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向周学敏潘凤湘老师学习授之以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有人要全面革传统的命,抹杀20世纪后半叶的教改成果,颠覆原有的教学大纲,使广大语文教师无所适从。怎么办?办法有!最快、最好、也是最易行的办法,就是学习周学敏、潘凤湘等这些教改先驱的成功经验。
课程标准的所谓新理念,要靠教师的教学工作来落实。学生就是要学,要学前人的创造,继承前人的遗产,要向够格的老师学习。由模仿到创造,是人成长不可改变的规律。学习就是接受,所谓的“建构”永远是在接受学习的前提下,只不过好的接受学习不是被动的灌输,而应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地学、自觉主动地形成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体系,然后去创新,这就是自主建构。不重视不强调接受学习的“自主建构”,人只有回头去做猴子!只要是教师就要教学生,就要传授学生缺少的知识与技能,自己的知识技能就必须高于学生;只能与学生一样参与学生讨论的“教师”不能称为教师,这样的教师必须下岗!教师教,学生学,一万年也变不了。但是过去的教师一般只传授陈述性语文知识,这样的教师已不能适应今天的时代。今天的教师当然还要传授陈述性语文知识,但更要传授程序性语文知识、获取知识的知识,以至于创造知识的知识,就是说必须由授学生以“鱼”,发展为授学生以“渔”!这样便能开拓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广阔的新天地,迎来语文课堂教学的新纪元。
这就是说,今天的语文老师要学习周学敏、潘凤湘。他们的语文教学突破了文本中心,转为言语技能训练中心,由授之以“鱼”,发展为授之“渔”。
周、潘的学生会阅读、会“渔”,就能从富含人文性的文本中获取人文精神,也就能从富有科学性的文本中获取科学精神;他们的学生会写,就能表达人文或科学精神;在学生身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科学性就实现了统一。立足言语技能训练就是立足工具性,抓住这个本质,才能去弘扬人文性和科学性。会“渔”,就会有鱼。你真关心学生的发展,就要学习周学敏、潘凤湘对学生进行言语技能训练,就要学习他们如何授之以渔。
周、潘们由讲授选文到进行技能训练,教学工作随之发生至少变化,全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一、课堂教学的目的任务,由讲完一册课文(选文)做完几次作文,变为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好计划内的几项练习(言语技能训练);玄而又玄的能力培养目标,变为实在而又适用的能转化为能力的技能训练。我们每位老师的教案都要写教学目的,而且要面面俱到,什么政治思想道德伦理人文教育目的,什么环保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什么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自然还有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方面的目标,多方的目的罗列而无中心,而且语文方面的目的一般还是排在后面的。一篇选文的几课时真能实现那么多的目的?那么写出来干什么?老老实实完成一两小点语文自身的目的吧!好好了解学生语文的实际水平,弄清存在的问题,尽力替学生解决阅读写作中的实际问题吧!这里不得不再说几句,选文的内容是无限的,自然社会天上地下古往今来,可能涉及现代社会所有学科,我们语文课管得了、管得起吗,不可能的啊。再说哪一个学科离得开语文,离得开言语技能?政治思想品德教育课,是百分之一百的第一位人文性课程吧,它能离开语文,能离开言语技能,能离开语文的工具性?不,绝对离不开!为什么不强调政治课要人文性与语文工具性统一?为什么不要求政治课同时列出语文方面的目的任务?别忘了,学校各门课程全都相互关联,但各有各的立足点、对象,有各自的目的任务,又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语文老师们,我们只有学周、潘他们“种好自己的田”,实实在在一点点一项项,解决学生作文中的一个个问题、教给学生一项项读写技能,或是口语交际技能,完成语文课程自身的目的任务,才是出路,才有前途。
二、课堂教学内容相应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特别是潘凤湘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已不再是全面分析讲解课文(选文)的内容与形式,而是利用选文来有计划地逐项完成读书技能的训练,把阅读的方式方法教给学生。这里要讲两点,(一)语文教师必须自己具备言语活动的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加强这方面的学习。顺便说一句,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的课程要改革,要开出相应课程。其实历史已为我们积淀了很丰富的言语技能、言语活动的方式方法,只要重视、认真收集,学习是不困难的事。(二)潘凤湘走的是序列化训练的路,目前一般老师无法做到。建构从小学到中学的言语技能训练的序列,是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制订者和教材编者的基本任务,至今这一任务不但未完成,还有人在唱反调。那我们教师个人怎么办?我的主张是采取“点滴渗透法”,就是先学周学敏,她的作文还是命题大作文,但她每次突出一个重点,集中目标着重解决它,让学生真有所获。我们也可以在一篇选文的教学中,挤一些时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阅读中的一个问题,例如查字典选义、做书间笔记、概括句意、抓重点词语、推敲语义、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语意……在一篇选文一个单元的教学中,突出一点加以训练。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学生会受益终生。
三、由单篇选文教学过程转变为单元教学过程。周学敏老师解决学生一个作文问题,读写结合构成一个教学单元;潘凤湘老师用几篇选文进行一项阅读训练组成一个教学单元。备课与上课都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依据单元教学目的(重点)统一考虑安排单元中的单篇与单节课的教学过程的步骤与方式、方法。其实,现在语文教材都是按单元来编写的,从任何意义上讲都应该统一整体地进行单元备课与单元教学。
四、课堂教学活动突破了单纯的班级授课,转变为个体、小组、班级活动的有机组合,相互配合。教育教学最高最有效的原则是因材施教,但班级授课制一个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是无法做到的,引进小组教学活动形式,发挥小集体的互助互学作用是很好的补救方式,班、组、个体活动的结合是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当前课改也明确要求小组合作学习,但教师要清楚自己的角色与职责,你必须像潘老师那样去教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讨论。你要指导、组织、管理小组活动,要协调组间关系,要让讨论服务于教学目的任务;教学目的内容需要讨论时才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而不能当做一时热闹的表演形式!
