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四川中药发展面面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四川中药发展面面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得天独厚的中药自然资源、较高的综合科研水平、雄厚的产业基础、健全的中药商贸流通体系,四川中药产业在前进中将会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四川中药产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近10余年的发展,中药产业规模已位居全国第二,中药饮片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自然资源:无川药不成方

四川省地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秦巴山地、横断山脉和湘鄂西山地五大地貌区之间,地势复杂,气候多样。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中药资源,拥有宝贵的优良动植物种资源库和基因资源库,故有“中国植物缩影”、“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

四川省是我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之一,是全国乃至世界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川西北高寒地区的多种珍稀优质道地药材和多种珍稀药食兼用真菌更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据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资料显示,全国中药材品种为12807种,四川就有4354种,占全国的33.99%,道地中药材达49种。在全国重点普查的430种常用中药材中,四川就有383种,居全国第一位,药材蕴藏量超过100亿吨(含矿物药),居全国第一位。据四川农业部门对全省20余个市、州的统计,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5万亩,产值26亿元,药农种植中药材实现人均收入1140元。

中药材生产已成为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全省有50余家企业在道地药材产区建立了药材基地,27家企业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无论是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还是在带动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四川省已建成了37种药材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区,川芎、附子、鱼腥草、麦冬、白芷、川贝母、丹参种植基地及美洲大蠊养殖基地通过了国家GAP认证。制定了附子、丹参等20种川产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其中14个已作为四川省地方标准颁布。

2011年启动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在四川省重点建设了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全国两家)、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全国五家)、国家现代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全国一家)三大平台,为四川省乃至我国中药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川省独特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中药自然资源为人类的防病治病及健康保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四川省中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自然资源基础。

科技与人才资源:院校与科研机构相结合

四川省集中了一批科技力量较强的中医药院校、科研机构,形成了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科技队伍相结合的科研体系,中医药研发实力居全国前列,全省生物医药科技水平也处于全国前列。

最近十年,四川省共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中医药项目240余项,获准经费约3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注册申报中药新药616个,获批准187个,45项中医药研究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2012、2013年中医药研究成果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四川省首次并连续在中医药领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随着社会和市场对中药及中药资源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相继设置中药学、中药资源学、中药资源与开发等专业,以适应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对中药领域人才的需求。并且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如设置中药学、生药学及中药资源学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输送或贮备高层次、高水平人才资源(见图1)。

四川还拥有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及一大批名老中医和现代中药产业急需的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及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现代中药企业家队伍和高水平的管理人才队伍等。

相当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力量,居全国前列的中医药研发实力,为四川中医药事业发展、优秀中医药的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团队的打造中药资源的系统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等奠定了坚实的科技与人才基础。

产业基础:中药工业产值居全国前列

四川省医药工业基础良好。据统计,2011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2000万以上)医药企业342户,主营业收入上20亿元的企业有4家,10~20亿元的企业有11家,上亿元的企业共有162家。实现利润上亿元的企业有17家,实现利税上亿元的企业有31家。按企业资产总额排序,四川科伦药业、四川怡和集团、成都地奥集团、成都康弘集团4家进入全国医药行业企业百强;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序,四川科伦药业、成都地奥集团、四川好医生集团等4家进入全国医药行业企业百强。

四川省是全国知名的中成药生产基地。目前有中成药生产企业180户,中药饮片企业121户,22家中药企业成为省级创新型企业,培育了地奥心血康、洁尔阴洗液、抗病毒颗粒、松龄血脉康胶囊、三七通舒胶囊、康复新液、一清胶囊、松叶血脉康等近20个单品种过亿元的优势产品;扬子江药业、同仁堂药业、太极集团、联邦制药、美国赛金等海内外知名医药企业也相继落户四川省。

四川省中药工业产值连续十余年位居全国前列。据2011年统计,四川省现代中药产业实现总产值470亿元,其中中药工业(中成药和中药饮片)总产值为407.85亿元,居全国第2位,同比增长41.63%,占全国中药工业比重9.62%,占全省医药工业比重49.92%。中成药工业产值为272.99亿元,同比增长49.57%,居全国第2位;中药饮片工业产值为134.86亿元,同比增长27.90%,居全国第1位。

市场商贸:现代医药物流体系基本形成

近年来,四川省通过大力推动医药流通体制和机制创新,形成了以成都医药国际商贸城为中心、辐射全川的医药物流格局,聚集了上百家医药物流公司,年总销售额近200亿元,是西部最大的药品物流配送中心,产生了四川科伦医药贸易有限公司、九州通医药等大型药品经营企业集团。

四川成都以及川西北的广元、江油、绵阳历来就是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交易的集散地。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是全国三大中药材交易市场之一,年交易量近5万吨,药材覆盖全国40%的市场。目前市场已整体搬迁至成都国际商贸城,将建成集产品展示、商贸、交流、洽谈、定单、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综合市场。此外,四川在中医药电子商务、中医药信息服务、中医药孵化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四川加快发展中药产业奠定了良好市场贸易基础。

根据中国医药年报统计,“十一五”期间,四川药品流通年平均增长率为16.93%,略高于全国16.30%的平均增长水平,四川省药品流通业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2010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医药及医疗器械实现销售额397.4亿元(其中批发373.4亿元,零售24.0亿元),占全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销售总额的7.2%,占全国医药商业销售总额5671亿元的7.01%。

此外,四川医药流通业除了传统的纯销、药品调拨、药品、连锁零售、单体零售外,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医药流通模式,如科伦配送模式、覆盖城乡的药品流通体系和网络等。四川省药品流通行业稳步发展,现代医药物流体系基本形成,为四川省推进整个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商贸基础。

200亿元

四川形成的以成都医药国际商贸城为中心、辐射全川的医药物流格局,聚集了上百家医药物流公司,年总销售额近200亿元。

3亿元

最近十年,四川省共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中医药项目240余项,获准经费约3亿元。

407.85亿元

2011年,四川省现代中药产业实现总产值470亿元,其中中药工业(中成药和中药饮片)总产值为407.85亿元,占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的9.62%。

200亿元

四川形成的以成都医药国际商贸城为中心、辐射全川的医药物流格局,聚集了上百家医药物流公司,年总销售额近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