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苦追“嫂子”写佳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苦追“嫂子”写佳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脚板底下出新闻,此言不虚。1998年8月中旬,汉江第三次洪峰直逼湖北潜江,我作为《潜江日报》记者奉命赴抗洪前线采访。恰在这时,从武汉长江防线撤下来的某部2140名官兵进驻潜江市休整,由年近花甲的摊商韩天河发起募捐,园林城区拥军潮起。

8月17日正午,在回报社送稿途中,我却意外地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市民们反映这几天菜市的几种常规蔬菜涨势挺“牛”,不知这里头有无猫腻?当时,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相继暴发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蔬菜作为随行就市的物资,适当涨点价也在情理之中。但我没有大意,立即抽空到几家集贸市场转了一圈,发现确有人从中哄抬物价,且有“宰”军人的不良动机。这岂不是一个引导“热点”的最佳时机?

蔬菜价格上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新闻媒体对“热点”乃至“难点”给予正确引导,是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还是“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一种特殊形式和途径。如果我们回避或是拒绝对“热点”进行引导,那无疑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失职。

8月18日下午,我从园林中心集贸市场管理所了解到,30多岁的鱼贩张某看到菜市上只有自己在独家经营草鱼,便将1公斤7元提高到10元,幸亏市民举报,黑心钱才没赚成。我拟将之作为反面典型,连续两次试图当面采访核实,张某自知心里有鬼,总是避而不见,纵然工商行管人员出面也无功而返。次日上午上堤采访,我恰巧是随市长王泽洪查险,就抽空就此向王泽洪作了汇报,以求舆论监督取得党和政府的支持。市长听后拍案而起,连午饭也没吃,坐镇园林中心集贸市场敦促张某公开亮相。之后,我又捕捉到一个正面典型事件:同样是在8月18日上午8时左右,一个年约40岁的妇女来到肉贩李从安的案前,掏出150元钱买下12.5公斤“座头肉”,不留姓名委托摊主送给亲人。于反差对比中,遂成《好嫂子真心拥军不留名奸商贩乘机涨价理难容》一稿。

稿件在《潜江日报》一版刊发,园林中心集贸市场管理所旋即决定给予张某停业一周的处罚,责成他向社会做出公开检讨,市工商局表示要以此为戒,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和牟取暴利的行为,积极调剂市场余缺,加强对各大菜市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市控价领导小组次日便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扰乱市场价格秩序和各种违法案件予以严肃查处。市物价局负责人也表示要举一反三,强化汛期对各类物价的监控力度。

在强大的舆论面前,那个被斥为“给潜江人丢脸的害群之马”张某幡然醒悟,在停业复岗的当天,就主动参与市场管委会倡导的个体工商户献爱心的活动。他说:“与拥军好嫂子相比,我实在是太渺小了。只有多捐点钱物,我的心才稍微好受一些。”

更令人欣喜的是,许多热心读者不断来信来电讨恶扬善,要求一睹拥军好嫂子的“真面目”。在工商、民政、公安、经贸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记者连续6日奔走于城区大街小巷,终在8月28日黄昏,在市民政局住宅区内一间低矮潮湿的简陋平房里找到了这位“双拥模范城的优秀代表”(读者语)。原来,这位拥军不留名的好嫂子叫邓玉香,是市通用机械厂的一名大龄下岗女工,近五年来一直在市内数家私营餐馆打钟点工,靠每月200元左右的进项勉强维持一家三口的生计。同为下岗职工的丈夫无法忍受清贫,年初弃她而去,她又来到一摩托车公司做炊事员,月收入也不过300元。恰在我找到她的时候,她又因企业易主再被“炒鱿鱼”,跟7岁的女儿寄居在父亲家中,正为女儿上学没钱交报名费犯愁。我问她生活如此艰难,是否对当初的慷慨义举感到后悔。她说:“我父亲邓荣昌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特等伤残军人,抗日战争期间参加革命,1947年在解放许昌的战斗中光荣负伤。他经常给我讲述战争年代人民与军队相濡以沫的故事,长期耳濡目染使我觉得自己与子弟兵有一种鱼水相连的天然亲情。尽管我今天还非常困难,但节衣缩食慰问抗洪勇士依然无怨无悔。”

好嫂子拥军背后的故事催人泪下。我没有将此写成一篇“八卦新闻”,而是挖掘出好嫂子拥军的思想内涵,挑灯赶写了《拥军不留名的好嫂子找到了乘机乱涨价的奸商贩后悔了》,以求给热心读者一个交代。

连续报道见报后,潜江市武装部、市民政局或集体派员或自掏腰包登门慰问了邓玉香,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也送去了2000元现金,带队的一位副总经理看到她家一贫如洗,又当场自掏腰包捐献了200元,并表示回去后与董事长协商,争取为她找一个比较合适的固定工作。

9月9日,正在武汉参加湖北省委省政府工作会议的潜江市委书记张卫东看到报道后,连声称赞潜江日报社为双拥模范城做了一件大好事,并乘休会间隙专程赶到潜江制药驻汉办事处听取公司领导汇报,指示一定要尽快帮助邓玉香实现再就业,千万不能让她的孩子因贫困而失学。

当天下午,潜江制药公司董事会就此举行特别会议,拟将邓玉香安排在该公司原料厂上班。当公司董事长征求她的意见时,邓玉香提出原料厂远离城区,不便于她照顾年迈伤残的父亲和刚刚入学的女儿,最好是能就近安排。董事长当场拍板,国庆节后到公司食堂上班。

在党和政府及新闻媒体的帮助下,教育部门宣布免除邓玉香女儿入学的所有费用。

媒介牵线,社会关爱,邓玉香热泪盈眶,10月6日上班当天就哽咽着将所收到的慰问金全部投入了赈灾箱。至此,《防汛部队进驻我市休整之后》系列报道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苦追“拥军好嫂子”,“追”出思想内涵最重要。笔者跟踪发稿近10条,受众参与异常踊跃,既起到了关注民生、贴近群众的作用,又收到了把握舆论、引导“热点”的效果。这组报道当年荣获湖北省军民团结抗洪救灾优秀作品奖和中国县市报新闻奖。

李文山,1962年4月出生于湖北潜江。1980年春初涉新闻界,即以“农村来信”第一篇在《人民日报》发表,随后即有消息,通讯,特写,论文等散见于中央和省市报刊。

1994年初进入报社工作,每年均有作品在全国和省市级评奖中获奖,部分作品入选高校教材;曾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县市报编辑记者十佳”、“湖北省新闻工作先进个人”;多次受到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人事厅、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等发文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