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军医大学教师遭遇“职业高原”的成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军医大学教师遭遇“职业高原”的成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遭遇职业生涯高原期几乎是每个教师都要经历的过程,军医大学教师也不例外。这一时期一般应被看作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峰点,是个人职业生涯曲线式发展向上运动的相对静止或者终止。深入探究军医大学教师“职业高原”产生的原因,对军医大学教师如何跨越“高原期”,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军医大学 教师 高原 成因

1 军医大学教师“职业高原”内涵

随着全世界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作为传播和产生知识的载体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功能,高校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要力量,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日常教学工作,还要进行多项目的科研,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军医大学教师作为较特殊的一类群体,其职业生涯不仅同样遵循动态性、可重生的发展系统,而且还有其军队环境的特殊性质,这就要求军医大学教师在跨越“职业高原”的过程中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无论是军校教师还是普通高校教师,从其职业发展理论的角度来说,都存在教师职业前的准备阶段、引导与自我调适阶段、建立能力阶段、热心与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但停滞阶段等几个主要阶段。教师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就像人生的发展轨迹一样,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直线上升式,应该是一个波动曲线,有高潮自然就会有低谷。当教师在职业生涯的某一阶段,经过了适应期、快速提高期,在达到了某一高度后,普遍出现一个职业发展缓慢或停滞阶段,无论时间长短,我们称其为个人“职业生涯高原期”。处在职业生涯高原期的个人,就像一个从平原来到高原的人,由于极度缺氧,使人的肌体各项功能都处在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每个人适应高原的时间有长有短,除了与个人体质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主动克服高原的积极心态与方法是否得当。军医大学的教师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更是处在高原中氧气更加稀薄的地方,加之受到教师个人能力水平、性格特性、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更易使这种情况演变为一种职业性伤害。军医大学教师一旦处于职业生涯高原期,其典型的心理特征表现为职业承诺动摇、职业情感萎缩、职业角色模糊等,最可怕的是导致军人崇高的使命感、荣誉感的丢失。因此,深入探究军医大学教师“职业高原”产生的原因,对军医大学教师如何跨越“高原期”,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军医大学教师“职业高原”成因类型分析

遭遇职业生涯高原期几乎是每个教师都要经历的过程,军医大学教师也不例外。这一时期一般应被看作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峰点,是个人职业生涯曲线式发展向上运动的相对静止或者终止,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停滞期”。过去我们对教师的称赞多是“辛勤的园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桃李满天下”等等,很少关注教师在育人的同时,自己也在成长进步,也会遇到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会涉及到教师职业能否带给自己职业满足感,进而对影响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

M.特伦布雷(M.Tremblay)等人将职业生涯“高原现象”产生的根源归咎于个人、家庭及组织三大因素。笔者认为军医大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维的,除了同时具备上述三大因素外,还包括特殊的环境因素及不确定的突发危险因素等。虽然导致军医大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外因很多,但根据事物内外辩证关系原理可知,内因是决定高原期产生的根本所在。为了深刻揭示军医大学教师“职业高原”的成因,挖掘军医大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主体根源尤为重要。通过对军医大学教师“职业高原”的个体成因进行分析,并将其归纳为压力过大型、学术瓶颈型、享受生活型、组织边缘型四种类型。

2.1压力过大型

我们都知道一句俗语:人无压力轻飘飘,压力使人进步。压力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只是压力大小不同而已,教师承载着传授知识的重任,其压力自然要大于普通人群。调查发现,军医大学教师压力过大主要由社会期望压力、竞争压力和社会认同系统乏力共同造成。

首先,作为高等医学教育基地,军医大学教师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传承人类优秀文化,宣扬和引导良好社会道德,进行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与服务的重大责任,此外还有军事医学教研和执行军事行动的战备训练等任务。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社会道德文化、科学研究问题日益增多,尤其是当今社会认为医生医德的缺乏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对此人们往往会简单地归因于大学和大学的教师,教师因此会产生巨大的屈辱感、失落感和悲观感。其次,军医大学教师由于其军人的特殊身份,历来被人们看成是高社会地位、高发展性、高稳定性与高收入的职业,现在这种职业的优越性已不再突出。一方面,社会优势职业的大量涌现,职业的流动性加强,大学教师职业与其他优势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不再固守军校单一的平台。另一方面,社会资源分配及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大学教师社会及经济地位有所下降,加之学校本身对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的过程中深感力不从心,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常年存在强烈的疲惫感。第三,社会认同系统乏力。军医大学教师的职业特点除了智力创造外,更多的还要讲奉献精神,这就要求个体的创造与发展特别需要社会在价值上的高度认同和精神与物质上的有力支持。当社会缓解教师压力的支持系统不健全或乏力时,教师就很容易因为压力巨大而产生“职业高原”。

