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优化技校《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优化技校《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机械设计基础》是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实践性较强,对于没有进过工厂,各种机械常识、生产知识贫乏的技校学生而言,感性认识较差,在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接受上难度较大。教学中,要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力求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下面,笔者谈谈如何优化技校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动得起来

专业理论的学习之所以难以理解,最大的原因就是学生“ 没见过”(如果学生理论基础不牢,理解起来就更难了)。所以,在专业授课过程中,必须尽可能让学生“感同身受”,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动得起来。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利用教学模型。一方面,因为模型直观,学生获取的知识最直接;另一方面,模型动起来后,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特别是男生)的学习热情。

二、积极创造条件,引发悬念,促使学生开动脑筋

“创造始于问题。” 学则生疑,疑则思进。纵观科学发展史,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问题” 也就没有科学的进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发悬念,促使学生开动脑筋。

三、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去“想”、去“探索”、去“发现”

“学贵有思”。要启发思维,让学生主动去“想”、去“探索”、去“发现”, 从而有效解决心中的疑惑。例如,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这节课上,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出“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的结论,笔者采用了逐层剥笋的方法设计了两个较为浅显的情境问题:“看了凸轮机构的动作后,能说说从动件的循环动作可分为哪几个过程吗?”然后提问:“在整周运动过程中,凸轮机构的向径与从动件的运动有什么关系?”自然,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笔者期望的答案。可见,思考的过程就是问题的探究过程。追根溯源,层层深入。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前提。

四、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各项活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听和看固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但远远不如直接参与的印象深刻,不如直接参与更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在《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实验、实习、情境教学、项目设计等活动,还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创造更多的参与活动。例如,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教学过程中, 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1.“讨论式” 导学法。课堂讨论是指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小组或全班学生围绕某个中心问题发表看法, 从而互相启发, 相互学习,弄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有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等模式。“讨论式” 的课堂上,教师就像一个舵手,紧紧把握航向,及时调整航行的角度与速度。在努力创造最佳学习氛围的同时,要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并想好下一步该如何指导、怎样加强其自律和团结合作的意识,使讨论式的课堂达到预期的最佳教学效果。

2.“触类旁通” 导学法。触类旁通,就是指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后,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只有让基础知识娴熟于心,才能灵活掌握应用技能;只有掌握了应用技巧,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课堂上,笔者以尖底直动型盘形凸轮为例,重点讲解从动件作等速运动规律时尖底直动式凸轮的轮廓曲线的设计。然后,拓展到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最后,在课外作业上,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平底、滚子从动件的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如此一来,学生既掌握了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 也学会了在机械零件设计过程中“触类旁通”,为专业学习和专业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以评促学,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了解他人

在学习过程中,要采用多元评价,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多元评价包括老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掌握知识的评价和发展能力的评价相结合等方面。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学生的情感和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机械设计基础》课堂上,笔者设计了学生的自评、互评和师评表。其中,自评表主要突出学生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任务完成情况的自我评价;互评表中重点突出小组成员对其他组员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自主探索能力、个体完成任务情况、团结互助程度和虚心学习程度等方面进行互评;而师评表侧重于对各小组集体意识、小组间任务完成情况和小组间竞争意识的测评。

评价的出发点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中,及时对每位学生的积极表现做出恰当的赏识性评价,对每位学生的独特之处、所付出的努力和热情表示赞赏;对学生不足的地方给予恰当的点拨;尽量以赏识评价为主,注重动态发展性评价。当然,激励并不是对学生一味赞赏或“藏拙”,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并用发展的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以促进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客观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扬长避短、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这样一来, 学生不只从纵向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横向比较到与同学的差距,更通过测评加深了对团结意识和竞争意识的理解,从而自觉加强自律意识、整体意识、全局意识的培养。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 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将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孙静,金妍.谈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J].技术与教育,2008年02期

[2]于淳,李娟娟.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的优化研究[J].知识经济,2010年23期

[3]吕相艳,孙丽霞,刘小勇,姜生元,杜微.浅谈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J].山西科技,200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