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问题群:问题导学范式的骨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问题群:问题导学范式的骨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物名片

陈剑峰,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班主任、江苏省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得者、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者。江苏省“送培到市”专家组成员、市“226”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发表专业论文一百多篇,其中核心期刊上刊登十多篇,主持多项省、市教育规划课题并结题。出版专著《问题与思维:阅读教学的路径和核心》《语文美学散步》。应邀到徐州、淮安、连云港、南京等地讲学、上课四十余场次,深受欢迎。

随着后现代课程改革时代的到来,人们对课堂教学范式的探索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种课堂模式可谓百花齐放。“问题导学范式”是落实新课程目标的有效方式之一,并被基础教育界广泛采用。它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问题连续体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以“问题”为纽带,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有多种解决方法的问题;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习得方法,训练能力,优化思维;以“自学探究―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在教师的引导、疏导、辅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其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学操作流程及思维流程如下。

1. 操作流程:创设问题情境―诱发问题意识―组织文字提出问题―分析思考讨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疏导、辅导―解决问题―激发发现新问题。

2. 思维流程:置疑―质疑―思疑―释疑―再生疑。

在课堂“问题导学范式”中,“优质问题”的提出是有效实施“问题导学”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一堂课往往由几个(组)问题构成活动板块,形成“塔式课堂结构”,学生解决问题的进程是按照图1所示的方向进行的。塔底层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塔中间是小组合作学习,塔顶层是班级交流展示学习。

图1:塔式课堂结构

这几个(组)问题构成“问题群”,不同阶段的“问题群”(如表1所示)使课堂教学环节联系紧凑,形成课堂教学的有效问题情境,牢牢吸引学生开展思维活动,培养其善于思考的习惯,促进其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利于达成高效教学。

表1:问题群类型及学生思维特点

“塔式课堂结构”各阶段的功能和特点如表2所示。“塔顶”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指在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中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虽然已经解决但是能激起智慧碰撞的内容、蕴含学科思想的内容。在前两个阶段要消化60%~80%的内容,才能确保学习过程没有简单重复,确保“塔顶”的深度交流。

“塔式课堂结构”在实际教学中有两种操作样式:“大塔式”和“小塔式”。“大塔式”是指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塔;“小塔式”将整个教学过程分成几个小塔。不同基础的班级,可以采用不同的塔式结构。

表2:“塔式课堂结构”各阶段的功能和特点

在“问题导学范式”指导下,如何达到“塔式课堂结构”效率最高,关键是教学活动的“问题”从哪里来,“问题”质量如何,“问题群”如何形成。

课堂教学“问题”从哪里来?从目前的实施情况看,其来源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问题”由教师提出,缺少学生的参与。教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包办”地提出“问题”,学生只有依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没有提出自己“问题”的机会。这些“问题”只是教师按照自己对新课标的要求、教材文本的特点、自己的教学经验而提出的,具有统一性、封闭性特征,而对学情(学习主体的需求)把握不全、不准,缺少针对性和差异性。二是“问题”的提出过程单一,缺少互动生成。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偶尔有学生参与,但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是零碎的和浅层次的,缺乏归纳、整合、提升,更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生成,缺乏深层性,基本不具备核心教学价值。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优质问题的产生不能完全依赖于教师,而应该源自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师生的互动、交流。所以,在“问题导学范式”引领下,依据“塔式课堂结构”的要求,“问题群”的形成有以下流程:个人自主学习阶段填写“问题条”―小组合作阶段形成“问题链”―班级交流阶段构建“问题树”。下面,以《孔乙己》教学为例,谈谈具体操作方式。

第一,个人自主学习阶段填写“问题条”,形成雏形“问题群”。

在课前的预习阶段,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自学材料(文本资料、新课程导学资料等),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填写“问题条”。为了能得到具体落实,笔者对学生的提问类型和数量作了明确的要求,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包括三类:一是三个“基础问题”,覆盖全部知识点,即通过自己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来说是文本中最基本的内容,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学完成的“问题”。二是两个“疑惑问题”,即有探究价值的,需要同学或老师帮助的“问题”。三是一个“共享问题”,即有独特见解的,在预习过程中自我发现的、具有创意的看法,值得同学分享的“问题”。通过这三类“问题”的提出,学生的预习环节落到实处。“基础问题”的提出,减少了课堂教学中的“重复”;“疑惑问题”的提出,明确了课堂学习中探究的方向;“共享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问题”都具有个性化特征,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学习,是充分考虑了学情,体现“以学定教”的思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有效地解决共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例如王俊同学在预习《孔乙己》时提出的“问题”。

“基础问题”:1.小说中的“我”是不是鲁迅?2.本文的线索人物、主要人物分别是谁?3. 孔乙己的长衫有什么意义?4. 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疑惑问题”:1. 孔乙己的姓名是否有含义?2. 丁举人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狠毒?

