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感悟“水”“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感悟“水”“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杨球旺

永州新田人,1955年生于宁远。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教授、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水彩画艺委会主任委员,永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国画、水彩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美展并有获奖,曾在《当代艺术》《中国水彩》《大视野》《世界知识画报》《艺术中国》等专业刊物上发表作品或专版介绍,有作品被港、台及中国驻美教育机构收藏。

一、关于用水

在诸多绘画艺术形式中,材料和作画媒介的选择与运用,成了界定该画种概念的关键要素。水彩画的工具材料与技法表现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这样说,水彩画的主要特点是其工具材料所决定的,因此,作为水彩画家必须尽可能熟练地掌握不同工具的性能及其特点。至于怎样具体运用,则可以因各人对作品艺术风格的不同追求因人而异。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古今中外但凡那些有成就的艺术家,无不是驾驭工具材料的高手。

水彩画是以水为媒介作画的, 水不仅起着稀释颜料,调节浓淡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湿润、衔接、冲化、洗涤等功能。由于水性的“透明” 和“流动”特点,色彩和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色彩随着水分的流动,在画面上形成富于变化的自然天趣,导致画面水色的渗融、浸润、柔和、迷离、飘逸、洗练、洒脱以及沉淀肌理等艺术效果。使水彩画产生出富于韵律感的艺术表现力,为水彩画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水是一种具有挥发性能的材质,它会随着气候、时间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挥发。因此,水彩画家只有熟练地掌握相关工具、媒材的性能,恰到好处的用水,才能使颜色浸润、渗融而使画面实现浓淡相宜,冷暖相融,远近相间的层次感,让画面产生奇妙的变奏。所以水彩画的用水之道在于适当、巧妙,在于有机地表现出画家的感受和艺术个性。因此,善用水者水可随人意,情感的律动借助水色流淌、扩散,在聚集和分解过程中,纵情挥洒,畅叙情怀,随机调控,因势利导,应物现形,浑然天成;致色或浓或淡,虚实相间,朦胧缥缈,而妙不可言。水携种种神韵而来,却又在试探你有无“点水成金”的胆识和经验。“水”在这里有一个广阔的空间,是一种带有精神性的物质媒介。运用恰当时,任你浸润、晕染、冲撞,或刻划、点染、喷洒,助你实现画面的浑然天成;违背其特性时,它就会立刻使你的画面陷入滥、僵、焦、滞、闷的尴尬状态。

水赋予色彩以生命,使颜色透明、富有流动性。这种流动含着作者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尺度,因此,用水用色是水彩画的灵魂和核心。善于用水、用色是水彩画家基本功,修养,作画经验,个性气质以及艺术上的胆识的综合体现。所谓的用水之道当包括:笔头含水量的多少,水在画面上停留时间的长短,饱含水色的画笔与纸的接触方式,画笔的行进速度以及画板放置的角度等等。这是一个长期的经验积累过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感悟

水和彩这两种最基本语言形式载体组成了水彩画的艺术语言,它既可以表现出淋漓、酣畅的艺术效果,又可外化出凝重、富有力度美的语言形式,且由于它本身的物理特性使之更易于表现光与色感,富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水彩画既有与其他种类绘画的共同性质,又有其自身特点,它所传达的精神和意韵已使其自身涵盖了中西绘画的审美范畴与精神理念。

英国著名水彩画家乔·雷思金指出,水彩画在画家的处理下,水滴和它明快性质所形成的幻想与造化,泼溅的痕迹、凝结的色块以及斑斑的粒状虽然对于画的表现没有什么具体意义,但由于偶然产生的梦境似的造化,清新的趣味,明丽的色调与轻柔的感觉,是其他材料所没有的。这种在视觉效果上显现出的透明、流畅、空灵、诗意等独特的艺术情趣与其它画种拉开了距离,是水彩画艺术语言的内核,是一种“诗性化语言”。

