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副县长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关于工业集群化的讲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副县长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关于工业集群化的讲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按照县委中心组学习的总体安排,今天,我与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关于如何加快工业群化的问题。

工业集群化,即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对加速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从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生成原因、工业集群化的现实意义、我省及我县工业集群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工业集群化的主要措施这四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生成原因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也被称作“产业簇群”、“特色产业区”、“块状经济”。工业集群化,是传统工业和现代制造业走向集约化、专业化的重要形式;是在特定的范围内,集中某种产品的社会化生产,形成一定区域规模的企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企业之间自觉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而不是无组织的混合体。有些地区将工业集群化简单地理解为企业的“扎堆”,认为只要通过招商引资,把相类似的企业放在一个区域就是工业集群化。从理论和实践意义上讲,地理自然“扎堆”的或者共享基础设施的若干同类企业,不是界定产业集群的基本标准。产业集群应是能够发挥有机整合、带动及辐射效用的产业聚集体,也就是只有通过产业链将企业紧密有机地集聚在一起,增强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形成产业集群,才能促进生产力的真正跃升,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从国际范围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工业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都采取集群的方式。在美国某类产品通常与某个城市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如底特律的汽车,西雅图的飞机。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西海岸旧金山的硅谷地区,依托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旧金山科研机构雄厚的知识资本和源源不断的创新投资,以超常速度发展it产业、基因工程等高科技产业,成为举世瞩目的高科技产业基地。硅谷实质上是一种园区经济,即产业集群。美国哈佛大学以研究竞争战略而著名的迈克尔.波特教授,通过对十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后提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集中表现在这个国家内以集聚形态出现的产业上;成功的产业集聚区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发展出坚实稳固的竞争优势。那么,产业集群是怎么形成的呢?综合来看,主要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市场规律所致,形成了自组织性的产业集群;二是由政府主导,形成了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

自组织性的产业集群实际上是市场与产业互动的结果。一般先是在某个地方出现某个产品的集中生产,往往几十家、几百家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集中在不大的区域内。为了给这些产品找销路,便出现自发性的市场,市场出现和扩大并逐步成熟后,便会促进形成自己的合理秩序,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资源型,就是企业向原料产地集中,比如大石桥的镁砂产业集群;二是人才技术型,就是通过科技和人才优势吸引企业不断集聚,美国硅谷是最典型的范例;三是市场型,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最具说服力;四是区域型,就是企业向某一优势地区转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就具备这方面的优势;还有劳动密集型,等等。而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则是在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即兴办各类工业园区,并给予政策扶持,进而得到了规范和提高,这是当前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最关键因素。刚才提到的美国硅谷是这样;德国慕尼黑市为促进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发展,专门成立了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管理招商中心,代表政府对进区企业提供全程服务,成就了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宝马汽车公司、西门子电器产业等,都与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有密切关系;日本工业园区是先进技术与高层次产业的集聚区,各类工业园区已达到4591个,园区的兴办,大大加快了日本制造业发展的步伐;在台湾地区,新竹科学园也是在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前提下成长起来的亚洲三大科学园区中最成功的一个。国内的苏州工业园区、中关村科技园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集群,也都是政府主导型普群集的典型代表。总体来说,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两大力量推动,即市场规律(内力)和政府引导(外力);两大主体作用,即企业自身作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和政府推动作用(加速区域经济发展)。

二、工业集群化的现实意义

由于产业集群综合了市场和行政组织的功能,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有序的生态组织,从而在整合力、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市场或行政组织所没有的整体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也提出:“产业集群”以三种主要形式影响竞争:首先,它增加内部企业或产业的竞争力;其次,它增强创新能力,并因此导致生产力的上升;第三,它刺激新企业的成型,进而反援创新并扩展到整个产业集群。归纳起来,产业集群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够降低成本,提升效益。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布局在空间上相对比较集中,产业配套也比较齐全,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聚集经济条件,形成低环境成本、低信息成本和低配套成本等一系列明显的成本优势,突出表现在原材料、配件、运输、销售等方面。

