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临床腹股沟疝治疗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临床腹股沟疝治疗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7-0220-02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界的三角区,其间有腹壁下动脉。根据疝环与此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又分为斜疝和直疝。从该动脉外侧突出来的为斜疝;从该动脉内侧面突出的是直疝。斜疝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直疝多发于老年男性。发病率以腹股沟斜疝占绝大多数。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人工合成的聚丙烯材料替代了张力性疝修补术,修补扩张的内环,加强减弱的腹壁及其缺损。其手术设计合理,复发率低,符合正常人体生理解剖状态。我院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3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8岁,单侧腹股沟斜疝28例,单侧腹股沟直疝6例,双侧腹股沟斜疝4例,本组病人中合并糖尿病4例,脑血管后遗症1例,慢性便秘3例,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患4例。

1.2 材料及方法

1.2.1 材料采用Mesh-plug定型产品,包括一个网状伞形疝环填充物(网塞)和一张网状平片补片。

1.2.2 方法:硬膜外麻醉23例,局麻15例,取相当于内外环间平行于腹股沟韧带之切口,长约4-6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及腹外斜肌腱膜,不打开外环,分离少许腹外斜肌腱膜,分开提睾肌(避开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找到精索、疝囊、处理疝囊,依据缺损选择合适的伞形填充物(网塞),由内环顺疝囊方向置入,与腹横筋膜平齐并与其间断缝合4-6针,继将网状平片置于精索后方,上缘和内侧边缝合于联合腱,外侧边缝于腹股沟韧带,平片尖端与耻骨结节远端0.5cm处腱膜组织缝合固定,常规关闭切口。腹股沟直疝解剖出疝囊后,将疝囊送入腹腔,缺损处置入适当伞形填充物,间断缝合固定6-8针,其他操作同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常规纱袋加压4h,术前30分运用一次抗生素预防感染。

2 结果

表1 腹股沟疝38例治疗结果

例数 痊愈(%) 尿潴留(%) 炎(%)

38 33(86.8) 3(7.9) 2(5.3)

全部病例痊愈出院。术后6-24h下地,伤口疼痛轻微,术后出现尿潴留3例,经导尿后全愈,急性炎2例,经抗感染治疗痊愈,术后3-9天出院,平均住院日6天,随访6-18个月无复发。

3 讨论

3.1 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是通过将正常情况不相邻的组织拉拢在一起来实现的,局部张力较高,易致组织缺血缺氧,缝线断裂,术后复发率较高。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采用人工合成的聚丙烯材料无张力的修补扩张内环,加强减弱的腹壁及缺损【1】,其保存了腹股沟管的正常生理解剖状态,符合腹股沟疝的治疗原则,手术设计合理,复发率低【2】。

3.2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具有以下优点:

①手术切口比传统手术小,本组伤口4-6cm,不用做广泛解剖,损伤轻;②不高位结扎疝囊,手术在腹膜外进行,减少了膜膜张力,减少了腹膜缺血及牵拉引起的疼痛。③填入疝环的充填物既修补了内环,又分解了腹腔压力,减轻了内环处的压力,补片不但无张力的加强了腹股沟管后壁,同时也加强了海氏三角,预防了直疝的发生,④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时间短,操作简单,恢复快,能早期下地,住院时间短。

3.3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虽然简单,但术者应认真对待,操作精细,止血严密,以减少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的发生。我们认为:①术中操作要用电刀,止血彻底,减少由线结引起的异物反应。②网塞及补片要与周围组织严密缝合,严密固定,以避免其卷曲和游走,网塞外口要与腹横筋膜平,补片下端要起过耻骨结节,③游离精索时要注意保护精索血管,不过多游离精索,避免缺血及萎缩,④年龄大有前列腺肥大者,术后应留置尿管2-3天,以预防尿潴留的发生。⑤老年病人往往有多种合并症,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慢性便秘等,围手术期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治疗,以减少手术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马颂章,李燕青,宋化峰,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疝60例次报告[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9;14(2):160.

[2] 唐健雄.疝修补术后复发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4):205-206.

[3] 程远峰,管典伟,马志勇,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173例腹股沟疝中的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02,30(6):51.

[4] 马颂章.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一些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学杂志,2001,2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