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课程街接作为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必须在人才培养目标衔接的基础上,依据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理论模型,通过加强中高职的专业教材建设、制定衔接课程的考核标准、实施学分制管理和提高教师素质等多种方式的配合实施,才能逐步构建出科学合理的使中高职课程相互触通的衔接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扩招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的人数出现了持续增长,中、高职教育衔接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由于中职与高职的课程是各自独立、相互分离,因此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就凸现出来。如何解决职业教育衔接过程中出现的课程安排不合理、课程内容重复、实践能力不衔接等问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通过合理构建中、高职的课程体系,可以减少两个层次学校衔接中的教学消耗,确保教学效益和培养目标的落实,使中职毕业生拥有接受高层次教育的机会,为高职教育提供理想生源,促使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健全,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必要性

1.根据中职生年龄及物流行业特点,有必要进行中、高职教育衔接

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内部相对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中职学生毕业时年龄只有19岁左右,心理和生理都不够成熟,难以适应企业高强度的劳动,人员流失率比较高。而高职学生毕业时年龄已达到21岁左右,心理更加成熟,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环境。因此中职学生通过上高职不仅可以推迟就业年龄,使心理和生理更加成熟,同时能够相对稳定地面对社会和工作。

2.根据中职生今后个人发展的需要,中、高职教育衔接势在必行

中职学生大部分文化基础薄弱,再加上中职学校培养的重点在技能操作上,导致中职学生进入企业后只能从事具体操作性的工作。而对于统计分析、综合管理等能力明显不足,影响其在企业内进一步提升;而高职生的理论分析、方案设计等方面明显要强于中职生。因此让部分有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中职生跨入高职进一步学习,对于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大有益处。

3.面对高职生源紧张问题,中、高职衔接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从近三年物流专业高职招生情况看,生源问题一直不容乐观。如果目前在校中职生选择中高职衔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职的招生压力。

4.中、高职教育衔接在减轻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及其子女已不满足于接受中等程度的教育,尤其是劳动人才市场追求高学历的现象,客观上刺激教育追求层次的上扬。社会教育的增长需求使得构建向上延伸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求与大众期待。所以,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搞好中、高职衔接,可使更多的中职毕业生能顺利升入高职就读,提高职业素质,延缓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

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专业课程

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课程街接作为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的核心坏节,对减少两个层次学校衔接中的教学消耗、确保教学效益和培养目标的落实起着关键性作用。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只有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育体制等方面相互承接、互相渗进,才能既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缓解就业压力、满足中职毕业生升入大学学习的需要,又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但由于中高职在开展课程改革时,没有考虑课程衔接方面的问题,导致两类学校在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很多重复。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缺乏一个适合同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

由于高职的招生对象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入学时的专业知识几乎为零。而中职毕业生已学过三年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应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平。因此,针对这两类起点不同的学生应该制定各自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

2.中、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复率高

通过分析一些物流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它对于普通高中毕业生来说是适用的,但对于中职毕业生来说,很多内容都是他们在校已经学过的,重复率很高,这对于中职毕业生来说是明显的教学资源和时间上的浪费,教学不能有的放矢,就没有吸引力,就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中、高职专业技能倒挂

中职物流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经过长期积累,已有自己一套成热的经验,培养的学生基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高等职业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的惯性作用下,专业实践课程开设的数量和质量有时达不到物流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造成物流高职与中职的实践技能课程“倒挂”的现象。特别是叉车驾驶、进出库中心作业等课程,高职实践技能培训的层次还不如中职。

4.中、高职的专业课程内容缺乏统一标准

我国的职业教育办学起步较晚,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国家和地方对各。

高职学校的专业课程没有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在制定教学内容时,也是各自为阵、各自划定课程范围。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中、高职课程标准雷同,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

中、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措施

中、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衔接不是一两所学校所能完成的,它是需要多方面合作的大工程。课程衔接体系的实施应该放在整个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进行思考,需要国家政策的制定、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等几个主体共同合作,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课程衔接体系。

1.加强中、高职物流专业教材建设,建立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中、高职物流专业衔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材的衔接,通过高质量教材的使用,保证学生及时地感悟到新知识、新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上,应根据物流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及相适应的技能水平要求,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统一规划并分别建立可衔接的中高职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减少课程设置重复等问题。

2.编制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标准

根据衔接课程的课程标准,中高职教师各自开展教学设计,编制相应的学习单元和学习内容,充分考虑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

专业课程考核评价,应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和企业,即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及企业评价相结合。针对专业课程中每一个学习单元完成的质量与效率作出评价,侧重技能与态度的评价。

3.构建国家职业资格体系、职业技能等级的全面衔接

中、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是技能的衔接,是职业技术等级的衔接。教育部、人社部应根据物流专业的发展,按照职业标准,确定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组织高职院校、中职学校、物流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很据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分析,按照国际(行业)标准和职业鉴定考核要求,制定相应的职业能力标准,这样在职业教育体系内中、高职课程衔接才会成为可能。

4.实施学分制管理,中高职专业课程考核全面沟通

课程考核评价的沟通是课程体系衔接表现的一个方面,中职获得的技能资格在高职也应得到认可。教育主管部门要行文统一各学科的学分标准、不同教学单元的学分标准及不同学历层级的学分标准。不同学历对应不同学分要求,让学科学分成为在各级各类中、高职院校相互认可的护照,成为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通道。采用学分制管理,能够使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起点不同的生源,在相应的时间里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效率。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结构和提高教师素质

师资队伍不仅是完成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更是职业学校能否办出特色、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职业学校首先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完善教师培训、进修制度,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学历结构,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其次要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人才引进和学校自身培养等多种途径,造就一支“双师型”的骨干教师队伍,以保证课程对接的顺利实施。再次要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改进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有一个动态的了解,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的高移,中、高职衔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中、高职衔接确有拉动中职教育发展的作用,有利于中、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中、高职课程全面、彻底、合理的接轨,必须依赖多种方式的配合实施,才能逐步构建出合理的课程体系,开发合理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合理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合理的教材,形成新的职业教育课程观。丰富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在实践上才会逐步减少中、高职衔接中的教学消耗,确保教学效益和培养目标的落实,促进中、高职教育健康、高效、快速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