“共享问题”:1. 众人为什么笑孔乙己?“笑声”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上述“问题”中,“基础问题”还是很简单的,学生自学教材就可以完成。但是要求学生独立提出,主要意义在于使学生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养成边读边思、及时提问的好习惯,有利于学习内容的“问题化”。“疑惑问题”1和2是建立在仔细研读文本,充分利用教师提供补充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碰撞,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可以解决的“问题”。“共享问题”是建立在仔细研读文本,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碰撞,最终解决并有新发现的“问题”。

在这一阶段,学生个人提出的三类“问题”,构成了“问题群”的雏形。提出的“问题”有真问题或假问题,有共性问题或个性问题,有好问题或一般性问题,有超范围的问题或亟须解决的问题。学生的思考具有个人的特性,产生的“问题”表现出思维的发散性、零散性。但总的来说,这是我们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小组合作阶段形成“问题链”,产生梯形问题群。

在课堂学习的初始阶段,各学习小组将组内成员的各自“问题”,进行互动式重组,并以“链条”的形式将一个个“问题”按照序列层级呈现出来。“问题链”与“问题条”不同,“问题条”是个别的,“问题链”是小组共同的;“问题条”中的“问题”是散乱的,“问题链”中的“问题”是有序的。具体做法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释疑,删除那些低级的“问题”,互动解决各自的“基础问题”,重组共性的、尚不能解决的“疑惑问题”,整合、提升“共享问题”。例如班级第8小组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疑惑问题”:1.众人为什么笑孔乙己?2.为什么小伙计只有在孔乙己到店时才可以笑几声?3.小孩子的笑与其他人的笑是否一样?

“共享问题”:保留了王俊同学的“问题”――“笑声”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因为“基础问题”在教材中能直接找到答案,比较简单,小组内可以互相帮助、解决,并且大多数同学的“基础问题”都相似,所以,在第二阶段,就不必呈现“基础问题”,仅保留“疑惑问题”和“共享问题”。这些“疑惑问题”和“共享问题”是以小组为单位,经过对“问题”的归纳、整合,形成一个个“问题链条”,求助其他同学的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是对第一阶段自学阶段(“问题条”阶段)的发展。

我引导学生围绕第8小组的“疑惑问题”和王俊提出的“共享问题”,启发他们把思维聚焦到一个问题上――找出文中描写“笑声”的句子,并思考其含义、作用。这样把小说中的大多数人物通过“笑声”进行联系,形成具有层次感和序列性的“问题链”,构成“梯形问题群”。“梯形问题群”中“问题”与“问题”之间存在层递关系,就像梯子的横档一样,其间有一定距离,一级一级向上,层层递进。这种“问题群”通过一环紧扣一环,一层递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知识的纵深发展,并且通过层层剖析,循序渐进地解决难度大而深的问题,或者阐明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道理。学生的思考在碰撞中得到启发,产生了新的火花,形成新的思索,拓宽了思维流域,表现出思维的敏捷性、新颖性。

在这个阶段,通过小组合作的交流和帮助,有些个性化的“问题”被攻克,“基础问题”被解决,避免了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性,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辨别、整合,有些有个性、有特点的“问题”被延伸、拓展、优化为小组内“共性的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层次变得更高。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完成的,所有“问题”都是从学生们交互建构而来,这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交互性,学生的知识和智慧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三,班级交流阶段构建“问题树”,生成树形问题群。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问题干”――具有教学价值的核心问题。 这个“问题干”要依据学情(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心理),指向教学目标,这是统领各组“问题链”的中心。在各小组呈现“问题链”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全班同学以各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干”即“核心问题”,对这些“问题链”进行再次整合,构建出一个网状的“问题树”。“问题树”与“问题条”“问题链”之间的关系是整体和个体的关系,由“问题条”“问题链”围绕“问题干”――“核心问题”组成一个系统的“问题树”。“问题树”与我们平时说的“知识树”不同,“知识树”是扁平的、静态的,“问题树”是立体的、动态的;“知识树”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归纳的,而“问题树”是根据学情状态建构、生成的;对“知识树”的理解掌握,是在对“问题条”“问题链”“问题树”组合而成的“问题群”的思考过程中完成的。

我将全班14个学习小组提出的“共享问题”进行归纳、综合,有以下三类“问题”。

1.如何理解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2. 文章结尾“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是否矛盾?

3.文中描写“笑声”有几处?“笑声”可以分成哪几类,其含义是否相同?思考“笑声”在文中的作用。

这三类“问题”构成“树形问题群”。其中各问题之间存在或总分、或并列、或递进的结构关系,起承转合,逻辑缜密,就像一棵“问题树”,有“问题干”“问题枝”“问题叶”,干、枝、叶之间自然生长。

班级集体讨论第三组问题。教师提示“问题干”――体会“笑声”的作用;让学生思考“问题链”:找出描写“笑”的句子―分类归纳―比较异同―探究其作用。讨论结果:第一环节,找出描写“笑”的句子――同学们找到12处。第二环节,分类归纳,“笑”有四类。1.咸亨酒店顾客冷漠、无聊的笑。2.掌柜冷酷、自私的笑。3.小伙计解脱、解嘲的笑。4.小孩子们天真、幼稚的笑。第三环节,比较四种人笑的异同 。第四环节,联系全文体会“笑声”的作用。1.“笑声”是连接文章内容的一根红线。2.“笑声”的描写,增加人物的悲剧色彩。3.“笑声”有力地表现文章主题。

在分析、讨论过程中,其他两个问题也迎刃而解。学生的思维,在与同学们的讨论、争辩中得到锻炼,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得到升华,表现出学生思维的聚合性、深刻性。

问题是思维之源,思维之资。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避免提问的零碎性和随意性,我让学生填写自己的“问题条”,形成“雏形问题群”;引导小组讨论形成“问题链”,产生“梯形问题群”;班级讨论生成“问题树”。组合“树形问题群”,精心设计核心教学问题,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全面考虑问题之间的多重关系――并列、递进、总分、综合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锻造其思维品质――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流畅性。总之,“问题群”的建构在语文“问题导学范式”中具有骨架之功。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以优化学生思维流程为指向的语文‘主问题’教学设计”(批准号:E-c/2011/35)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