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陋室铭》的教学为例谈追问的教学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陋室铭》的教学为例谈追问的教学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素养。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些,首先要真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追问”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这里,笔者以《陋室铭》的教学为例,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陋室铭》是一篇文言文。在上课前,我为课堂上的讨论设计了五个问题。分别是:一、作者是怎样引出“陋室”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二、“陋室”有哪些特点?描写“陋室”的目的是什么?三、作者写“诸葛庐”“子云亭”的目的何在?四、“陋室不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五、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他们才会有目的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领悟文本。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他们的能力,又使他们获得了情感熏陶与思想教育。

在准备好问题的同时,我将全班分成八个学习小组,以组长为代表,课前对我提出的五个问题展开讨论,并给我最后的答案。我的要求是:可以互相讨论,可以翻阅资料,可以查工具书,最后小组内部要形成统一意见,答案不要求一定正确,但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对本小组给出的结论非常了解,要知道答案的依据,要在下一节课上经得起我的提问。

课前,组长们把小组讨论的结果给了我,我细细看了看,发现答案基本正确,因为不少都是从“参考书”上找来的。(如果每个学生都已经弄懂了,那该多好啊!)

上课了,第一个问题是孙婷婷回答的:“通过‘类比’引出陋室,以此显示陋室不陋。”果然和参考书上的答案一模一样。我顺势追问:“什么叫‘类比’?你可以举一个例子吗?”这一问,孙婷婷不知道了。我说:“没有关系。哪位同学知道,帮她回答一下。”教室里保持着安静,没有人吱声。(这可不是我想看到的)

我笑着说:“课前没有按要求预习吧,答案的依据呢?如果连自己写的答案都不能解释给别人听,那怎么证明你已经弄懂了呢?其实弄懂‘类比’并不难,只要做个有心人,多翻阅翻阅资料,多查查词典,就会明白了。”我发现大家这时听得非常认真,但是没有一个人动手去自己找答案,似乎都在等我的答案,我继续说:“要弄懂‘类比’的意思,必须自己动手,自己想办法,刚才我其实已经告诉你们方法了,还等什么呢?赶紧动手吧!”一声令下,不少学生已经在翻阅词典了,但是有些学生在那里干着急,因为他们没有任何资料、工具。于是,我插了一句:“知道工具书的作用了吧?这会儿手头没有的可以几个人共用一下,以后可要自己多准备哦!”

很快,有学生查出“类比”的意思,回答道:“词典上说‘是一种推理方法’,但是结合本文又不太适用。”于是我又提示:“词典上讲的未必通用,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我的提示下,大家又想到了“类比”在本文应该是“比较、比喻”之类的意思。我没有给他们标准答案,只是要求大家要多探究,至少应该把自己用来回答问题的语句的含义弄清楚。

在学生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后,我又追问道:“从‘反面’描写陋室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很快有学生抢着回答:“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另一个学生立即反驳:“不对。应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我同样没有判定他们的正误,而是问大家:“有谁可以举例说明,什么是‘正面’,什么是‘反面’吗?”“这……”大家又开始皱眉了。我提示:“大家不妨联系我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来思考这个问题。”

经过几个问题的“较量”,大家开始变得专心,逐渐喜欢上这种上课形式了。

当学生回答“作者写‘诸葛庐’‘子云亭’的目的何在?”这个问题时,我还没有开始问,不少学生已经开始私下讨论这句话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了。他们有的说是衬托,有的说是对比,有的说是类比。我告诉学生这是作者拿古人跟自己比,类似自比,这样的手法叫“自况”,并且引导他们把思考的重心放在挖掘作者采用这种手法的目的是什么。后来,学生明白了刘禹锡用古代圣贤自比的目的是用以明志,表达自己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与理想。我明白学生们已经学会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心里不由得一阵高兴。

再接下来,我让学生回答我补充的一个问题:“哪一句是从‘事情’的角度表现陋室不陋的?”这时,大家的思维明显放开了,一阵辩论之后,最佳答案很快浮出水面。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提示,更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

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自始至终大家都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

这节课可能设计得还不够完美,但是从学生高兴致的参与、从师生之间思维火花的碰撞中,我感觉这才是大家喜欢上的课,因为大家都真正品尝到了“追问的乐趣”。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托尔斯泰也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回首这一课,它不正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学生敏锐的嗅觉和思考问题的习惯吗?在“追问”中,大家“辩”的意识得到了提高,越“辩”思路就越清晰。这不正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吗?现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上更多更好地运用类似的“追问”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加有效、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