二是能够促进创新发展。由于集群内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大量存在,企业间竞争异常激烈,每个企业都要不断创新技术,谋求竞争优势,使新技术、新工艺不断产生并迅速传播,有效提升了整个群集的竞争能力。同时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单位资源的产出增加,企业和产业集群的经济绩效都会有所增长。

三是能够创造市场优势。产业集群的市场优势主要来源于它的产业规模优势,以及在产业规模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专业化市场、区域性品牌、开拓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例如浙江余姚塑料工业的发展,在当地,大多企业都生产塑料制品,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塑料生产及塑料制品集散地,进而形成了专业市场,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还有广东中山市古镇灯饰的发展,其国内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0%,产品远销到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

产业集群作 为地区经济的增长极,其扩张优势远优于单体形式存在的企业,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比较大的产业规模,从而对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和地区影响力的大幅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一是产业集群可以有效提升国内外竞争力。打造工业集群、实现区域关联企业的互动,充分整合资源,刺激区域创新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是提升中小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我国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来自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和环渤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群。如温州市区的打火机占世界总产量的70%,嵊州的领带产量占国内市场的80%、占全球市场的30%,等等。对外贸易方面,浙江4000多家民营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近万家个体私营企业从事出口商品加工,产品销往世界五大洲的150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整体优势。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产业集群在参加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产业集群可以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当社会发展由起步阶段进入加速成长阶段后,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经济发展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消费结构转型,第三产业开始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在加速成长阶段,传统松散型、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必将为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各种生产要素高度集聚、优化配置为前提的集约化发展模式。所以说,集约化发展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工业集群化对带动区域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如广东东莞、江苏苏州、浙江绍兴等工业集群集中的城市,经济增长速度都是相对较快的。

三是产业集群可以有效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工业集群化发展,不仅可以吸收本地居民就业,还可吸收大量外来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的互补、平衡。集约化发展是当前及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抉择,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可以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落后地区,由于生产力布局分散,工业化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走集约化发展道路,通过集中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必将极大地改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通过调整生产力布局,可以更好地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人口相对集中后,可以通过集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快劳动者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加快工业集群发展,还可增加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节约能源、集中治理环境,构建区域技术创新战略体系等。因此,工业集群化既促进了交流,又强化了竞争,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希望之路。

三、我省工业集群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工业集群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改革开放后,广东、江浙一带的产业集群开始发展,到,已经具备相当规模。我们都到过广东、江苏、浙江,看到了工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比如:苏州重点发展it产业,目前电脑笔记本产业占全市产业的1/2;中山古镇灯饰集群产业占世界总产量的3/5;还有浙江永庚的五金制品,占全国总量的1/2。在浙江,几乎每个县都有一个大型产业集群,一般规模都是全国第一,每个乡也都有一个小集群,这些小集群有的也是全国一流。有的集群是大产品,如汽车集群、船舶集群,有的是小产品,如打火机产业集群等,小产品一样有大市场,就看你能否做到全国第一、世界第一。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工业集群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省的工业集群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于90年代,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原有产业布局形成的围绕国有大企业或企业集团聚集的产业集群,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后民营经济发展形成的产业集群。从发展阶段看,辽宁产业集群的发展大多只有10-30年的时间,有的处于起步阶段,有的处于成长期,大多数初步完成了产业的集中过程,基本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从产业布局看,辽宁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钢铁、石化等装备制造、资源开采及加工业。近年来,我省工业集群化化发展速度加快,一批新的工业集群已现端倪,像辽阳的钢材、本溪的药业、丹东的仪表,还有我们辽滨的海洋装备制造等等。截止目前,全省超百亿元县域工业产业集群达到9个,分别是:法库县的陶瓷、辽中县的装备制造、瓦房店市的轴承、庄河市的食品加工、海城市镁质材料、大石桥市镁质材料、辽阳县的钢铁精深加工、开原市的起重设备、铁岭县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而在江浙地区,每个县至少有一个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