五、教学方法由以教师讲授为主,发展为以组织学生的技能训练为主,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相结合。讲授为主、灌输为主,已不适应时代了。它不利于培养能力与个性,客观上扼杀学生的主体性。但是,不能走另一个极端,去当现代的私塾先生:教师该讲的也不讲了,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写、感悟、讨论,活动就是学习、就是目的,过程就是一切;不论学生对错,一律肯定鼓励。请注意,这是反科学的后现代主义的主张!周、潘的训练法才值得我们学习。训练,是训与练的结合。训,教导、教诲也;练者,练习、多次操作之义也。训者为师,练的是学生。训练,便是师之训、生之练的有机结合。对教师而言,就是指导性讲授法与组织学生练习法的结合,是教授法与学习法的结合。不就方式方法作具体讲解指导,让学生自己去练,绝对不是训练;当然只作讲授,不组织学生当堂多次操作,也不是真训练。应该学习周、潘把课堂由讲堂变为言语活动技能的训练场。
六、测验考试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点突出的是潘凤湘和魏书生老师,一般意义上的考试测验在他们的教学中已不存在了。他们随时随地都注意学生的表现,及时评价及时反馈,激励学生上进,他们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他们在一个单元、阶段学习的结尾环节,都要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测。潘凤湘老师每项阅读练习(训练项)运用多篇选练习后,会再找一篇选文让每个学生都独立完成作业,进而公布评分标准让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然后教师加以评议,来检验训练的结果,作为单元教学的结束环节。魏书生老师的检测同样是教学过程的固定环节,他们都是学什么、练什么,就检测什么,魏老师甚至让学生出考题写答案评分标准,互考互评。这种终结性评价――“考试”,学生没有压力,又能考查出学习的结果,促进、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谁都清楚,语文课是学习所有其他课程的基础课,语文课程应该自觉主动地服务于其他课程的教与学。可惜一般是各教各的互不关心,甚至互相争夺埋怨,相互抢学生的时间。在这点上潘老师可大不一样。他教给学生阅读技能,就能在其他科的学习中起到正迁移的作用,有利于其他课程的教与学。有一次上语文课时,潘老师发现一些学生书桌上多了一本历史课本,他了解到下节历史课要测验,不但不批评学生反而让全班学生都拿出历史课本,让学生就要测验的部分做概括练习。学生十分高兴。这样做,既学习了语文,又准备了下节历史课的考试。其实潘老师这样自觉地为其他课服务、让路,也就同时扩大了语文课的阵地,开阔了语文学习的天地。
八、师生关系自然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单向单线的管与被管者的关系,是讲师与听众、裁判与运动员或演员与观众的关系;学生个体与群体间在课堂上是不允许发生横向关系的,学生间的信息渠道是封闭的。而潘老师他们早已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尽管教师仍要当讲师,有时还要承担裁判甚至演员(示范)的角色,但更多的时候是当导师、教练、导演,当顾问,直接为学生的练习活动服务,真正形成师生双向交流的关系,完全开通了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间的信息交流通道。这样课堂教学时,形成了一种以教师为信息交流中心的师与生、生与生、组与组之间信息交互流通的网络式的关系,形成了一种开放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保证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十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开发、个性健康全面的发展。
现在不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吗?不是在宣扬课堂上“师生平等”参与活动吗?周老师、潘老师就正是引导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一步步走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还是让我们学习周学敏、潘凤湘老师吧!学习以他们为代表的潜心为学生进行教改的老师们的成功经验,进而发展他们的经验,尽我们教师的职责,实实在在做好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