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造机遇 迎接挑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造机遇 迎接挑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6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课题组共同举办的“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与荷兰的专家学者讲述了最新电子文件管理经验与研究成果。

万维网、E-mail、Web2.0这些在几年前还是新鲜的网络名词,短短几年间成了我们的生活“必需品”。每天,我们接触网络,接触大量的电子文件,我们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将电子文件得以更好的保存利用。这更是档案工作者在信息时代所面临的巨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以中国人民大学冯惠玲副校长为负责人的“中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基础理论与框架体系研究”项目组于2006年成立了,三年来,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此次研讨会旨在将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有效沟通与经验交流。

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中国的电子文件国家管理战略是,不仅要确保电子文件可以长期不失真、不失密和不丢失,而且要确保重要的电子文件中的信息能够在多年以后还能被读取利用”,针对这一战略,杨局长指出要建立电子文件异质备份,根据电子文件是“易被改动、易被窃取、易于传播、易于消失、不能直接识读而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设备和软件才能被读取”的特点,提出了异质备份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惠玲教授做了《中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的定位与基本特点》的主题报告。她提出所谓“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是指从国家层面上对电子文件管理全局性、基本性、长期性问题的目标定位、统筹筹划和基本制度安排,体现了一个国家对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基本态度和总体思路,其表现形式包括政策、法规、标准、规划、项目等,实质上就是用战略的眼光来实施电子文件的宏观管理问题。

紧接着,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与荷兰的专家们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其他教授以及安徽省档案局副局长黄玉明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交流。冯惠玲教授在会后总结发言时,一直强调这是一场“饕餮盛宴”。确实,记者在参加会议过程中,一直感叹于会议的高密度安排,但一旦坐下静听国内外专家阐述其研究成果时,又如沐春风。

美国电子文件档案馆项目系统工程负责人Dyung Le教授作报告时洋洋洒洒万言却根本没有演讲稿,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平时工作经验讲述美国电子文件档案馆的工作流程和最新成果。在他的发言中,强调了电子文件数量的增长趋势,他以自1978年以来,历届美国总统离任时移交的电子文件数量来说明电子文件的增长迅速,并指出克林顿总统离任时,有4000万封电子邮件、照片及其他资料,而小布什总统离任时,虽然具体的数字还有待统计,但是“那是非常大的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刘越男副教授在她的发言中指出我国电子文件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核心问题是“有关电子文件管理责权的分配和履行的制度。即由哪些组织机构、哪些人员从事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其职责分工如何,有哪些措施保证其有效地履行分内职责”,并提出了“小文件、大档案”的解决思路。

而荷兰国家档案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高级专家Hans Hofman在他的发言中,幻灯片中的一幅漫画让所有的与会者都津津乐道。漫画中,电脑的屏幕边上贴满了记事的便签纸。漫画用另一种方式揭示了我们在电子文件管理方面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体制,而是人们的思想。

经过10余个小时的“信息轰炸”,我们了解到电子文件给当今时代带来的挑战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正如冯惠玲教授所指出的,“一方面是因为它日益成为社会核心信息资源的存在方式,每个国家的政府和专业工作者都不能放弃这份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另一方面,我们管理、控制电子文件能力还远远不够。”而欣喜的是,全球的档案工作者正在积极地面对这一挑战,不仅形成了国家层面的合作,拥有国家力量、国家政策的介入,而且还在逐步形成广泛的区域合作,甚至是全球台作。从分散的、自发的探索,逐步发展到国家战略的探索,乃至区域性的、全球性的探索。在历史发展的驱动力下,电子文件的共享将超越国界,各国的档案工作者将共同面对挑战,共同承担起管理电子文件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