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帝王的冠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帝王的冠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71年,山东博物馆对位于邹城市尚寨村的明代鲁荒王朱檀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九旒冕尤为引人注目。该冕通高18厘米、长49.4厘米、宽30厘米,为藤篾编制,表面敷罗绢黑漆,镶以金圈、金边,冠的两侧有梅花金穿,贯一金簪。冕的顶部有“板”,板前圆后方,板上面涂着黑漆,以示庄重。板前后系垂旒,前后共垂着9道旒,每道上9颗五彩玉珠,共用珠162颗,板下有玉衡,连接于冠上两边凹槽内:衡两端有孔,两边垂挂丝绳直到耳旁,至耳处系着一块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谓“充耳”。

冕,就其本义而言就是系于下巴的帽子,基本组成部分有冕板、旒、笄、武、充耳等,其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意义。冕冠的顶部覆盖一长形木板,称为冕板。冕板又称为“”,一般会用细致的布帛包裹,板形前圆后方、前低后高。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有天子是奉上天旨意来治理天下之意,而前低后高,呈前俯之状,象征皇帝有谦恭的美德,能倾听民意,关怀天下百姓,这也是“冕”字的本义。在两耳旁边悬挂的玉石称作充耳,目的是提醒帝王不可妄听,误信谗言。另外,在冕板的中间一般会横着一条红带,代表天河,称为天河带。天河带产生于唐宋时期,元代以后消失。

冕在中国古代与礼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人在祭拜天地、祖先及举行其他重大典礼的时候佩戴的礼冠。其使用自产生之初即有严格规定,所谓“冕,大夫以上冠也”。只有那些具备相当社会地位的人才可以佩戴。并且,在这些有资格使用冕的人群中,也因其地位高下,所佩戴的冕的形制也不相同。比较明显的点就是冕前后下垂串珠,所谓“旖”的数量的不同。一般来说,地位最高的帝王是十二旒,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冕在古代礼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象征着秩序和威严,被人们用来别贵贱、明尊卑。

冕的形制世代相传承,在承袭古制的前提下,历朝历代略有不同。

上古时期,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观察天象地理,模仿鸟兽冠角,创制了冠冕来装饰自己。传说中,冕即是由黄帝所作。这说法虽无从验证,但在后世汉代画像石的图像中却有所反映。例如山东嘉祥武梁祠汉画像石中的黄帝就是戴“冕”的形象。与黄帝同时出现在画像石上的颛顼以及帝喾等古帝王也同样用冕来装饰。可见,关于上古帝王制冕之说由来已久。

冕在夏代叫做收,殷商的时候叫辱;周代叫爵弁。除了名称不一样外,夏、商、周三代的冕在形制,颜色上也不同。夏朝的冕纯黑泛红,冕版前小后大;商代黑色微微发白,冕版前大后下,周代黑中有红,冕版前小后大。

与夏、商时期的冕相比,周代的冕形式规范、结构完整,同时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史书记载,两周帝王在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时,要根据典礼的轻重,分别穿六种不同格式的冕服,总称六冕。六冕具体包括大裘冕、衮冕、蹩冕、毳冕、冕、玄冕,分别对应祭拜上天,祖先,先王,山川,万物等不同的场合。后世所说的冕,大部分是指这其中的衮冕。同样,也是从周代开始在冕上装饰旒。以后历朝历代的用冕制度都是从此而来。

秦及西汉时期的帝王是不用冕的。这一点在后世的艺术创作中有所反映。例如汉代石刻泗水捞鼎画像中的秦始皇戴的就不是冕,是通天冠。唐代绘画作品《历代帝王图》中的西汉汉昭帝刘弗陵,同样没有戴冕。而同一幅画上的东汉光武皇帝刘秀却是冠冕齐全。可见这个时期是不讲究用冕的。

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东汉皇帝刘庄下诏依照周代礼制佩戴冠冕。这是第一次通过官方立法的形式制定了用冕制度。东汉时期的冕,冕板表层是黑色。里边是朱绿色。此后历代的冕基本沿用了这个色调。

三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冕的使用上大体实行与东汉相同的制度。这一点在唐代画家阎立本绘制的《历代帝王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画中三国时期的吴主孙权,蜀主刘备;魏文帝曹丕:晋武帝司马炎都是冠冕齐备。稍有不同的是,从晋代开始,冕不再专用于祭祀,而是逐渐世俗化,只要是比较隆重的场合都可以佩戴。

隋唐时期的冕在整体上与东汉没有太大的差别。其中隋代的冕强调以旒的长度来显示身份的尊卑。皇帝之旒最长,而皇太子和王的旒要短两寸。唐代初期沿用了隋代旧制。开元年问之后,规定只有重大祭祀活动才佩戴冠冕,其他时候不再使用。唐代以后,冕的发展进入了简化期。

两宋时期崇尚礼制,倡导完全恢复周代的六冕制,但这一主张只是停留在官方讨论的层面上,实施过程中仍然奉行了简化的原则。两宋是商品经济发达的时期,纺织技术高超,所谓“千室夜鸣机”就很好地描述出当时纺织业繁荣的景象。此时冕的冕板部分的表里就是用织锦覆盖。可以说,宋代的冕,在历朝历代里是所用材料最为华美的。

从辽、金时期开始,佩戴冕成为了皇室的特权。元代和明代继承了这一规定。辽、金、元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冠冕制度只是其汉化改革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他们还保留了自身的服饰习俗。因而,真正意义上继承周代以来冠冕之制的是明王朝。

明王朝建立后,在周代规定的六冕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简化,只保留了其中祭祀天地、宗庙的衮冕。明代的礼制规定皇帝用冕前后各12道旒,每道旒上有赤黄青白黑共12颗玉珠,太子用11旒、11珠,亲王只能用9旒、9珠。北京明十三陵定陵中出土的冕就是前后12旒,与墓主万历皇帝的身份是相对应的。山东博物馆馆藏的这件九旒冕的主人鲁荒王朱檀,是明太祖朱元璋第是分封到山东的亲王,使用9旋、9珠则是符合当时礼制规定的。

明代以后,冠冕制度被废止。

纵观冕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冕的使用一直局限于社会上身份、等级较高的那部分人,演变到后期更是被皇室所垄断。而其在历朝历代形制上的差别也只是为了能更好的适应当时社会形势的变化。山东博物馆馆藏的这件九旒冕作为目前中国惟一一件存世的明初冕冠实物,填补了相关历史文物的空缺,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