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生活中来 在实践中掌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生活中来 在实践中掌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为以后学习面积计算打下基础。除此之外,通过这部分内容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初步的空间概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只有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认真思考时才更有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我在开始准备课的时侯,也想了很多方案,充分考虑到“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节概念较抽象,只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形成概念的正确表象,借助表象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一、这节课我采取的是参观王老师的家这样的生活情境

先观察楼房客厅的地面、墙面、茶几面等,让学生感知什么是面积。学生对面积的了解并非是一片空白,尤其是这些年随着团场的发展,部分学生家里已经住上了楼房,从家长的谈话中也已经知道关于“买房”、“卖房”、“装修”等一系列词语,也知道他们家楼房大约是多少平方米,比如说79平方米、66平方米等等。然而这时的“面积”、“平方米”这一词语知识停留在听、说的基础上,并未与数学真正联系起来。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联系生活讲数学,数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创设了到我家去参观楼房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摸一摸身边物体的面,充分感受生活中的面,了解物体的表面有哪些部分存在。在教学中引进面积的单位的时,也力求不脱离实际,我采取的是让学生比较我家两个铺同样地板砖的卧室的面积,学生可以通过数地板砖的数量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接着又出示两个铺了不同地板砖的地面,因为地板砖的大小不一样,所以用数地板砖的方法也行不通,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需要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本课在建立面积单位的概念这一环节上,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也无不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先认识的是平方米,然后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在开展找一找、比一比等活动中,让学生感知一平方分米、一平方厘米的大小。从而使学生知道一平方厘米也就是一个手指甲那么大;一平方分米的大小大约是一个手掌面;一平方米大约是一张八仙桌的大小。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加深对这些面积单位的感知。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及学习数学的作用,从而让学生真正了解了数学。

二、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过程教学,这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为此,设计科学、合理、有序的数学教学过程,为学生搭建自助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就成为广大教师追求的共同目标。在这节课上,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采取了分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设计方案。引导学生不断探索经历和体验,从而抽象出概念本质特征。在进行面积教学时,首先感知面积,使学生知道所有的物体都有表面。然后再启发学生观察、发现,不同的物体表面有大有小,创造认知的矛盾,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物体的表面积”。最后,观察三组大小不同的图形,抽象出“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它们的面积”,从而补充完善“面积”的意义。在学习面积单位时,老师创造了一系列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解决认知冲突中体会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这样层层有序地安排,为学生一步一步地探索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平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培养了学生的条理性思维。学生的知识来自于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里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一个途径。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单位,对为什么要统一单位这一点必须了解。由此,在教学中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充分体验统一测量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意义,也为学生主动积极学习铺平了道路。

三、注意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须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这一节课中,启发学生掌握面积的意义和常用面积单位的同时,适时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把数学思考的方法渗透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中。把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始终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体验旨在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增进对科学的理解,体验探究乐趣。学生在估一估、摸一摸、量一量、说一说的过程中,采取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充分理解了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到生活中找面积单位,把头脑中的表象和实物联系起来,重现面积单位,从而建立面积单位的概念。

我的感悟:这堂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也有很多不足,今后在教学工作中要努力使概念课上得更好。让学生能掌握好概念,充分理解概念。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不同,因而学生的探究也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逐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经历知识形成的探索过程,增强对教学内容的亲切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去寻找数学的“源头”,领悟数学知识的本来面貌;经历体验数学的过程,提升知识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比获得知识更重要,真正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