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胆放手 以问促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变传统教学的“要我学”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我要学”,是时展和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能问的良好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深感受到大胆放手,以问促读,既能减轻老师的负担,也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个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问
课题是一篇文章的第一切入点。有的课题点明了文章中心,有的课题提出了令人深省的问题,有的课题是文章中所提到的某种事物等等。总之,课题就像人的那双明亮的眼睛一样,在文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把握好课题是深入理解文章的第一步。在教学每篇课文之前,针对课文题目,我大胆放手,启发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弄懂什么问题?你想知道什么答案?”让学生积极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许多学生提出的问题都与课文的内容紧密相关。有时,学生提的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正是课文必须解决的问题。比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针对课题,学生提了很多问题:“这篇课文是谁的回忆?是关于谁的回忆?回忆了一些什么事?为什么值得回忆呢?”再如: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荔枝》一课中,有的学生针对课题提出:“这篇课文主要是介绍荔枝,还是通过荔枝来写人或某些事?”学生带着问题读了课文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篇文章是通过荔枝来表达作者对母亲无比怀念的思想感情。通过提问,学生头脑中涌现了许多问题。因为是自己的问题,学生寻找答案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也激发了学生读课文的强烈的欲望。同时,也为学生更深入理解课文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课文中的不懂之处大胆提问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懂之处也会不同。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我鼓励学生提出不懂之处。对不懂的词语,鼓励学生再读课文,力求通过上下文理解,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对于特别难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学生先相互交流,老师作适当的点拨。让学生提出课文中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就为理解课文内容扫清了障碍,学生也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也增强了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三、针对典型词语、句子进行大胆提问
一篇文章中许多词语、句子具有典型的意义。有的词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有的词句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有的词句告诉我们一些深刻的道理。理解了这些词句对于理解整篇文章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老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铺”可以换成其它词吗?为什么?学生也许会有几种不同的答案。当某个同学提出一个答案时,老师可大胆鼓励学生提问:“为什么能用这个词替换?和诗中的“铺”字相比哪个词更好些?”在相互质疑中,学生就会深刻的感受到“铺”字的意境美,更能体会到诗人是多么热爱大自然。再如:课文《荔枝》一课中最后一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在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后,老师可引导学生:“你认为这句话作为结尾完整吗?”学生会回答这样的结尾并不完整。也许有的学生会问:“作者的话好象没说完,他还想说什么?”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之间展开讨论,从而增加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学生就会深刻的理解到作者是多么怀念自己的母亲。
四、对课文内容大胆提问
我们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定理解的情况下,我鼓励学生向老师提问,或者向同学提问。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自己已弄明白的,想考一考其他同学的问题,也可以是自己弄不懂的内容。让学生互疑互答,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对提得很有价值、很有见解的问题,老师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认真读懂课文、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学习热情。当然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如果问题涉及到教学的重点、难点,需要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探讨,深入问题的本质;如果问题可以有所拓展,不妨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尽情发挥,不必给出统一的标准答案。
当然以问促读的方式还有很多,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探索、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契机。让学生大胆提问,提出他们不懂或感兴趣的问题,就能在问中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我们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为学生创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