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冻土专家张鲁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冻土专家张鲁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张鲁新教授心目中,“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就是克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工程技术难题,让钢铁巨龙飞腾在世界屋脊上。这个目标激励着张鲁新教授32年如一日任凭风吹日晒、霜打雨淋、挨饿受冻,坚持研究高原冻土,并最终解决了青藏铁路工程上的这一难题。

在我国著名冻土专家、博士生导师张鲁新教授的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着4个版本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的座右铭便是这本书中人人耳熟能详的那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庸庸碌碌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的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在张鲁新教授心目中,“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就是克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工程技术难题,让钢铁巨龙飞腾在世界屋脊上。这个目标激励着张鲁新教授32年如一日任凭风吹日晒、霜打雨淋、挨饿受冻,坚持研究高原冻土,并最终解决了青藏铁路工程上的这一难题。

干一行,爱一行

1947年出生的张鲁新,是由他的叔叔――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林岗抚养成人。考大学时张鲁新报的第一志愿是西北工业大学研究导弹的工程物理系,但在那个以成份论是非的年代,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他,自然不会被录取。无奈之下,他走进了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当时所学的是铁道工程地质专业。

1970年8月13日,大学毕业的张鲁新赶到齐齐哈尔,想着在新天地里干出一番大事业。人事部门的同志问他:“你想到什么单位工作?”

张鲁新答:“我想到最远的地方。”

就这样,他被分配到加格达奇铁路分局。分局人事部门的同志问他:“你想干什么工作?”

张鲁新答:“我想到最远的地方去干。”

于是,他又被分配到嫩江附近的大杨树车站的一个线路队。这名唐山铁道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和36位工人同住一顶帐篷,属于他的只有一床被子、一条棉毯、一箱子书和一尺宽的铺位,吃的是高粱米,喝的是白菜汤。由于他的家庭出身,在最基层的单位里,什么样的脏活、累活、重活他都干过,而且干得非常出色。

1971年3月,大杨树东有个煤矿需要修一条3公里长的专用线,领导让他负责勘测设计。当他拿起计算尺的时候,竟然激动地哭了――机会终于走近了他。

这条3公里长的专用线使他崭露头角。之后他被调到加格达奇分局工程技术室,这一年,他接触到了东北的多年冻土――嫩江附近有一段几十公里冻土路基病害需要治理,领导想到了张鲁新。

没有书,没有资料,怎么办?他徒步在几十公里的冻土线路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不断地摸索,最后决定用草皮防护路基,治理病害。结果成功了。

当兰州的中国科学院冻土研究所专家徐学祖在一次多年冻土研讨会上阐述我国冻土分布区域时,第一次参加多年冻土学术会议的张鲁新了解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形成,认识了我国老一代的冻土学家,也坚定了他成为冻土地质学家的愿望。

破解高原冻土奥秘

众所周知,多年冻土被列为青藏铁路建设“三大难题”之首。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张鲁新把几乎全部青春年华献给了青藏高原。

1974年冬,刚刚结婚一周的张鲁新被调到兰州的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只身去了大西北,把爱人留在了大兴安岭。随后,他又以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分布与特征研究课题组组长的身份,走进了青藏高原。

1976年8月,张鲁新在离青藏公路80公里的无人区工作。一天清早,他和两个同事打算步行20公里进行地质测绘填图。开始很顺利,但越走越觉得地形不对,没找到早就应该出现的山谷,却走到了一条大河边。张鲁新后来回忆说:“当时仔细核对地图,分析周围地形和已走过的时间,我判断是提供的卫星图有错误。”此时已是下午5点,离驻地已有30多公里。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场暴风雨的突然袭击,使他们完全迷失了方向。三人互相鼓励,在海拔4800米的青藏高原上,用求生意志同大自然与生理极限抗争。夜幕降临时,他们只好蜷缩在一个山崖下躲避风寒,等待太阳升起。

基地的同事们久久不见张鲁新回来,预感到他们出事了,急忙打着火把和手电筒,满山遍野地寻找。当他们喊着张鲁新的名字从张鲁新头顶的山梁上走过时,张鲁新他们却因疲劳过度,只能发出微弱的呼救声。幸好他们中有一位抽烟的同事,用仅有的几根火柴点燃了烟盒纸,寻找的同事才发现了他们。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张鲁新参与了铁道部、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开展的青藏高原、青藏铁路多项冻土课题研究,在这一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应邀考察了西伯利亚铁路,深化了对冻土的认识,取得了一批理论成果,在全国及国际冻土学术界发表了数十篇重要文章,成为知名的冻土学家。

1995年至2000年间,作为国家青藏铁路多年冻土研究领军人物的张鲁新先后领导了铁道部“山区铁路隧道变形预测预防山体灾害研究”、“青藏铁路高原冻土区地温变化对路基稳定性影响”等重点课题,为今天的青藏铁路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不断攀登,继续前行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格拉段正式开工。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在高原冻土区进行的铁路建设工程。身为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专家咨询组组长的张鲁新深知重任在肩。

2003年元月,正是青藏高原最寒冷、最艰苦的季节。1月7日,为了弄清试验段路基出现变形问题的原因,张鲁新和铁一院技术人员不顾零下30摄氏度严寒和缺氧的困难,走向工地。当走到昆仑山时,感觉胸闷气短,头痛难受。他想:面对高原反应,对自己不仅是生理上的考验,更是对工作态度的考验。既然已走到昆仑山,走到风火山,就要把既定工作做完,就要一丝不苟地达到工作目的。他咬紧牙关,坚持拼搏,最终准确掌握了路基变形和裂缝发生情况,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青藏铁路建设者初上青藏高原时,大多数对高原冻土施工知识知之甚微。张鲁新把冻土施工的知识普及和培训作为咨询工作的重要内容,把讲台搬到了施工现场。两年多来,他组织编写了20多万字的冻土知识辅导书籍和讲座材料,在全线举办了12期冻土工程技术培训班,和其他专家一起向2000余名干部和技术人员传授了知识。2002年“五一”期间,他主动放弃休息,到沱沱河工地为中铁一局指挥部举办了培训班。

现在,青藏铁路已正式通车运行,但张鲁新教授仍未休息,他正在建立一套自动监控全线冻土情况的系统。他说,“我要做到在格尔木按一下键盘,全线的冻土情况便一目了然。”讲起科学管理冻土的蓝图,张鲁新教授的语气里充满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