遭遇车祸、高空坠伤、电击、烧伤等,患者一时难以接受眼前事实,忍受着极大的精神与肉体上的痛苦;同时急诊患者遭遇意外损伤时,面对着极大的经济压力,如交通事故时,有的肇事者逃之夭夭,出现无人交纳出诊费、抢救费等问题。

1.2.2 其他原因除以上原因外,急诊患者也与普通患者一样存在着其他原因,如日常生活活动差异,如住宿、作息制度、工作环境的改变;有沟通交流的差异,如语言、空间、声音的改变;有风俗习惯差异,如饮食、服饰、个人卫生的改变;还有态度和信仰的差异及对陌生环境的陌生感与恐惧感等等因素,都是造成急诊患者文化休克的原因,而且原因越多、越强烈,急诊患者产生文化休克的强度就越明显。

1.3 急诊患者文化休克表现及护理方法

1.3.1 院前急救患者由于此类患者往往在家中、事故现场或转运途中等待急救,心里充满了焦虑和恐惧,会出现血压升高、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等文化休克的异常症状。此时,医护人员若能及时而准确的进行“文化关怀”,使用语言与非语言沟通,如给予安慰鼓励性的语言,使之稳定情绪,树立信心;在操作上要熟练准确,给患者以安全感;在态度上要沉着冷静,给患者以心理支持;途中也可利用握住患者手等非语言的方式鼓励患者坚持,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简单介绍病情及医院情况,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克服文化休克所造成的不良情绪和症状,而且为在医院进一步治疗做好了心理准备。对于创伤性患者在处理时速度要快,要采取有效的紧急抢救措施,同时在操作中要做好患者心理安抚,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 院内急救患者此患者由于个体文化程度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再加上所得疾病不同、各种检查、治疗、护理操作及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对疾病的恐惧感且家人不能陪伴身边等诸多因素,因而文化休克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在心理上多表现为焦虑、恐惧、沮丧、绝望等,在生理上表现为出汗、失眠、手颤抖、血压升高、尿频、食欲减退等,在情感上表现为易激动、忧愁、哭泣、心神不安等。面对此类患者应对进行适度的健康教育,首先利用语言进行有效沟通,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调动患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沟通,从不同角度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及背景,结合自己的知识,采取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帮助患者克服文化休克。如正确而热情的称呼、耐心的倾听、心理的疏导、亲人般的生活护理、对病情危重无法表达的患者还可以采用非语言沟通,如抚摸患者双手或脸颊、面带微笑近距离倾听患者的感受等文化关怀方式,都能不同程度地消除文化休克的不良影响。

2结果

两组消除文化休克情况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3讨论

随着我国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和整体护理观在急救护理学中的不断深入,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也在急诊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得到了体现。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患者的文化需求、健康、疾病的观念、信仰和行为方式,向患者提供多层次、多体系、全方位、高水平、有意义和有效的护理服务[2];综合考虑急诊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的需要,灵活掌握文化沟通技巧,采用语言性沟通与非语言性沟通,运用“文化关怀”缓解和消除文化休克给急诊患者带来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挽救急诊患者生命,对急诊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服务满意度,从而有效提高急诊患者护理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8.

[2]王少华,王晓华.住院患者文化休克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2,2(5):53.

[3]王文生,邢艳会.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7):96-97.

[4]赵霞.住院患者护理的健康教育[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2):88.

[5]吴清华.礼仪培训对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91.

(收稿日期:201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