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旅行摄影的四“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旅行摄影的四“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眼看着北京一天天冷起来的时候,意外收到了奥神传媒南下黄石的邀约,着实是一件令人开心的幸事。“沿着铁路去旅行”是奥神的朋友们一直所倡导的一种生活方式,于我而言,共鸣有加。在我看来,去陌生的地方就是旅行,其最大的奥秘无非是给眼睛一点陌生感。

至于交通工具,飞机高来高去,直奔目的地,节奏快得让你觉得旅行成了一件必须完成的任务;汽车颠簸劳顿,安全性又差,实在是劳神费心,也让轻松愉悦的旅行失色不少——还是火车最好:一路上跟着铿锵的节奏,眼前风景不断变换,随手拍几张照片,实乃逍遥乐事。

11月24日上午 ,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影友在武汉汇合,当然也包括了担任此次活动指导老师的摄影家李少白。稍作休整之后,大家分乘3辆中巴奔赴黄石市。以大冶市为“据点”,各位影友在为期3天的活动时间里,四处出击,先后“扫荡”了劲酒枫林基地、劲酒毛铺酒厂、枫林镇坳上老屋、仙岛湖、阳新龙港古镇红军街,虽偶有挫折但也称得上是“一路奏凯”,“缴获颇丰”。27日,众人在武汉作别,分别返程,结束了这一趟难忘的火车旅行。

旅行,莫问美景何在

记得小时候写作文,老师总是布置诸如“我的家乡”、“周记”之类的题目。我抬头看看日日经过的乡村小路,总是觉得词穷言尽,无所落笔。老师恨铁不成钢,屡屡教训说:“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虽然后来我知道这句话并非语文老师的原创,但是这道理却被我记下了。此次黄石之行在又一次验证了这句话的同时,也证明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无比正确。

抵达武汉的首日,酒店办完入住手续到午餐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和大家一样,我不肯放弃这短暂的时间,拎起相机奔江边而去。沿江大道边生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近看颇为壮观,但和浩荡的长江一比就显得稀疏了。我在芦苇丛中穿行,正苦恼于阴天的光线因散射而缺乏足够的亮度,灰蒙蒙的视野和灰浊的江水相映之下,取景框所及,色彩完全不够理想。时值正午,微风轻拂,阴云当空,太阳像匆匆赶路的旅人,在云层间快速穿行,时而露脸和大地打个招呼,又马上隐于灰云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既然色彩不够丰富,不如走向另一个极端,利用太阳直射的间隙营造逆光的效果。于是我选择一个苇杆高挺之处,蹲下身子,耐心地等待太阳与芦苇的邂逅,终于如愿以偿。

此行中另一个“见微知著”的作品当推影友杨建平11月27日的作品《隧道灯光》。完成了一天拍摄的影友们乘车摸黑返回,很多人都昏昏欲睡,早已没有拍摄的兴致。当中巴车沿着高速公路被隧道吞没后,黑漆漆的窗外变得绚丽起来:从车窗望过去,隧道的灯光和汽车尾灯正联手呈现着一片色彩丰富的世界。更难得的是,作者还将焦点定在了中巴车前挡风玻璃上的一条细细的雨痕,这样一方面避免了车身晃动及光线昏暗容易导致的跑焦,另一方面也为这条雨痕找到了一片幻彩的背景,成就了这张充满了梦幻色彩的作品。

旅行的快乐在于眼睛所享受到的陌生感,而眼睛本身就是一台至为精密的相机。所以在旅途中有什么样风景,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你手里捧着一台什么样的相机,也不取决于这里的风景是否真的漂亮,而是取决于你的眼睛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

旅行,莫问美景何在,美景只在心中。

旅行,莫怕命题作文

说来让读者笑话,作为本次旅行的目的地,“黄石”这个名字在刚开始的时候被我错看成了“黄冈”——虽然二者同在湖北省,但可以确信是“黄冈中学”这折磨过万千国人的四个字给了我莫名的心理暗示。待看清楚此行的行程安排之后,略略有些忐忑:劲牌公司的两个生产基地赫然在列——去工厂,拍什么?

