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笑歌声里轻雷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笑歌声里轻雷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从解放教师的思想,改变教师观念以激发学生创新行为及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两方面论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师观念心理环境创新能力

国民创新能力的高低早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素质教育”,“新课改”,国人努力地在为创新型人才的辈出准备着。但就教育整体情况而言,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访问学者石毓智在武大作题为“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的讲座时所说,“中国教育是诗性的教育,注重的是知识、态度和道德,培养的都是‘君子’......儒家文化的基因强调顺从与秩序,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而学生则“学习动机不纯粹,过分注重成绩”,“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1]。大学如此,中小学也一样,而具体到语文教育,更是普遍认为:不过就是积累点知识,培养点情操,提高点修养而已,谈创新能力的培养,只不过做做样子而已。大家忘了:语文学科所特有的艺术和形象思维特点,正好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优越条件!因此,语文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充分地利用语文课堂这一阵地,发挥语文学科形象性与艺术性的优势,培养中国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有情操,有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力的新一代世界公民。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学生需要积累知识,但更需要通过语言形式认识社会、感悟人生,而最需要的则是塑造自我。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言: 教育的基本作用, 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2]。因此,对学生的培养应从知识训练转到人的发展上来。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放手大胆地设计相应的可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激发自身的创新行为, 皮亚杰就曾说:“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3]。比如教学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文,尤其是古诗文,有时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因为他们难以进入诗文所创设的意境,如果老师能利用其诗中、文中有画、有故事的特点(一首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幅田园风光图,一场场动人的故事情景,如《沁园春 长沙》《念奴娇 赤壁怀古》《登岳阳楼》《赤壁赋》等),让学生在读诗文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画一幅自己对诗文理解之图(怎么画都无所谓,且最好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怎么画?),从文字到图像,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学生通过绘画,不仅表现了自己脑海中与众不同的理解,更在合作学习的和谐气氛中各抒己见,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还可以利用某些篇章记述性强的特点(如《再别康桥》《旅夜书怀》等),辅导学生把古诗编写成一个个故事,甚至是一个个小剧本;或按自己的理解给诗词谱上曲子来传唱,在音乐声中理解意蕴,感受美。发现是探索的动力,探索是发现的有效途径,两个环节的交替往复,使学生既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充实了文章的内容,理解了文意、诗意,又把自己的理解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思考的乐趣、创新的乐趣,从而养成乐于思考,乐于创新的习惯。

另,教师还应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创新教育因素,为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提供丰厚的土壤。苏霍姆林斯基说: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4]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灵触角,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对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离骚》确实难以理解,但如若在学这首浪漫主义诗歌之前,先来一段司马迁《史记》中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的情景再现,相信许多学生都会对行吟之人,及其行吟的原因和所吟的内容产生好奇,这样的导入便会激发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比老师一两节课所讲的要丰富得多,立体得多,理解深刻得多!

二、营造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托伦斯指出,如果用传统的智力测验或类比推理测验的分数为标准来鉴别“天才”的话,就有70%具备创造才能,将来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优势人才可能会被漏掉,而不是被发现[5]。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大多显得思维活跃,感情激越,想象丰富,兴趣广泛。而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又往往表现为好动、喜欢“插嘴”,常常对问题紧追不舍,有时甚至问得老师无言以答,又或者打破常规去观察和思考问题,甚至还会有超出班级师生理解力的特异想法。有些教师认为他们打乱了自己的教学节奏、步骤,视其为“异端”而加以批评或训斥,使其缺乏心理自由甚至心理安全,这样就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甚至使其无法享受学习的乐趣而产生厌学情绪。“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具有多面性的,站的角度不同, 便可能有相异的结论,更何况具有艺术性的文字作品,很多时候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生敢于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是好事情。更何况,也许这些特异的想法本身就是创新思维的火花在闪耀呢!所以,老师最好不马上对其想法作否定或者肯定,而应作延迟判断,鼓舞班级学生做进一步的探求,并及时肯定其思考的独特性,这样,就会为更多的有特异想法(创新思维)的学生,作学习的“探索者”的学生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正如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是“自由之风永远吹”一样,让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闪光的思维火花的温床吧!

小结:

为师者敢于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地“沉”下去,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就一定会“浮”出水面,创新能力的培养便不是白日做梦。相信高中语文教育的创新体系在整个教育创新体系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基础性作用,为我国科技、经济的日益进步和基础教育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其指日可待的影响力。总之,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作为教育“基础”的语文教育,不仅要为培养时展和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而有所作为,更应为培养有思想,有判断,有审美情操的现代世界公民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屈建成. 武汉晚报 [EB].sina新闻中心 2011-12-2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3]佚名.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EB]. 中国教师资源网 ,2006 -8 -17

[4]江书平 .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J]. 考试教学管理 ,2007(6):19

[5]施建农、徐凡著.《发现天才儿童》[M]. 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