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嘹亮的“活化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嘹亮的“活化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个屋子缺乏生活设施,只有角落零零散散地摆放着各种面具和戏服、鼓、钹。一群女孩子穿着普通的棉质T恤,在屋子中央保持着一个抬手的动作不动。“1、2、3、4……”随着发令者的节奏改变,她们绕着屋子转起圈来。除此之外,我还能听到屋外传来阵阵念唱声,嗓音高亢嘹亮……

丹增老人大步走来,喘着粗气,仍不忘和我打招呼:“喏,他们都是藏戏班的人,正在为雪顿节的藏戏表演抓紧排练。”他是藏戏团的老成员,每年的藏戏排练他都要亲自指导。今天他还要把破损的戏服拿给老婆和女儿缝补一下,这个工作量可不小,所以很早就要开始进行了。

丹增在23岁时就加入了藏戏班,跟着戏班四处表演,提起藏戏,他有说不完的话,藏戏的起源、分类,藏戏的道具等,他都有故事要讲,详尽地回忆每一个细节,连日期也准确无误。关于这些,他专门倒一杯酥油茶坐下,然后摆好大侃的阵势,仿佛要说到天黑光尽。

最初藏戏的雏形大约是产生于吐蕃王朝时期,他们没有自己的传统剧目,虽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几个猎人围着一只母鹿而展开的简单故事,但也早已失传,它只是早期的图腾崇拜,表演方式也非常简单,唱腔多是模拟动物的叫声,歌词简单短小,结构原始。这时候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藏戏。

第一部藏戏的起源地在山南琼结,宾顿巴是藏戏最早的一个剧团。据说汤东杰布当年为造铁索桥,到处募化,吃尽了苦,感动了一位女神,托梦给他,让他到山南琼结去找“七姊妹”演戏。他去了之后,果然发现有七个俊逸聪颖的青年男女。他请大哥来当“甲鲁”(借用过去一个部落头人的名字,头戴大红的高帽,手拿竹弓,表示有权。藏戏中用以称领班);三姐妹当“拉姆”,即仙女;三兄弟当“温巴”;汤东自己当“更拉”,编演了许多故事,募化了很多钱,造了很多铁索桥。这就是当年的第一部藏戏表演,而这类藏戏就是著名的白面具藏戏。

到17世纪,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非常喜欢藏戏,在他的提倡下,寺院进行了夏日安居修习结束的酸奶宴会中,邀集一些在民间享有盛名的藏戏班子进哲蚌寺作助兴演出,从而开创了“哲蚌雪顿”观摩藏戏的惯例。之后,逐渐形成了开始在哲蚌寺,继而在“吉彩洛顶”(幸福园林),最后在罗布林卡举行的一年一度规模宏大的藏戏献演活动“雪顿节”。每年参加“哲蚌雪顿”的至少有几个白面具戏班子和江嘎尔、希荣仲孜、工布卓巴等较多的表演团体。藏戏渐渐有了自己的系统和特色、派别。

丹增最愉快的儿时记忆,几乎都与藏戏有关。那时候只要有节日,当地居民就会自发组织起来,在村里的空旷地上表演藏戏。过去在没有电视,因此藏戏是人们的主要娱乐活动。村里大多数人都会唱,有时候在劳动或是闲暇时,也会唱两句。而每当节日时,便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农村的广场上,或搭大帐篷,或扯大帆布,人们就开始表演藏戏,甚至没有什么遮盖,更不用说什么布景和台幕了,藏戏班子就地演出,方圆十里的群众都会来观看,常常围得水泄不通。丹增那个时候就很羡慕藏戏表演者,自己和伙伴也会用纸糊个简易的面具,在自家的院子里表演起来。

说到这,丹增露出孩童般的甜蜜笑容,藏戏班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家的活要做,他们并不是专业的唱藏戏人员,只有到了重大节日的时候,大家才会聚在一起排练演出剧目,而等到节日一过,大家又会迅速恢复到各自的工作状态,可以说藏戏有一种天然的聚合力。

TIPS

藏戏的流派:

藏戏由于各地历史、地理等差别,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和风格,从而形成藏戏的不同流派。在这些流派中,有属于旧派的臼面具藏戏,有属于蓝面具的新派。

白面具藏戏,藏族戏曲母体剧种,历史最为悠久,流传十分广泛,藏语称为“拉姆拔嘎布”,是七仙女白面具戏的意思。属于白面具的有古老质朴的宾顿巴、由白面具演变为黄面具的扎西雪巴和向蓝面具藏戏过渡的尼木巴三个艺术流派。蓝面具藏戏,是藏族中心地区方言剧种,是传统最丰厚、艺术最发达、影响最大的藏族剧种,藏语称为“拔温布”。蓝面具藏戏被称“新派”。其表演艺术有较大发展。影响也比较大。新派形成了以四个蓝面具戏班为中心的四大艺术流派,即迥巴、江嘎尔、觉木隆、香巴四大剧团。

藏戏的表演形式:

演出分三个部分:开场仪式戏“阿若娃”、正戏“雄”和吉祥收尾仪式“扎西”。“温巴顿”:意为猎人净地,就是身着猎人装束手持彩箭首先出场,净场地,高歌祝福。其次是“加鲁钦批”,即太子降福,就是着太子装束者登场,象征加持舞台,给观众带来福泽。最后是“拉姆堆嘎”,即仙女歌舞,就是着仙女装者慢慢起舞,表示仙女下凡,与人间共享欢乐。这就是藏戏开场的序幕。“雄”:也就是正戏。“扎西”:即告别祝福仪式。过去的戏班子演到这里。就是通过集体歌舞。向观众募捐。

藏剧的演出服装:

表演从头到尾仅为一套,中间不再更换。演员一般也不用化装,主要靠面具。和平解放前的藏剧表演在表现底层劳动人民的角色时常在脸上抹糌粑面或锅烟黑。和平解放后,尤其是自治区藏剧团成立后,在人物造型方面曾作过多方面尝试,如将面具上的图案直接搬到脸上,成为一种脸谱;或比照壁画上的人物形象来化妆;有时也使用话剧的化妆方法。但藏剧自身具有的传统特色人物面具仍保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