在我县,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机械加工、海洋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并具备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到,这四大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20家,实现工业产值340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的48.5%。其中,以宝来石化、辽通化工、大洼石化总厂、振奥化工为代表的石化产业已经发展到90家,实现产值110亿元,税收1.5亿元。新兴的海洋装备制造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全县上下对工业集群化发展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行,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目前已经成为辽滨沿海经济区的重点产业之一,共有宏冠船业、辽河石油装备制造、中际海洋工程、中新加船配等产业关联企业55家(运行企业19户),实现产值43.4亿元,税收6200万元。以鸭业养殖加工和绿色食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18家,其中市以上龙头企业4家,实现产值22亿元,税收5500万元。以石油机械和管材加工制造为主的机械加工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共有规模以上企业50户,盘锦晨宇工业项目区已经成为辽河油田石油专用管材生产基地,实现产值36亿元,税收6300万元。同时,我们的一些园区,如东风镇帅乡工业园的生物工程产业,清水镇肉鸭生态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的肉鸭及羽绒服装加工产业、新立外商园的机电设备产业等,也都具备了发展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但除石油化工产业产值已过百亿(但企业相对分散,还没有形成集聚发展之势)外,其他产业规模还比较小,总体来说,我们的工业集群化水平还较低,产业集群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因此,我们必须把工业集群化作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的努力方向,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 、坚定信心、持续推进县域工业集群化发展。

目前,北方地区工业集群化发展还不成熟的主要表现:一是

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很多地方产业集群优势不突出,与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有一些地方也没有把工业集群化发展作为发挥产业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对工业集群的发展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扶持。二是产业集群内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不少工业集群仅仅是众多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的简单集中,产品雷同,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大量“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并危及集群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三是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目前各产业集群内的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实力有限,技术条件薄弱,有的企业甚至生产方式落后,普遍缺乏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经营业务比较单一,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利润不足,进一步制约了其技术创新能力。

综合分析北方地区特别是辽宁工业集群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工业集群化缺乏正确认识,产生“集群泛化”,只是将工业集群化简单地理解为企业的“扎堆”,认为只要通过招商引资摆项目,把相类似的企业放在一个区域就是工业集群化。而企业和企业家本身也存在着各自为战、小富济安的思想弊端,不能像南方中小企业那样联合起来,提升整体竞争力。从而导致工业产业不能沿着其内在规律健康发展,更不利于产业做大做强。二是工业集群化要经过一定的培养过程,时间较慢,一个集群的形成少要5—,多则10—30年,或更长时间。像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行政区划面积288平方公里的苏州工业园,gdp实现112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0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经过15年时间的不懈努力得来的。而北方地区起步较晚,一些地方只想追求速度,不愿意做见效慢的事情,导致工业集群化发展偏离了正确轨道,反而发展缓慢。三是思想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总认为小集群不如大综合,一提起园区,都想做综合园区,名称要叫大,产业一般都是3—5个,甚至更多,问他哪个产业在全省、全国、全世界有名、能叫得响,则无话可说,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现象,阻碍了工业集群化发展进程。四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一些人认为综合园区招商容易,而专业集群招商难,综合园区什么项目都可以进,而专业园区领域“窄”,不容易招,直接导致招商引资与工业集群化发展的背道而驰。

四、加快推进工业集群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解放思想,树立工业集群化的发展理念

一是要深刻理解工业集群化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等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在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中真正把工业集群化作为促进发展的重中之重。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工业集群化发展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通过扎实、连续的工作,不断培育和壮大工业集群,拉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三是要树立“小商品、大市场”的观念,不要小看一种产业,只要我们把它做精做大,做成全国第一、世界第一,它就会成为大产业。所以必须要结合发展实际,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工业集群化发展。四是要克服招商引资的畏难情绪,工业集群招商开始时是艰难的,不像综合产业什么都行,但是,一旦我们把集群的龙头引进来,其他企业就会迅速跟进,招商引资就会事半功倍。而综合产业园区开始好像很容易,但是接下来就会越来越困难,而且也很难招到大项目。由此可见,统一思想,树立加快工业集群化的信心和决心,是发展工业集群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所在。

