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以学生为中心是语言学习本质的体现

信息技术,是指基于信息的技术,是用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总和.信息技术,从信息哲学角度看,具有“中介性”,是人系统与外界信息系统的“接口”;从系统角度看,具有“过程性”,是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方法为指导、以(狭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逻辑体系;从功能角度看,具有“智能性”,是全部信息过程形成的智能整体;从文化角度看,具有“亚文化”性,表现为文化存在和一般文化特质.

我国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在教学中应具有积极性、主动性,认为学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一切工作几乎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支持和合作.

教育界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同时,社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社会正快速形成为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教育界走上了教育信息化之路,教育界正经历着一场由信息技术带来的从形式上、内容上到观念上的重大变革.信息技术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交流工具,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信息处理能力.而信息处理能力是在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一件事情有兴趣就一定会把它做好.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如果能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创设出能够引起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悬念”,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就会被老师打开.情境创设的第一步是导入,这也是关键的一步,导入的设计如果奇巧而有新意,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就会十分轻松,以后的教学就会十分顺手.在教学中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导入,也可以利用一个悬念导入,大多数情况下是利用复习导入、实例导入或者任务导入,其实我们还可以利用游戏导入或创设挑战情境导入.不同的导入虽无优劣之分,但使用时是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则.首先导入的设计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其次导入的设计要充满情趣,要有启发性,要能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保持高昂的情绪.另外我们还要注意采取灵活多变的导入设计,每次的导入都要做到巧妙、新颖,要能给学生以新鲜感,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设计教学导入语,还应做到简短易懂,讲述精彩有效.

教学情景的创设不应该只是为设计情境而编情境,情景的创设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情景的创设要有对学生好奇心理的满足,要有对学生“争强好胜”勇于尝试、敢于接受挑战心理的满足.情景的创设应该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环境,要能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探索式和发现式学习.情景的创设应该能鼓励学生大胆求异,以开拓性的思维,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教学是一门需要不断提升的艺术,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真正扣住学生的心弦,营造出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课堂.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注意几点

1.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能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自信心,从而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害羞、惧怕和愤怒等情绪有抑制智力活动、分散注意力、减退记忆力等作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活动需要学生以广泛的热情和兴趣,积极主动地应用智力进行操练.

教师以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来创造轻松和愉快的学习气氛,来满足激励学生参与的愿望,学生就会感到教师亲切可信,就会感到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就会感到教师对他的关爱,从而增强对教师的理解和尊重,他们就会以高昂的热情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教师上课的情趣,促使师生双方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教与学.

2.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新课程改革中最令人激动的莫过于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实现这一教育思想,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自学,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充裕的实践机会,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给出一些解决的途径,少给一点直接答案,要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上还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动口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在探索学习中,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做好探索前的铺垫工作,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理解新知识,使所有学生能够都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总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参与的机会,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自主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得到提高.

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既是学生的权利,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职责.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如有的学生其实践能力强,有的理论归纳能力强,有的模仿能力强,这些个体差异直接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能力的反应、接收、内化和表达.由于学生个体能力有异,教师必须认识和了解学生,从学生情感出发,根据各人的特点,通过创设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给学生思维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激励学生敢问、善思、能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示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扬长补短,获得最佳发展.

3.教师扮演好在课堂上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充当演员,自己当好“示范表演者”和“导演”. 探究学习的重心不再只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应该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显然,书面测验和考试难以适应基于信息技术的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探究学习的评价重视学生自评与教师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每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档案评价、书面材料评价、学生口头报告、操作评价、展示和答辨会评价相结合,从而全面反映学生探究活动的进步历程.可见,对十分重视“过程”的科学探究学习,评价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不以“甄别”和分等为评价的目的,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使评价这一开放的持续行为从裁判的角色转变为一位沿途陪伴、激励学生发展的朋友,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和策略发生积极的改变.

教师要科学调节学生的学习与其需要之间的关系.既能充分体现教学目的,又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情感需要实现和谐的统一,则教师在课堂上要变主宰为主导,变一言堂、满堂灌为群言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领悟,尝试知识的迁移应用,善于应用激励机制和科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条件和能力,指导学生质疑问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4.发挥网络优势,开拓学生视野

网络是人类最大的知识宝库之一,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网络上资源丰富为学生开辟了一条自学的大道.各种论坛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为自学提供无比优越的条件和广阔的平台.当学生遇到利用现有的知识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可以鼓励他们不要局限于课堂,应借助网络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自学,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在教学中,教师把学习中所需要的资料预先装入教师的服务器上,学生使用内部服务器根据老师提出的学习目标在网络中寻找相关资料来完成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使用内部网络相互讨论,取长补短,也可以向老师询问以解决学习的难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反复学习,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进行深层次的练习.让因特网和内网上大量的资源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

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各种教学手段各有所长,应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虽然网上有丰富的资源,对学生的感性认识、表象思维的建立有相当大的帮助,但是对于抽象知识体系的建立,网络学习却显得力不从心.另外网络上自主学习的信息太多,电脑游戏、小说、网络图片等非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太大,因此,我们在选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在课前注意亲自查看相关网站,选择一些适合学生查阅的网站,对于一些与课题无关的网站,让网管做一些必要的设置禁止学生登录,使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完成学习.

5.营造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中国的“师道尊严”是由来已久的,“师尊”则“生卑”,学生所表现的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思维,正是教师尊严的产物.

一般说来,教师总是爱生的,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不少教师的爱,习惯为不溢于言表,而是以“严”去表现的,具体地说就是:我教你,你得认认真真地学,我说了,你就得听.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学生是以教师心中的“标准”为答案、为目标的.这虽然不是教师的本意,但这种师生之间有距离、有鸿沟的、不良的师生关系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是一种善意的误导.

信息技术教学更要注重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更要讲究调动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的爱要以“宽”去表现-宽容、宽厚、宽松.“宽容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教师不再是高居于学生之上的知识传授者,不再“唯我独尊”“唯我独是”.只有这种和谐、平等的、合作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转化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所需要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目的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通过营造民主和谐、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树立全体学生参与的教学观.

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各有优缺点.以教师为中心的优点是:可以向所有学生展示所有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概念,可以节约教学时间,可以避免学生遭到挫败.问题是这种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背景、知识、经验、能力和学习风格,也难以将学习与真实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试验各种获得和运用信息的方法,自定学习步调,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过,这种教学策略可能造成一系列的组织问题,比如,教室看上去一片混乱,有时难以管理,教学时间可能得不到有效利用.因此,今后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把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这两种教学合理地结合起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这方面笔者经验尚浅,希望能得到广大教育学者和信息技术教师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