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采制新闻作品的分析与选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采制新闻作品的分析与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编辑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把关人”,编辑的选择决定了作品能否进行传播渠道的命运。

从广义上说,稿件的分析与选择并非一次完成,而是贯穿于新闻编辑工作的全过程。从稿件的选择到修改,从为稿件制作标题、配置相关稿件到拼版,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对稿件的分析与选择,只是各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而从狭义上讲,分析稿件是从一篇稿件的总体上去把握它是否具有刊用的价值,而选择稿件则是对稿件的第一次取舍,目的是留下可用的稿件,淘汰不能用的稿件,在用与不用之间进行选择。本文所要谈的就是对采制新闻作品如何分析选择,使其进入下一步编辑环节。

分析与选择稿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稿件进行新闻评价和社会评价。要做出这种评价,固然要看稿件所写的内容是什么,但是孤立地就稿件分析稿件,还不能够完全判定它所蕴涵的价值,还必须把它放到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中进行分析。在分析与选择稿件时,要把稿件所写的内容同它所反映的客观现实联系起来;同它的目标读者的需求联系起来;同它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联系起来;同它所刊载的媒体以及刊发的时机联系起来。这些联系的综合结果,决定着新闻稿件能否刊用、报道价值的大小以及如何刊用。

分析与选择新闻稿件是新闻编辑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新闻产品生产以及新闻传播活动的最终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分析与选择新闻稿件有利于贯彻办报、办台方针、落实编辑方针。办报、办台方针是媒体一切基本工作的基本纲领,对媒体的性质宗旨、立场原则给予了明确规定,它反映在编辑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里。而编辑方针是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它规定了媒体的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水准和风格特色。所以,通过对稿件进行分析与选择,才能保证新闻报道、新闻产品合乎办报、办台方针、编辑方针的要求。其次,分析与选择新闻稿件有利于保证新闻媒体的容量要求和质量要求。不同的媒体有着不同的物理属性,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容量的制约问题。对稿件进行分析与选择的意义不仅在于取得稿件适用量和媒体容量之间的平衡,也是对不合格作品的淘汰,对合格作品的优中选优。在保证“选料”质量的前提下,才能使改稿“锦上添花”,做题“画龙点睛”,进而使版面成为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保证新闻报道的水准和传播效果。第三,分析与选择新闻稿件有利于满足受众需求,形成自身特色。不同媒体有着不同的受众,不同的受众对信息的需要也不相同。对新闻稿件进行分析和选择,也就是为了使新闻产品能够满足受众的各种需求。在新闻竞争中,不同媒体有着不同的受众定位、功能定位、刊发地域和刊发时间,根据自己媒体的编辑方针对新闻稿件进行分析选择,可以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对大多数媒体来说,新闻稿件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通讯社提供的稿件。通讯社稿件经过编辑的审查加工,播发出来的已是成品,一般说来质量有保证。通讯社同新闻媒体都有固定的供稿关系,稿件的供应也有计划。二是新闻媒体记者采制的稿件。记者供稿是规定的工作任务,能够围绕报道要求按需供稿,即便是紧急索稿,一般也能按时完成,质量也有保证。三是通讯员和其他作者提供的稿件。这类稿件的质量不够稳定,稿件的供应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四是从其他新闻媒体上获得的可供转载或配置用的稿件。

一般情况下,媒体选择稿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而是一个动态的筛选过程,以报纸为例,通常要经过初选、复选和定选三道程序。一是初选,也称为“粗选”,是编辑部对于新闻稿件的最初的,较“粗略”的挑选。它主要在各专业编辑部门内进行。初选是对所有来稿进行通读和分类,根据对新闻稿的一般选择标准挑选出适合采用的稿件,提供给总编室或相关版面的主编。二是复选,也称为“精选”,是编辑部门对于新闻稿的较为“精细”的挑选,更多地要考虑版面的限制和要求,主要解决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用的问题,主要在总编室或版面主编处进行。大部分稿件经过复选就可以刊发了。三是定选,通常由总编辑或编委会集体审定。定选是对经过前两次选择而不能确定是否采用的稿件作最后的权衡和选择。这类稿件往往涉及重大问题、批评监督、存有疑问,以及对报道效果较难把握等。

新闻是易碎品,很多非常有价值的稿件就是由于选稿速度太慢而失去时效,丧失了发表的机会。因此新闻编辑必须在实践中摸索和采取一套科学的分析标准和行之有效的选择程序,以便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决断。这种操作标准与步骤是:

