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天人合一 华夏正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天人合一 华夏正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今提倡的生理养生、心理养生、哲理养生,其实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理念――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

在回归传统传承的当今,已开始提倡生理养生、心理养生、哲理养生。这正应对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理念――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涵的对人性、对生活的彻悟,实在精辟准确、包罗万象。

养心为养身根本要义

现代养生文化注重生命的质量和品位,实际上是人本主义的传统回归。撇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制度的弊端,从文化角度、人文的角度去考察“天人合一”和“仁义道德”的思想,其内涵就是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原。这种思想浸淫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就是“中庸”,现在完全可以解释为和谐之道。而到了养生这个层面,要从总体上和根本上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全面维护,就必须达到人体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这就是养身、养气、养心。

养身是最基本的一个层面,当然也是健康的基础。我们知道,整个人体就像一部非常复杂、精密、完美而神妙的“全自动”机器,各个系统、各个器官既相对独立又密切配合,并且全都受中枢神经的统一指挥与协调。这部“机器”本身就具有自动调节、自动免疫、自动修复等等神奇的功能。

要达到人体的和谐,就是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的各种组织的各种机能都会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等。

养气实际上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每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不循秩序、不够协调的情况,通过符合自然规律的、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的养气而调节扶正。

而当我们人际关系不睦,人与社会不能和谐时,“身”、“气”俱损。例如:怒气伤肝胆,抑郁伤脾胃,惊恐伤肾,苦闷伤心,悲恸伤肺,劳虑伤神……几乎是立竿见影的。纵然当时没有造成明显的病症,也留下了一定的创痕……因此,我们必须养心,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当我们达到这种和谐境界,自然就会精神愉悦舒展,而病魔自然消退。这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良好的心态,也是养生的真谛。

祖国传统的中医也认为: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中,精神状况是更为关键的因素,因为微生态平衡在相当程度上也有赖于良好的心态。可以说,精神状况好,全身皆受益;精神状况差,全身皆受损。正如佛家所云:“身病皆因心病起,心病还须心药医。”当我们在生病的时候,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养生发展三部曲

现代社会,人们赋予养生新的概念,强调生理、心理和哲理养生。做到这“三理”养生的三位一体,实际就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和谐自然,大德寿彰。这些出自于中国先贤圣哲数千年来对养生文化的积淀,又要求人们尊重、理解数千年来华夏文明的精义所在。

生理养生需要顺应人体的自然规律,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做起,在吃,住,行等方面加以调节,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利于身体健康,从物质方面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抗病治病强身健体。这看似与文化无关,但实际上,如果不理解生命发展规律,遵从科学规律生活也无从谈起,更无法做到。在当今城市的快节奏生活环境下,人们就会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随波逐流,暴饮暴食、起居无度。

心理养生是让人实施科学的情绪锻炼,提高心理承受力,增强适应社会能力,保持良好心态,积极、乐观地生活,使人们有一份好心情。好心情、好心境可增强机体免疫力、维持其机体的生理平衡,从而达到强身保健,延年益寿的效果。这实际上是需要一个人有好的气度,但是,如果不理解和谐的规律,就难以达到心平气和的境界。

哲理养生就是人类的人生观、世界观,是生理养生和心理养生的指导思想,是更高层次的养生境界。悟透了人生的道理,悟透了世界的道理,就能懂得生活的真谛,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也是道家养生所谓的“六然”: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自然、处事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当一个人对历史文化的了解越来越透彻,对承载文化的生活也就能够越来越明了,就能逐渐接近“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然而然就能寿享天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之说,意思就是一个人随着阅历、知识的增长而逐渐懂得了生命的规律、人生的意义,回归生活的本真。

当每个人做到“六然”,社会就会和谐、和美,就会人尽其职,物尽其用。这既是中华民族养生之道的灵魂,也正是中华民族的处事原则。

能静则仁,有仁则寿,有寿为福

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能静则仁,有仁则寿,有寿是真幸福。

如何能静,读书能静、求知可静,沉迷文化探索亦可静。凝神定气,物我两忘,诚为养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