2.2学术瓶颈型

学术瓶颈型是指军医大学教师个体受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限制,以及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的影响,而产生的“职业高原”个体成因类型。任何职业生涯发展不可能是直线上升式,军医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应该是一个曲线向上的发展轨迹,在职业生涯初期,教师就像是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一样,尽力在其他人面前展示自己,在经过一个快速学习提高阶段后,特别是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由于个人原因和职业发展规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职业生涯高原期”。

教师的能力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遵循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客观规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军医大学教师不仅要精通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最重要的是具备丰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以及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转化为教学成果的教学智慧。有的教师教学能力强,但科研水平一般;有的教师专业知识丰富,但教学能力有限;有的教师各项水平都很高,但因为身体等原因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特别是上述几种情况出现在一个进步很快的组织时,个人会感觉落后于组织中其他人的步伐,久而久之很容易产生“职业生涯高原”。处在瓶颈期的个体,感觉经过以前的努力,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但当前的情况是无论怎么努力也很难再有突破,事业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因此迷失了方向。如何突破瓶颈期,需要个体及组织共同努力,正确认识职业生涯瓶颈期,提高职业生涯韧性培养,尽早渡过职业生涯瓶颈期。

2.3享受生活型

产生享受生活类型的教师多是受到个体成就动机和自我实现价值感下降引起,职业生涯是一个复杂变化的前进过程,每个人都渴望在职业生涯中持续的进步,获得组织或个人的承认。对教师的职业而言,社会评判教师进步

的标准一般体现在:高一级职称的评定与聘任、高一级职位的获得、更多薪酬的回报、更大责任的赋予、更多挑战的面对等。对军医大学教师来讲,评判教师进步的标准还有立功受奖的级别及次数、完成领导交办任务的好坏等。

有的教师因为能力有限,在向高目标前进时,遭遇阻碍和失败,职业韧性低的人会选择逃避,并将注意力转向家庭或其他方面;有的教师虽然具备很好的提升空间,却因为个人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方面影响,使其满于现状,对自己的要求偏低,不再把事业的成功当成最重要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他们在教学初期尚能积极进取,一旦能熟练处理日常教学后,或由于挫折、或由于满足现状,就忽视学习,不愿意为提高职业能力而努力。此时的个体对工作失去热情,组织承诺降低,他们不用花太多精力便可达到教学工作的最低要求。当心理的防线一旦松解,一切东西在眼里都可以视而不见。一切工作都可以原谅自己,一切的失误就可以为自己找到堂而皇之的借口。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人生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值得注意,却也是自己最不知晓其中价值的时期。如果个体认识不到其危害,久之便会产生“职业高原”现象。

2.4组织边缘型

所谓的组织边缘型,就是指被组织边缘化。一种情况是教师个体受到上级或同事的回避、漠视、排斥或打击等行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多是由于教师个体间存在能力和水平的差异、价值观的不同、个性特征、工作方法和理念不同或因缺乏积极的沟通而产生的冲突。如果教师个体在工作中不被组织关注,或者难以在组织那里得到支持,其孤独感会表现很强烈,工作积极性会急剧下降,失去前进的动力,并最终导致个体边缘化,迎来“职业高原”期。

另一种情况虽然情况相反,但也可称作组织边缘型。如果军医大学教师在他所处的工作环境中,个体工作能力较强,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那么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接受进一步挑战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短期内无竞争对手,导致个体在心理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处在“高处不胜寒”中的个体,往往是有一定工作年限的高职位、高资历的教师,其个体工作能力突出,绝大多数在以往的工作中突破过“高原期”,但现在其职业生涯发展处于一个职业变动相对缺失的时期,即上不来也下不去的阶段,很容易使心里想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一种满足感,从而缺少动力支持,导致职业生涯“高原期”的到来。

参考文献

[1]王艳杰,高校教师“职业高原”现象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04-106

[2]田伏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6,14(9):185-187

[3]寇冬泉,张大均,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心理学阐释[J]中国教育学刊,2006(4):72-75

[4]张焰,黄希庭,试论低自我价值感者成就动机的特点[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77-81

[5]吴明霞,张大均,郭成,教师职业角色组合变化及角色压力调适[J]_西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9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