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学生站到试题讲评课的前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学生站到试题讲评课的前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试题讲评是教师在组织纸笔测试后,指导学生纠错补弱、反思提升的主要跟进措施,是日常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现实中,试题讲评课却并不太受师生欢迎。有的教师诉苦,说自己讲得嗓子都哑了,学生还是一错再错,没用!好多学生也抱怨,说这样的课在炒冷饭,自己在坐冷板凳,没趣!以致试题讲评课枯燥、乏味、低效。

如何改进讲评方法,提高讲评效率?根本在于改变传统讲评课中师生的角色和地位,让学生站到试题讲评课的前台。本文通过绍兴市中考试题的三个讲评片段,总结三种试题讲评方式,供同行研讨。

一、讲评方式1:注重领会题意,品味立意,尝试让学生站在授课者角度说题

例1 下图两位历史人物与陶成章并称绍兴“辛亥三杰”,他们是谁?他们生活的年代,中华民族正面临危亡,请列举一项史实予以说明。

在讲评上述试题时,教师把试题分析任务交给了学生,要求学生从立意、材料、设问、答案组织等角度谈谈自己对这道试题的认识。教学片段如下:

生1 这是一道地方课程的考题,知道绍兴的“辛亥三杰”,再列举一个带消极作用的史实就行。

生2 这道题借辛亥百年祭奠这一时政热点,考查了相关地方课程和历史知识,还暗含学习先烈精神的教育意图。设问中“他们生活的年代”,对所举的历史史实起着限制作用,必须注意审题。

师 嗯,说得很有道理,徐锡麟、秋瑾画像下面的生卒年份其实是个关键信息,要会捕捉。

生3 顾名思义,“中华民族面临的危亡”应该是指来自民族外部的威胁因素而非内部矛盾,所以应选取外来侵略史实作答。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拿到试题,主要的任务就是答题和订正错误,而对于试题的立意、考查的目标、材料的呈现、设问的切入角度等问题的分析,一般来说都是教师的事情。在上述讲评片段中,教师把这一任务移交到学生手里,让学生从单纯做题转向更高要求的试题分析品评。这一讲评方式有利于更充分地展现学生的思维轨迹,暴露学生的认知缺陷;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和考试要求,调整学习方法;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交流,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按照“学习金字塔理论”,学生如果有机会把他正在学习的东西教给别人,那么他对这项学习的保持率可高达90%;而学生在聆听同伴阐述时,更容易产生共鸣,内化知识。

当然,根据试题的不同特点和教学的不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说题的侧重应有所区别。对于一些呈现形式新颖的试题,可以让学生重点说说材料蕴含的主要信息及获取方法,提高对材料的把握能力;对于一些问题表述独特的试题,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字词,说说问题的指向和要求,提高对设问的审读能力;对于一些答题过程复杂的大分值试题,可以让学生重点说说答题思路和规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一些学生经常犯错的试题,可以让学生重点说说失分的原因和补救措施,培养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这样的讲评,把授课者的任务移交给学生,既解放了教师,又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何乐而不为?

二、讲评方式2:注重追溯误区,自评互判,尝试让学生站在阅卷人角度进行点评

例2 图表1反映的趋势对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什么?

图表1 “十一五”时期绍兴市人口增长状况图

讲评这道试题时,教师展示了一份学生答卷(如图1),要求各小组集体讨论,给出评分意见。

小组给出的意见如下:

小组A 6分。这份答题能注意运用课本原理来说明问题,也对图表中老龄化趋势及其危害作了分析,符合题意。但是,疏忽了图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这一信息。

小组B 5分。这份答题有些用词不够科学,如第二小点中所说的“新增人口还是很大,青少年人口越来越少”,这是相互矛盾的,应该改为“青少年在整个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小”。而且这部分回答与题目要求不相关,是多余的。

小组C 4分。除了上述原因,图表中包含有人口负增长的重要信息,这份答题没有点出来。

(教师追问学生负增长有何影响时,发现学生有些犯难,就作了一点提示,引导讨论继续进行。)

小组D 就当前来说,负增长有利于减轻人口过多的压力,但从长远看,年龄结构会失衡,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般情况下,对于测试,学生最关心的莫过于分数高低了。然而,很多学生急急地拿来教师批阅过的试卷,看完分数后就再也不关心什么,似乎分数就是考试的全部意义。自评互判的讲评方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服从的习惯模式转向了评分权威者的角色状态,可以过把阅卷瘾,让学生充满新鲜感和成就感。学生评卷的过程是一个充分考量试题要求达标度的过程,是一个同伴互助、共享智慧的过程,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合作和探究精神,对增强试题评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也有积极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评互判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当好指导员,引导学生从信息的完整性、审题的针对性、知识运用的准确性、思维的逻辑性、表述的规范性等角度去审视答题,为学生的评判提供一定的标准。其次,对于学生讲不透、悟不通的知识节点,教师要适时介入,指点迷津,总结规律,达到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升华认知的目的。再次,要灵活处理学生参与点评的形式。除了课内点评,还可将此方式延伸至课外,将一些典型的答卷张贴在教室里,供同学们课后评价、交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用集体点评与个别点评、他人点评与自我点评等多种形式,尽量处理好评价体系中的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三、讲评方式3:注重比较异同,把握规律,尝试让学生站在命题者角度进行变式

