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华为公司为什么不上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华为公司为什么不上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华为公司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多年来始终未上市。实际上,华为公司曾经有过两次上市的经历,只不过后来都不了了之。

十几年前,中国开始设计“创业板”,这个概念后来一度改为“科技板”,由政府选择科技型企业上市。政府设立了“发审委”,当时的“发审委”比现在豪华,都是院士。但院士的价值取向是理论上是否有贡献,而企业的取向是“我要赚钱”。所以,华为公司在当时没有通过论证,因为在院士眼里,它没有科技含量。

2001年,华为在公司内部专门成立了一个上市筹备小组,确定了“先私募引入战略投资者,再整体上市”的总体思路。随后,华为公司先后与IBM、摩托罗拉、英特尔、马可尼、NEC等国际大公司进行了广泛的接触,邀请它们入股。在这些公司中,华为公司与IBM的接触最深。战略投资者谈过了五六家,但都是无果而终。

任正非并非不懂资本运作。这些年来,他卖华为电气,卖华为3Com,无不显示出对资本市场的精通和对投资时机的良好把握。既然如此,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开出的条件根本不能引来IBM这样的“金凤凰”,那他为什么还要坚持这么做?

答案可能是任正非并非真心想上市,而只是想通过上市这个噱头来安抚军心。

有人认为,华为公司不上市是因为任正非不想让华为脱离自己的控制。华为公司毕竟只是一家民营企业,而大多数辛辛苦苦把公司做大的民营企业创始人,都不希望失去对公司的控制。实际上,即便在欧美国家,许多所谓的隐形冠军企业,虽然在某个细分市场做到了全球第一,为了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也绝对不上市。

如果我们知道上市的基本目的就是融资,那我们就会知道目前的华为公司,确实还不需要上市。

实际上,华为公司之所以不上市,除了以上几种猜测外,还可能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华为公司的股权结构特点。华为公司是全员持股,所以“华为人”能够万众一心,企业的执行力特别强。如果上市,以华为公司的业绩实力,势必会在一夜之间造出成千上万个千万或亿万富翁,而这些人,又几乎都是华为公司的骨干——当一个公司的骨干都是身家上千万甚至过亿的时候,他们还会努力工作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公司不上市还好,一旦上市,可能会立即开始走下坡路,因为大家都有钱了,也就没有干劲了。

华为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策略,也可能导致了它不适合上市。上市公司需要对股东负责,需要对每季度的业绩进行负责。简单来说,上市公司为了不让股东指三道四,往往会把短期业绩看得很重,而长期战略目标则可能会被忽略。

重短期业绩轻长期目标,这与华为公司的商业模式恰恰相反。在华为公司崛起之前,电信业还属于技术驱动型的产业。然而IT泡沫以后,华为公司敏锐地发现,由于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目前的客户需求,新技术越来越难以被市场证明,所以电信业已由技术驱动型转变为客户需求驱动型。在这种新的趋势下,华为公司进行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将自己定位为量产型公司而非技术创新型公司。在新的商业模式下,华为的新产品投入市场即以两三年后量产的模型来定价,一开始就是亏损。这样,西方竞争对手由于在成本上处于劣势,所以竞争不过华为。至于后来进入的小公司,更是无法与它竞争。

这种先用不赚钱甚至亏损的价格打开市场的做法,让华为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例如,1998年的接入网,UT卖1800元每线,但华为公司率先推出了600元一线,结果UT消失了,华为公司占领了70%的接入网市场份额。在ADSL市场上,华为公司也是同样的招数,宽带市场成为全球份额第二。“华为”亏了吗?事实证明,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华为”是大赚了。

这样的竞争策略,决定了华为公司不宜上市。因为一旦上市,就要对短期业绩负责,就不能站在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的长度去定价,从而去占领市场。

华为公司不上市的最根本原因,可能因为它不缺钱。各种各样的融资模式,尤其是把一块业务做大后卖掉的融资模式,让它在进入21世纪后总是有足够的现金流可用。有人曾说过,“华为”卖公司比“中兴通讯”上市融到的钱还多,如果只是为了融资,华为公司根本没有必要上市。

(摘自同心出版社《总要先人一步——任正非的战略观》 作者:张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