(二)打造专业园区,建设好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

工业园区是工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我们在建设工业园区时,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认真分析研究好园区在资源、产业等方面的优势,进行科学定位,也就是产业集群定位,同时做好园区规划,并严格实施。工业集群的定位,决定了工业园区的位置、规模和发展方向,而工业园区的位置、规模又制约着工业集群的发展。工业集群的规模由其产业链的宽度和长度决定的,如汽车集群产业链长而且宽,一台汽车的零部件上万个,主要配件也有几十种,所以汽车集群要求园区的规模较大,至少10平方公里,甚至几十平方公里。有一些产业链较短、较窄的小集群,如五金制品,产业链短,产品品种规模限制较小,面积可以相对小一些。建立园区能否成功的关键是科学定位,即确定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工业集群的定位要根据园位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和产业基础等综合条件,进行科学分析,一般是一个园区建立一个工业集群,如果规模较大的园区,可以建立2-3个工业集群。工业集群之间一般都有一定的关联度,特殊规模较大的园区,也可以在一个园区中建立2-3个专业产业园,如:辽滨的石化园区、海工园区和石油装备园区。

针对当前我县各园区规模较小,不足以支撑大的产业集群的实际,我们正在规划以二界沟镇和田庄台镇为主,辐射王家、唐家和平安等南部各镇,总面积135平方公里的大洼县临港产业区,这是我们在发展进程中必须思考和争取的一个“外延”问题,也是我们从当前着眼、集中力量共同做大沿海经济总量的必要手段,更是从长远发展考虑、弥补未来发展空间不足的重要路径,是主动接受辽滨辐射、加速沿海开发开放步伐的重大举措,是实现“争十进百”目标的有力保障,也是推进工业集群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产业区紧邻辽滨沿海经济区和盘锦新港,地处辽宁沿海经济带主轴与渤海翼的重要节点位置,可同时接受辽宁中部城市群、辽西沿海经济区、辽东半岛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辐射,区位及交通优势明显。与营口、鞍山、抚顺、锦州等工业化城市顺畅连接,能源和原材料的采购、专业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市场销售等产业环境优越。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东北装备制造产业向沿海地区转移的趋势愈加明显,临港产业区的建成,必将成为东北装备制造业新的聚集点,成为承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基地。

临港产业区的产业定位是:以成套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通过发展环保及高新技术产业,构筑家纺、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专业化特色产业园地,全力打造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黄金产业带和以环境效益、研发能力、核心竞争力为核心的绿色产业带。产业区要按照建设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和县域南部中心镇的目标要求,集全县之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产业承载功能和综合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各镇优势,重点针对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产业发达的内陆城市实施招商引资,加速项目建设。计划到今年年底,完成产业区规划、环评、立项等各项审批程序,以及20平方公里起步区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三通一平”标准;开工建设项目达到10个以上,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到20__年,实现产业区规划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的“七通一平”,入驻项目发展到100家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以上,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税收10亿元以上,建成具有独立设计研发能力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到2015年,完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以上,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税收15亿元以上。到2020年,完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以上,形成产值超百亿产业集群3个,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税收30亿元以上。

产业区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共同招商、共同受益”的原则,建成为全县各镇共建共享的产业集聚区。一是坚持规划先行,这是产业区建设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由建设领导小组指挥部聘请并积极配合沈阳建筑大学科学编制产业区规划,明确发展方向,为全 力打造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创造先决条件。二是加快调整产业区建设用地,这是产业区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合理开发沿海未利用地的基础上,主要采取土地“增减挂钩”的办法,通过各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合村并屯,把土地指标向产业区集中,对于重点产业项目,要通过积极对上争取,实现土地指标的“点供”。三是提早谋划招商引资工作,这是产业区建设发展的关键所在。按照“谁招商、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各镇优势,依据产业区发展定位实施招商引资,入驻项目产生的税收100%返还招商各镇,以此调动各镇参与产业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业区建设指挥部(管委会)将发挥职能作用,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实行“点对点”招商,并统一产业规划和项目布局,加速产业区项目集聚,促进全县快速、均衡发展。