例3 判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

A.东南向西北 B.西北向东南

C.东北向西南 D.西南向东北

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等高线知识掌握情况的试题。等高线地形图的抽象特点使得学生在这一题上的失分很普遍。当师生共同完成对这道选择题的讲评后,为巩固所学,教师对这道试题作了变式,考验学生。在学生饶有兴趣地完成这一变式训练后,教师又趁热打铁,要求学生概括总结等高线知识的相关原理,并据此尝试对试题再作变式。以下两道题是教师和学生分别编制的变式题:

【教师变式】 判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不可能存在的河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学生变式】 判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100米),等高线x的数值是 ( )

A.100米 B.300米

C.500米 D.无法判断

试题有式而无定式,命题人只要在题型设计、情境材料、辅助条件和设问角度等方面稍作变化,有限的考点便可变化出无数的考题,让习惯依靠题海战术的师生防不胜防。因此,精选试题,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一题多变”,对某个核心知识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发散延伸,不仅有利于学生澄清对知识的认知,而且也有利于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在教学中,教师大胆地让学生更换角色,以命题者的身份尝试编制变式题,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与教学内容的对话,更是对学科教学要求的深层追思,不愧为一种引导学生探索研究的好方法。

当然,试题变式要注意有效性,要紧扣考纲要求,研究考试方向,不可盲目地变;变式要注意目的性,要根据学情所需,取长补短,不可胡乱地变;变式要注意适度性,要避免怪题、繁题、难题,不可无节制地变。只有这样,才能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变”的规律。

上述三种试题讲评方式,都让学生站到了讲评课的前台,使之参与积极、学习主动,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看似放权,退居“二线”,却在暗地里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学生站得住讲台,敢讲、乐讲、善讲的背后,离不开教师对讲评课的主导。归纳起来,以下几个要点值得我们重视。

一是主导在试题讲评前――选题和选人。不分轻重,面面俱到的讲评,出力不讨好。只有讲评的试题针对着学生的知识缺陷或能力软肋,试题才有讲评的价值,学生才有参与的需求。为此,教师必须精选试题,从知识、能力、方法等不同角度对错误进行归类,从同类试题中选取典型,作重点突破。一般来说,教师应该重点选择那些出错率高的试题、学生多次“触雷”仍未掌握的试题、问题易于拓展延伸的“生长性”试题、关系到后继学习的“长效性”试题、日常教学的 “盲区”试题等等,这类试题既符合教学重难点,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能起到讲评一题、悟透一片的效果。

要让学生乐于讲评、善于讲评,教师还得选对人。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知道哪些学生适合讲怎样的题,可以讲到怎样的程度,因材施教。选人的恰当与否既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也影响讲评课的效果。只有精彩的讲评,才能使学生陶醉其中。

二是主导在试题讲评中――组织与引领。相比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式讲评,由学生主讲试题的课堂更离不开教师的应变与组织。教师需要在学生拘谨不敢参与时,设法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参与热情;在学生争抢发言机会时,组织好课堂秩序,引导学生倾听与追问,并从观点的相互碰撞中获得更多的启发。

学生在讲评试题时难免会出现浅尝辄止、思维短路甚至南辕北辙的情况。为此,需要教师认真倾听,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调整讲评角度,使之迷途知返,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使之顺梯而上。例如,当学生对如何讲评试题不知所措时,教师可给学生指出以下的讲评路径:指出存在错误―分析错误性质―诊断错误症结―寻找纠错办法。当学生讲评不同类型的试题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灵活选用适宜的讲评方法,如对于一些认知误区类试题,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搭建和完善知识关系网来澄清认识;对于以优化审题答题能力为目的的试题讲评,可通过试题评析、变式训练等方法达成目的。

三是主导在试题讲评后――评价与激励。试题讲评活动能否吸引学生广泛参与、持续开展,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很大关系。对于学生的讲评,教师既要善于捕获其中的闪光点,肯定进步,让学生获得愉悦和满足的体验;又要公正客观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寻找原因,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奋起直追;还要尊重学生的不同声音,肯定学生的独特思维和质疑精神,允许学生对试题“评价”再作“反评价”,努力让学生在民主平等、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表达的习惯,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在学生讲评的基础上进一步作补充、总结、提升,提出新的疑问和要求,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