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症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症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重症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1年~2014年30例重症感染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感染的病因包括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感染,骨髓象中可见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液中血小板抗体增加。结论 重症感染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临床表现类似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强力抗感染治疗、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关键词:感染;重症;血小板减少;相关性

重症感染是指感染伴发一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重症感染的发病快,而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重症感染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高,而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提示病情严重,特别是在血小板计数不超过20×109/L时。本文对我科自2011年~2014年30例重症感染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0例重症感染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27.6±1.8)岁,全部患者中以青壮年为主,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病。感染的病原菌中,大肠杆菌感染15例,铜绿假单胞菌6例、肺炎链球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屎肠球菌1例、未发现病原菌2例。

1.2临床表现 30例患者发病前均无原发血液病史,13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17例无发热症状,其中14例为感染中毒症,3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9例为严重胆系感染,2例为严重泌尿系感染,1例为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患者,1例为2型糖尿病合并浸润性肺结核。以上30例患者除原发病表现外,临床出血症状不重,仅8例患者有出血表现,其中有6例患者表现为皮肤瘀斑,并没有内脏出血表现;1例黄金色葡萄球菌血症患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出血症状比较严重,不仅伴有大片皮肤瘀斑,同时也合并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在控制感染和纠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后,血小板计数依然呈进行性下降,血小板输注没有效果,有两周时间血小板计数均低于100×109/L,后经临床对症治疗患者痊愈出院。另有1例伤寒患者在入院后24h内因为颅内出血而死亡。30例患者原发病出现血小板减少天数2~5d。

1.3实验室检查 30例患者有17例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其中11例骨髓象示:具有非常明显的增生现象,粒系增生比较活跃,在粒细胞胞浆内发现颗粒增加,巨核细胞明显增多,同时合并成熟障碍,可以认为是感染骨髓相并巨噬细胞成熟障碍。3例患者合并组织细胞增生,能清楚看见嗜血组织细胞。4例患者骨髓增生降低,巨核细胞减少。15例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查,其中有9例患者血小板抗体增加,主要表现为PAIgG增加。

1.4治疗及预后 30例患者发现重度血小板减少后,首先控制原发病,按药敏数据予以抗菌治疗,隔日复查血小板,如持续低于20×109/L,予以血小板输注治疗,以预防严重的颅内出血,同时给予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0.4g/(kg・d),连续给予2~5d,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研究中有2例患者增加使用血小板生成素进行治疗,治疗的时间为3~7d,在患者血小板计数超过50×109/L时,就需要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在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后则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不能大于1个月。在临床治疗中不能使用会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以及相关抗凝血药物。

2结果

28例血小板计数很快恢复,平均恢复时间为5~9d。2例患者死亡,其中起立患者为胆系手术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血小板计数持续低于20×109/L,在主动出院后死亡。1例患者为伤寒患者,在入院前发热超过10d,入院后在24h内因为颅内出血而死亡,血培养结果为伤寒杆菌。

3讨论

通过对重症感染患者进行严密地观察可以发现,重症感染患者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就是非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血小板不仅具有止血的作用,同时血小板也是炎症因子,在血小板功能被激活之后,会释放炎症因子和引起凝血系统的变化,从而导致重症感染加重以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凝血系统活化会加重感染,所以在凝血和炎症的相互作用中血小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重症感染患者,因为循环系统受到活化凝血因子和炎性介质的影响,细胞因子就容易损伤血小板膜,在穿越血管时,血小板被激活和瘀滞,不能逆转该过程,所以就会将血小板再返回循环池的过程中断。这些因素都可能会让血小板大量减少,同时出现全身系统性反应。重症感染患者在出现血小板减少时,首先需要控制患者的感染。临床上对严重感染导致血小板减少缺乏认识,易造成治疗延误,通过查阅文献,细菌感染导致血小板急剧减少可能机制为:①细菌及代谢产物通过免疫途径激活补体,破坏血小板;②细菌内毒素对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直接损害作用,使血小板破坏增多;③细菌内毒素及造血负调控因子对骨髓巨核细胞的抑制,使血小板生成减少;④部分患者体内出现抗自身血小板抗体,致血小板破坏增多;⑤由于重症感染导致DIC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多;⑥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本组患者11例骨髓象检查骨髓象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明显增多,9例患者出现血小板抗体增加。提示细菌感染诱发的免疫性血小板破坏的可能,给予激素治疗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另外部分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具有一过性特点,相关临床研究报道,严重胆道感染引起血小板计数急剧下降,在给予积极手术治疗和胆管引流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血小板计数得到快速恢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有需要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根据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其进行处理。相关临床研究表明,脓毒血症是危重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的主要因为,其次就是DIC。

总之,重症感染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临床表现类似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强力抗感染治疗、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参考文献:

[1]姚军波,沈小青,于聪慧,等.严重胆道感染导致血小板急剧减少例临床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9,21:155.

[2]王兵,李红洁.危重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病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072.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