二、关于用色

色彩是万物之貌,是构成一切视觉形象的最基本的要素。在造型艺术中,色彩也是最活跃、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水彩写生通常是运用写生色彩规律,依靠色彩的色相、明度、冷、暖的变化,通过对比与调和来状物抒情。要写实时,可精雕细刻,自然景物的形、色、光、质可以惟妙惟肖;欲写意时,则概括、简洁,画有尽而意无穷。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写生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对色彩的观察判断做到准确、敏锐,切忌在上色时含糊犹豫,过多的修改,反复的渲染,最终导致画面既脏且闷,难以收拾。实践证明,要做到用色准确,必须胸有成竹,从大处着眼,抓准画面大的色彩关系,讲究用色的概括手法,用联系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对象的色彩倾向及大的明暗关系和冷暖关系,找出统领画面的总色调,逐步使画面的色彩丰富起来。

写生色彩是以反映客观自然规律为目的,而表现性色彩则恰恰相反,需要摆脱自然色彩的束缚,自然色彩只是为画家的表现对象提供一个客观依据和提示,画家根据自然进行再创造,而以体现艺术规律为目标。表现性色彩主要运用于水彩画的创作阶段。艺术作品是精神的创造物,自然只是提供了一种机遇,艺术家需要重新安排自然,这种安排是从美的观念出发创造性地去组织画面。这就要求画家摆脱写实绘画的共性标准和思维方式,抛开写实绘画的常用方法,以倡导个性特色为标志。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在个人偏爱的基础上形成特色。每个人可以依据本能偏爱凭直觉去发现色彩的兴趣点,即找到打动自己心灵的色彩(色相、色组、色彩关系),以此而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

表现性色彩关注的是色彩情调、色形的美感趣味;关注色彩交错的层次感;关注画面结构和比例关系以及画面的肌理表现等等,概言之,表现性色彩关注的是艺术语言,摆脱真实感的束缚,建立画面的形式结构和艺术秩序,以实现预期的画面效果。表现性色彩要组织得好,其形成美感关系的确是要费思量的。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把握,善于掌握好“度”。在创作实践过程中,往往有些时候就差那么一点点就可以改变整个画面的色彩感觉。因此,在利用表现性色彩处理画面时,需要经验、修养和直觉,也要靠对色彩的理性规律的认识和积累。要在直觉和理性的共同作用下推敲、组织好画面色彩的美感结构关系。

色彩对于作品风格的个性展现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色彩个性是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是对色彩独特的认识和表现。它的形成源于艺术家主观感情的宣泄,使色彩的表现跃出前人及客观世界的窠臼,达到某种自由的表现状态。艺术家的色彩感觉、艺术观念、性格、气质、修养等与其色彩个性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这是一个累积的过程,需要艺术家保持敏锐且持久的感知力。

在水彩的创作中,个性色彩是艺术家观照自然、体悟生活的独特方式,是其艺术观、价值观的物质载体。艺术家个性的色彩表现形成了其凸现的艺术创作风格。如果艺术家不具自觉精神的个性,就难以形成显在的艺术个性,色彩个性自觉是重要的过渡环节。艺术家都潜藏着某种本能色彩冲动,如何发掘、把握自身的色彩个性,是每位画家值得探索的问题。色彩个性最终发自艺术家自身色彩本质的不断选择,在任何时代对已有的色彩感知的超越,只属于那些知难而进的人。

三、关于格调与品位

绘画作品中的格调是指不同画家与作品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及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是画家艺术造诣、文学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综合反映。品位即为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成熟的艺术家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化形式语言,一种独特性的理念方式决定着作品的格调与品位。

自然客体与艺术客体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和本质的区别,其联系取决于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与一般日常视觉经验的相关性,而其区别则在于这两种客体有着完全不同的形成法则。自然客体其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一件艺术品则是作者通过某种手段,运用某种形式语言来表现画家的感受和传达画家的主观认识的。它通过画家选择的某种特定的形式、语言引导欣赏者受到同样的感染。形式的因素是抽象的因素,潜藏于一切艺术品的表象内部,具有它自身的独立价值。它是从自然中抽出的,自然界存在着无意识的形式因素,这些因素对于艺术家形式意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暗示作用,这种形式的暗示无所不在,而对于这种暗示的心理感应又因我们主观方面性格、思维方式等因素的不同而形态各异,产生出各不相同的结果。这是艺术家师法自然的一个源泉。艺术家要做的事就是在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同时全身心地去领悟自然,通过细心的体味与观察去发现它的内涵和其中美的特质并加以强调,赋予其特定的个性风采,并由此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有意味的”画面形式语言。

