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书香校园”三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书香校园”三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创建“书香校园”的高潮,“书香校园”遍地开花,炙手可热。争创“书香校园”成为不少基层学校的价值追求、办学目标和自觉行动。学校创建者大多认为,“书香校园”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快乐学习、合作学习;在书香的浸润中,学生不仅能学会观察、想象、思考和表达,还能丰富思维、培养语感,增强爱国之心、感恩之心、关爱之心、孝道之心等。然而在这股热潮中,有些现象却让我们担忧。

一忧:一劳永逸,书香校园一评了之

在争先恐后建设“书香校园”的热潮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推动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大多开展了“书香校园”的评选活动。通行的做法是:先开会布置,中途督促指导,最后评比授牌。为有利于工作顺利开展,各地还配套出台了若干细则,诸如师生读了多少本书,写了多少篇读后感,发表了多少篇文章,编制了多少份手抄报等,得分高者就被授予“书香校园”之牌,同时还有少数教师被评为“读书之星”。

笔者认为,“书香校园”也好,“读书之星”也罢,都不应该是如此“批量”评出来的。众所周知,阅读本不是件轰轰烈烈、咋咋呼呼的事,它应是校园里一种静悄悄的变化,是师生自觉自愿的一种行动,需要一种相互感染的氛围。如此评比可以起到一时督促之效,却难有百日持久之功。教育行政部门以此推动师生阅读的做法可以理解,学校和师生却不能认为自己学校挂了一块“书香校园”的牌子就真的“书香”了,可以将教科书之外的书本束之高阁了。须知,是不是“书香校园”,是不是“读书之星”,当地社会自有公论,学生的家长最有发言权。

二忧:捉襟见肘,教师示范指导乏力

艾登・钱伯斯在他的《阅读环境―――大人如何帮助孩子享受图书》一书中强调,如果能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很有经验的成年阅读者帮助和示范,阅读学习者遇到的所有障碍都可以被克服。教师是校园的第一阅读环境,是阅读的示范者,更是阅读的专业指导者,从选书、朗读、持续默读、理解、概括、判断、创意、提问、讨论等各个方面为孩子们作专业化的指导。

现如今,“书香校园”数量越来越多,级别也越来越高。但令人遗憾的是,多项权威调查却表明,教师阅读的内在动力实在不强,部分教师阅读量偏少或者干脆不读书,阅读指导的智能储备严重不足。老师都没有读过,怎么能向学生推介书籍呢?怎么能和学生进行讨论呢?又何谈评价指导学生的阅读笔记呢?只有爱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书的学生,只有会阅读的教师才能教出会阅读的学生,也只有终身阅读者才有可能培养出终身阅读者。教师不成为真正的阅读者就不用奢谈“书香校园”的建设,因为讲台前面的那个人是决定学生们阅读高度的关键因素。

三忧:昙花一现,授牌后书香难寻觅

试问,众多挂牌后的“书香校园”到底能“香”多久呢?浓浓书香会绵延不绝,惠及一代又代学子吗?“书香校园”的创建能改变我们阅读水平整体偏低的现状吗?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还真的无法乐观起来。你看,现在有几个中学生不是身陷题海,能拿出成块的时间来享受阅读吗?有几个老师没有沦为中考高考的“测试训练员”呢?又有几个校长的办学是着眼于学生未来10年或20年的发展呢?以前文提到的某校为例,虽挂着县级和市级“书香校园”的牌子,在笔者看来,却仍是“涛声依旧”,师生并未因此爱上阅读成为真正的阅读者。如此“书香校园”能“常香不衰”吗?

但愿笔者是在杞人忧天。笔者认为,“书香校园”的创建应该把读书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终身发展结合起来,把读书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把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把读书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把读书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师生在享受阅读中感悟人生的乐趣,把读书变成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创建“书香校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通过积累、积淀、传承、提升,形成阅读的风气、阅读的传统、阅读的文化,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读书人来,才能改观我们的阅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