第一步:判定新闻价值。新闻稿件的选择标准,首要的一点就是所选稿件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淘汰那些不是新闻的稿件,即稿件的内容一是确有其事,二是具有新闻价值。由于选稿时间较短,缺乏调查核实的条件,对稿件真实性的判定一般放在改稿时进行。新闻价值是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它能够满足受众的需要。这些特殊素质是新闻稿件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在选择稿件时,首先是以新闻价值作为标准的。具体来说,分析一条稿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主要考虑5个方面:及时、新意、重要、接近、显著。

第二步:预测社会效果。新闻信息经过媒体传播会对受众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进而波及社会,为了淘汰那些具有负面社会影响、导向不正确的稿件,非常有必要考虑报道刊发后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第一,要将报道内容与新闻的时机及社会背景结合起来考虑,要立足于全局看问题,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第二,要注意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其积极和消极的因素都要考虑到,对正反两面的效果要认真比较、权衡,要进行多方位的思考,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全面。第三,要注意合理、合法,要严格杜绝有危害性质的新闻。目前,我国尚未制定新闻法,根据宪法、刑法、民法以及其它有关法律的规定,主要有下列两类的新闻禁止刊发:一是属于危害国家和社会方面的,如煽动、造谣、泄密、传播;二是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利的,如诽谤、侮辱、侵犯隐私权。

第三步:考虑媒体的个性取向。不同的媒体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在具体任务和服务对象上也都有不同的侧重点。选择稿件是形成其风格特色的基本保证,同时,一旦形成某种风格特色,选择稿件无形中也就受到它的制约。为此,在选择稿件时,必须依据媒体的编辑方针,考虑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能否满足目标受众的需要,能否体现媒体的自身功能,是否适合该媒体刊发。新闻竞争的加剧,从宏观上讲,要求各家媒体应该追求特色,搞差异化竞争;从微观上说,在新闻报道时要与以往的同类报道有所区别,表现出每次的不同。媒体只有保持自己的风格特色,才能赢得受众,避免同质化竞争,才能在新闻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在日常工作中,新闻编辑的选稿行为往往是为近期、某领域的报道服务的,但新闻稿件的用途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忽略那些暂时不宜公开发表或不能发表的稿件,也许它们在更广的范围、更长的时段存在一定的有用性。因此,新闻编辑在选稿时应该注意三点:一是注意选用报道计划以外的稿件。报道计划是选稿的重要依据,它规定了某次报道的要求和重点,但不应该成为选稿的框框,因为报道计划不可能囊括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此外,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报道计划不可能完全预见各种事态的发展,因此,选稿更应该面向现实生活,注意那些来自报道计划之外的稿件。二是不要因为形式上的缺陷而忽视内容。尽管形式对内容有能动的反作用,但在选稿时不应该过多地考虑表现形式,做出因辞害义的举措。我们不否认形式的好坏可能会影响新闻价值的表现力,毕竟形式上的缺陷可以通过改稿的环节得到校正。因此,对于一篇内容好而形式上有缺陷的稿件,编辑不能弃之不理。特别是那些来自生活工作第一线,带着泥土的芳香,反映现实问题的稿件,更应该引起编辑的注意。三是不要因为部分缺陷而忽略其中可用部分。非常完美的稿件和一无是处的稿件都很少见,大多是瑕瑜互见。有些新闻稿件的主体事实不具有报道价值,但其中的相关事实却可以为今后的采访提供线索,有时帮助编辑从中产生联想,进而去策划、组织报道。因此,对于那些存在部分缺陷的稿件,要尽量发掘其可用之处,哪怕是一点一滴。

新闻传播的过程牵涉到对某些信息的选择和传递,以及对另一些信息的剔除和摒弃。西方新闻传播理论把编辑的选稿行为称为“把关”或“守门”,传播学者卢因和怀特分别用“把关人”或“守门先生”来比喻那些作出选择行为的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编辑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把关人”。

在社会舆论的形成过程中,编辑这个中介及其选择行为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在无数的信息中按照某种标准选择出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发展、大众利益的那些信息,在传播渠道使用能够引起受众关注的编排,采取连续、集中、互动等增加强度的办法,从而激发人们形成一种共同的观念和感情,发挥对受众产生舆论引导的作用。同时,选稿往往是以受众需求、新闻价值规律以及编辑方针的名义进行的,再加上不同编辑的个性差异,这就形成了不同编辑的选稿风格。这种选择毫无疑问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因为编辑的选择决定了作品能否进入传播渠道的命运。记者如果想使自己的作品能在传播渠道中流动,则必须向编辑的选择标准靠拢。因此,编辑的选择,既导向了受众,又导向了记者,并以媒体的选择行为,影响着社会信息的流向。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