没有去粗取精的过程,就没有恰当的形式感;没有触动人心的体悟,作品也就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画家要始终自信自己亲验的感、知觉,直至发掘出为人所漠视或根本不曾观察到的真实景象,实现对现实的深度把握,才能获得高品位的形式语言。

美术作品之所以不同于生活的复制,就在于其包含了画家的思想、激情、概括力和创造力。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画家的主观感受(即对自然信息的接收),通过画家的取舍、提纯、变换、创造的过程。正如梵高所说:“绘画并非把我们肉眼所见的予以正确的再现,而是如何把自己意念中的造型和色彩,按自己的需要予以再生。”因此,通常有经验的画家在以自然入画的写生过程中,总是能够充分领略自然景物的精神气韵,并以自身的艺术素养及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尽情的表达出景物的内在美之意境。

一个人的性格、学识决定着其审美取向,因而作品的品味格调的高低,全在于你的生活、你的情感、你的倉储和你的慧眼,如果说画面能够灵动自如,那是因为你与自然对语唱和的默契,作品里的自我与自然同在;而你的画面能够阳刚大气或者阴柔抚媚则取决于你与表现对象之间的缘分与过往。当画家以其独具的艺术风格和娴熟的技巧,在画面上作淋漓尽致的描绘时,自然与画家自我生命意识在笔底尽情的流淌,这样表现出来的作品意境也就相应地包涵着自然的感召与画家的感受,也因此才能让人们感受到作品动人的艺术魅力。

实现高品位的艺术形式,其关键是必须要有画家意念的表达,艺术素养的展示,并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作者的艺术个性,这些特色的形成,无不来源于作者对传统的成功的继承和对生活的出色的提炼。不尽的美感因素存在于自然世界的方方面面,等待着艺术家独具慧眼的挖掘与提炼。怎么样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艺术效果,实践的途径同样也是多种多样的。许多有成就的水彩画大师除了在技法和技巧领域对水彩艺术语言个性化地拓展和延伸外,还能赋予作品以广袤深刻的思想内涵,他们创作观念、表现风格的多元取向也为水彩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品读国内众多大家的名作,当可启迪我们的心智。现当代大家中:吴冠中先生的水彩画“江南水乡系列”以浓重的黑、大块的白,使画面呈现强烈的对比关系,而微妙的灰色又使画面在醒目的状态下达到柔和的视觉效果,将中国画的水墨意趣自然的溶入其中。使细雨中的江南显得婉约而素净;王肇民先生则坚持“真则美,力则美”的艺术观,在水彩画创作中强调作品的厚实与力度,在色彩上单纯、厚重、概括而浓艳,强烈的色彩构成形式使其作品极富现代感,使作品造型坚实有力,一反水彩画在人们心目中所形成的明快、清新的固有审美概念,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营造出极具中国风度的高雅格调和深远意境;王维新的水彩画格调清新、洒脱,体现出画家高尚的审美情趣,他将明丽的三原色与浓淡相间的墨韵交织在一起,以中西艺术的语言要素在“畅神”的基础上加以融合,从而形成了一种生动,凝练,彩墨交融,具有浓郁而空灵的诗境。

品读这些大家风格迥异、个性鲜明的作品让我们明白:所谓格调即是作品内容和形式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的艺术效果和精神境界。它体现了作者的品质、修养和审美趣味。高格调的作品,必定吸取了前人优秀的艺术成果,并有新的发展,它具有时代的风貌,同时又有作者鲜明的艺术个性。艺术的格调是艺术品等级与质量的代名词,对画家来讲,产生格调高雅的艺术品的背后, 往往有着完整的知识体系所构成的美学框架,有着以学识的积累所形成的艺术修养,艺术家的头脑应该说是一座大工厂,靠着那些美学修养和艺术功力完成严格的生产程序,仿佛是一整套尖端的机械,由它们反复冶炼加工出的艺术品才是高档次的。艺术家不断地蓄集知识,提高修养,有如工厂中不断的革新,以利提高产品的质量。这也是所谓功夫在诗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