不过,既然有这样的一个命题作文,那就以平常心待之吧。既是摄影小卒一名,何必自我设限呢——正如是优等生而不是差生会为考试不及格而焦虑、尴尬一样。

11月25日是一个阴雨天,摄影团在劲酒总部参观,先是陶缸酒库,再是现代化保健酒生产车间。陶缸酒库里极弱的光线条件和隔离玻璃让众人莫不沮丧,所以大家看到保健酒生产车间两楼之间的那个连廊时,眼睛不约而同地都亮了。

洛路老师此行一直用的是一个14毫米定焦广角镜头,在大家忙着找模特在那里拍人像的时候,他静悄悄地在一旁呆着。等到众人离去,他从包里摸出一个直角取景器装在“大马三”上,在连廊的一端,深深地蹲了下去……

这张《连廊》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低视角带来的视野,而且这款14毫米定焦广角镜头的畸变在同类镜头里并不算严重,廊灯那笔直条纹和两侧的栏杆对比着两侧玻璃幕墙上曲折的钢支撑结构,使整个画面充满着恢宏的气势和几何线条带来的强烈纵深感。在这个阴雨天的工厂里,以人像摄影著称的洛路老师拍出了建筑摄影的风范。

有大场面,也要有小细节。

相比于劲酒的枫林生产基地,毛铺基地是一个基本维持着传统人工酿酒工艺的地方。在这个相对容易“出片”的地方,又一个难题出来了:时间短。因为行程安排的原因,偌大的厂区,前后停留时间不过1小时左右,只够走马观花。

车间内烟雾蒸腾,工人来来回回地走动着,影友们蜂拥而至,四处拍摄。车间内的秩序顿时乱了起来,当游客多过工人的时候,工人平日的工作状态已然被打破。我想躲开人群就离开了雾气蒸腾的主车间,来到一旁的工人休息处。

这时,一个铁皮焊成的柜子吸引我按下了快门。工人们的外套、头盔、秋衣、马甲、雨衣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端整齐划一,一端参差不齐。这种自然的状态让人仿佛看到它们的主人如何在这里卸下一身疲惫,穿上一身轻松。

命题作文,学生时代会碰到,旅行摄影也会碰到,又何止这些?命题作文,其实是一种人生状态,我们需要在指定条件下完成既定的目标。领到题目后,所能做的,唯专心解题而已。

旅行,莫怕命题作文,解题最须专心。

旅行,莫要偏爱风物

旅行摄影有一个危险的陷阱,即专注于拍摄风物美景,而忽视了人的存在。愈是绝美的风景所在,这个陷阱就愈是害人不浅。当然这并不是否定优秀的风景摄影作品,而是因为旅行本身就不单是美景的叠加,更是对一地风土人情的近距离体验。

风土是一地风景,人情则必与人相关。

阳新县龙港镇的“红军街”是一个颇有意思的地方。龙港老街有“小汉口”之称,石板铺路,街道蜿蜒,街房古朴,据传有百年历史;革命年代又曾是红三军、红五军办公要地,纪念馆至今保存完好;眼下仍有居民生活在古居之中,现代家电俯拾皆是——不同时代的分别在这里留下只声片影,相互交错又泾渭分明,所谓“一街一史书”,大抵如此。

当我路过一个挂着“阳新县龙港中心血防站”牌子的建筑的时候,直觉告诉我这里有故事可拍。这是一个民国时代建筑,那古朴端正的宋体昭示着自己的历史。从月亮门向里看过去,隐约有几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而停放的人力三轮车说明里面有人在居住。

我在拱门前找好位置,测好光,等待着最自然的路人甲。幸运的是,几分钟后就有一个年轻的爸爸从外面一边打着电话,一边背对着我跑进那深深的庭院,直至没入光影之中。

我一直以为,要了解一个城市的风情,要么去坐这个城市的公交车,要么就去逛这个城市的公众休闲场合。在武汉,在一位当地朋友的带领下,我来到了长江大桥南岸下。这里简直是武汉生活的一面镜子,打牌、搓麻将、聊天、健身、散步……但是最让我意外的是,露天“修脚挖耳”也是一份职业。

或许是我坐井观天太久,第一次来到武汉就完全被这个情景给震到了。我在附近徘徊良久,终于按下了快门。

旅行,莫要偏爱风物,庶民更关情怀。

旅行,莫忘精彩花絮

如若是纯粹的放松体验,一般来说,我并不太喜欢三五成群、抱团扎堆式的出游。那样会分散一个人很多的注意力,不能专心于发现、记录。不过反过来想,人多也有人多的好处:拍摄之中的交流,就避免了闭门造车的危险,对双方都是一种提高。另一个好处是,这些同行的朋友们,本身就是一道非常有意思的风景。

比如照片《他们在拍什么》就撷取了此次旅行中颇为有趣的一个画面:五台相机齐刷刷地向一扇门里张望,端着相机的人中有人弓步,有人踮脚,精力之集中,状态之自然,确实让人心生好奇——门里面是什么?

如果仅从画面而言,这张照片或许并无出色之处。但是参加了此次旅行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回想起旅途中的种种 。知道的人,自然会心一笑;不知道的,也会忍不住刨根问底,成为此次旅行的有趣话题之一。

这就是精彩花絮的魅力,它攫取了一拨人的集体记忆中貌似清晰实际却又模糊的点记录下来,成为既永恒又常新的回忆。旁人或许不明就里,当事人却一定会因这样的一张照片,讲出一串故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