(三)政策引导,推进工业集群化进程

打造一个工业集群不容易,试想为什么多种生产要素要向你的工业集群化集聚呢?区位、资源、人才、市场等很重要,也是基础条件。一个产业一个集群的发展靠培育,如果只靠产业的自身发展,也可能壮大,但那需要的时间将很长,有的工业集群化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的结果。而政府的培育支持则可以使产业快速发展。那么政府如何培育工业集群化的发展呢?制定好扶持政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培育一个工业集群,就要把国内甚至国际上该行业领先企业研发中心及配套企业引进我们的园区,加以培育、壮大,使之成为省内、国内及国际产业的聚集区和先导区。工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是关键。全国、全世界都在招商引资,为什么企业非要上你这里来,企业考虑的主要因素:一是投资的区域风险(主要是安全问题),二是市场情况,三是投资的初始成本(包括土地、基建成本和相关税费),四是企业的运行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力资源、公共设施成本、相关配套企业等)。政府的相关政策,对上述条件均有影响,特别是对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影响重大,企业投资对上述因素会综合考虑。如果其它条件相似,政策因素将起决定性作用。我们要发展工业集群,就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制定的相关政策也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如果政策对各个产业都是一样,就会使一些非主导的小企业都进入园区,结果是资源被占用,产业都没有发展起来。所有资源都是有限的,政府的政策资源也是有限的,必须集中运用才能有大的突破。我们现在给政策是为了培育壮大一个产业,是为了获得更大的长期效益。培育产业就像我们培育种子一样,就是要有选择,要分清哪些是企业是龙头骨干,哪些是配套关联的企业,哪些是无关紧要的,我们就要靠政策来选育。所以我们要对重点培育的产业给予特殊的扶持政策,特别是龙头企业,要敢于给大的政策,用政策扶持龙头企业,靠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集群的生成和壮大。

(四)实施产业招商,加速工业集群化进程

要以产业招商为突破口,集中精力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一是要认真分析本地区,特别是园区的比较优势,确定主导产业,全面分析国内外产业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找出产业龙头企业或者综合实力排名靠前的重点企业,逐个分析研究其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选定重点招商目标。二是紧紧围绕已经确定的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专业招商小分队的作用,进行“点对点”的敲门式招商,以工业集群化为目标和抓手,开展以商招商、配套招商。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容易成功并形成产业竞争优势。三是结合各镇各园区的产业定位,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改变过去先找朋友后选企业的做法,要先选定招商对象,再根据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联络,增进交流,提升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四是要充分认清招商引资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持之以恒。一个好项目的落地,决不是谈一两次就能成功的,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无数次的洽谈协商。所以,我们一旦选定了合适的产业项目,就要一追到底,组成专业队伍,利用各种关系,不怕拉长战线,直至项目落地。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和战略投资者,拉长产业链条,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五)优化发展环境,为工业集群化发展提供专业服务

在推动工业集群化进程中,政府的首要职能是创造基础条件,消除任何阻碍集群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因素,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在实际工作中,一是要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用现有企业的实际发展成果来吸引更多的关联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模式,有效保证能源及原材料供应、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和全民参与产业发展的深厚氛围,不断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二是要在新项目的引进过程中增强诚信意识,在接待客商来访的时候,要比我们“走出去”更加热情,并坚决兑现我们已经做出的各项承诺,让投资者放心、安心。对重大项目,要敢于给政策,实行“一个项目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跟踪服务机制,强化问责制,增强各职能部门的主动服务意识,打通项目入驻过程的“绿色高速通道”,加速关联企业向园区集中,不断壮大产业集群规模。三是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内部的中介服务体系与科技服务体系的发育发展,包括建立法律、会计、仲裁、信息咨询、测试等方面的中介服务机构,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运作提供剂。四是进一步优化金融信贷环境,切实解决私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成立贷款担保中心和政策性的中小企业银行,专门负责解决中小私营企业融资问题。建立或帮助建立各种科技研发与科技咨询机构,帮助企业与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同时通过对技术教育的支持、研究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资助龙头企业的创新活动来提高工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强化要素供给,加快推进我县工业集群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