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渗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渗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充分挖掘《大学语文》课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加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全面培养其人文素养,加强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底蕴。了解汉字本身蕴含的文化内涵;了解儒、道、佛的思想精华;了解我国绚烂多姿的古代艺术;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人文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经过了20多年的教学实践,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课程,为提高大学生,尤其是非中文学科的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知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中国是个拥有伟大人文传统的国家。在古代,国家意识形态是通过人文教育为媒介传给接受教育者,并且一代代承传下去的。语言文学,正是这个人文传统中最为基础、最为感性、最贴近审美情感的部分,也是与我们民族的日常生活最为贴近的部分。人文教育要从语言文学教育开始,这大约是由长时期的教育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规律。五四以来,中国的社会发展逐渐与世界接轨,西方新思想新文化传入中国,以“人”为叙事核心的文学引起了中国读者的关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的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都接受了西方语言文学的影响,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并且逐渐地融入并丰富了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当代的每一个中国人。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语热”、“国学热”遍布全球。然而,在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状况却不容乐观。语文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工具性与人文性都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内容丰富而深厚。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增强民族文化知识的积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充分挖掘《大学语文》课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加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全面培养其语文素养。同时加强大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底子。要学习好汉字,了解汉字本身蕴含的文化内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要了解儒、道、佛的思想精华,学习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了解我国绚烂多姿的古代艺术,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大学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优秀的专业性人才,但是在研究生培养制度日益完善的今天,专家型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研究生阶段来完成,这样,大学的本科培养目标中,人文性因素就有理由也有机会获得更大的比重。也就是说,大学的培养目标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培养理想型的人才,要求学生拥有更充沛的人文情怀,更丰厚的人文科学知识,更远大的学术视野和人生追求,具有青春时代特有的人格魅力。在获取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求学生的精神世界能够达到一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这就是目前大学里正在热烈讨论的通识教育的背景。很显然,在研究生培养制度和用人制度的双重作用下,大学本科教育中人文视野的突出与扩大,既是当下社会竞争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为使未来社会发展更加健全和人性化而准备人才。

大学语文作为人文教育的基础课程,是由它的语言文学特征所决定的。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感情容载于母语之中,容载于母语的文学形式之中,它以最感性最易接受的形式传播人文教育,这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语言与文学都有社会性的特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生动变化的,所以,我们通过语文所学习的,不仅仅是古代历史知识和民族感情,也对当下的社会发展与感情世界有切实认识的作用。

具有“现代人文意识”的大学语文,更多地体现中国文化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特别是全球化过程中,传统文化资源显示出的文化创新价值;更多地体现西方先进文化的精神,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的人文理念;更多地体现近现代中国文化批判传统,吸收西学的探索精神,特别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化意识,人文内涵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种倾向是强调语文的知识性和工具性,只重视文本的可读性、可教性和规范性,这样只能墨守成规,虽然坚持了经典却放弃了人文意识的坚守,破坏了人文内涵的整体性。

大学语文是融德智美于一体,以祖国的语言文字为载体,优秀的文化遗产为精髓,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具有知识性、思想性、实践性和工具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人文教育”就是将人文精神通过教育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和途径,内化为人的品格因素,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塑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自主意识,人性主要表现为人的精神的丰富性,而这种丰富性的获得就其实质而言,是他人不可替代而须自己作为主体去独自完成的,外在的人和事仅仅可以起影响、引导的作用。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很大的一个区别就在于,科学技术的成果可以通过购买等交换方式让每个人共享,而人文精神则是交换不来的,必须通过主体亲自去体验、领悟、感受、理解等主观方式获得。也就是说,人文精神的建构完全是每个人“份内”的事,别人替代不了。这种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学生作为独立的主体必须要有提升精神的意识和愿望,这样才会有积极参与人文教育活动的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欲求是提高人文素质的根本前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重要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自觉、自主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真正成为自觉、自主提升精神境界的主人。通过想象和联想,调动以往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即对学习的主人公进行“角色置换”和“情感迁移”,这样不仅能拉近不同生命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体验情感的丰富、生命的博大和崇高,体味人的尊严和神圣,还能受更高的精神境界的吸引和净化,从而实现学习者自身品格的提升。

人文素质教育是依托人文学科,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促进人文精神的体悟和内化的教育。例如学了“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令人警醒的话语,就能使学生心怀天下,把忧患意识提升到关系国家、民族生与死、兴与亡的高度,能产生对人生、对国家、对未来的清醒认识和强烈责任感;学了“和为贵”、“中和之美”、“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调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古代先哲的这些箴言,就能使学生懂得应当锻造宽容豁达的胸襟。只有胸襟博大,才能真正坚持正义和公平,才能真正做到理解和宽容,才能真诚平等地存异求同。无论是对处理人际关系,还是对活跃思想、清明政治、繁荣学术,求得人类社会的协同发展和持续繁荣,都具有毋庸置疑的积极意义;学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仁爱之心”等前人的教诲,能提高学生的各种修养,让他们信守“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底线,将远大的理想、高尚的品德、独立的人格作为人生的终极追求。

参考文献:

[1] 彭早霞,王海燕.论军校学员人文素质培育[J].语文

教学通讯·D刊(学刊),2012,(Z10).

[2] 高春倩.大学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培养策略研究[J].边

疆经济与文化,2012,(6).

[3] 张祥云.人文教育特点新探[J].高等教育研究,199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