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时代的要求下,课堂教学也要呈现出一种新的模式,如何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成了当下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学的有效性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而不管是什么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教学的有效性,初中语文诗词教学自然也不例外。

【关键词】诗词教学 初中语文

诗词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产物,且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从诗经楚辞、唐诗到宋词、元曲,可以说大部分中国文学主要是史诗。《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其意思是说诗词是一种节奏性很强的文学载体,且其抒情性显著。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中学生对于诗词学习的态度是畏惧、缺乏兴趣。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诗词教学。

一、加强诵读,积累古诗词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言中,不反复诵读,又如何体会得出?只有反复吟诵,才有可能把握诗词的感情脉搏,理解诗词要表达的中心。那么,如何进行诵读呢?

首先,进行分类,让学生保持清晰的思路。如以理想为主题,有曹操的《龟虽寿》、李白的《行路难》、李贺的《南园》及其他边塞诗等;以人生为主题,有陶渊明的《饮酒》、李商隐的《无题》、李煜的《相见欢》等;以哲理为主题,有陆游的《游山西村》、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柳宗元的《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苏轼的《浣溪沙》等。诵读这些富有启迪意义的诗篇,有利于熏陶和感染学生。在一定时期还要有重点地推荐一些成就较高、风格独特的诗人词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陶渊明、苏轼、李清照等。

其次,形式多样,引起学生的背诵兴趣。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实现由诵读到感悟到积累到内化的效果,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以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可以举办吟诵会,让学生展示个人才华。可先用他们的诗画作品装扮教室,营造出高雅的气氛,接着可设计形式多样的比赛,通过记诵,学生不仅能明白诗句篇章所表达的含义,而且能领略其精妙所在,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也可在诵读时开展人物评价活动,以诗的语言或最合适的诗句评述,如在诵读过李白的作品后,用“天生我材必有用”或“狂放潇洒第一人”等批语加以评价,提高学生对作品的进一步理解。也可灵活运用诵读作品内容评身边的人,如学生读了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后,仿照词句评其好友:“少言寡语又何妨,凭真诚,赢赞赏!”学生还可评自己,大胆挖掘自己身上不为人知的闪光点,肯定自己,如用“愿做春泥更护花”“年不在高,有志则名;话不在巧,有情则灵”作座右铭。在诵读时开展写评语活动,能更好地开启学生的智慧,唤起学生的灵性,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古诗词积累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表演,将诗词再现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诗词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形势发展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曹操《观沧海》一诗中作者通过自己对大海的观察,再借用生动的想象表达自己豪迈的心胸与理想,学生也较感兴趣,但因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很少见到大海,缺乏感性认识,势必给阅读带来阻力,所以课前老师可有意识的组织学生到海边走走,观察大海等。在学好课文后,为更好的拓展延伸,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作业:这篇诗歌写大海写得这么好,其实大自然中精彩的东西很多,请同学们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倾听中有所发现。

三、整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中,诗词的数量很多,在安排上一般是根据单元的核心内容将诗词打乱编排的。这样给学生记忆诗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很容易发生混淆、记忆不牢固的现象。对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作者为单位,整合教材内容,使诗词内容呈现集中化、条理化,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在初中第一册苏轼《浣溪沙》的学习时,笔者将教材中苏轼的另一首词《水调歌头》整合在一起学习,让学生对苏轼这个人的个性特征有个较为完整的认知。进而根据诗词的创作时间,先学习《水调歌头》,因它写于1076年中秋节,词人苏轼4l岁被贬到密州,做了小小的太守,政治上不如意,与弟弟也有六七年没见,这就出现了词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抑郁不欢,而结尾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再学习《浣溪沙》,是词人在1082年创作的,时年三月,词人再次被贬黄州,政治上不得意而且身体也不大好,但词中却写到:“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又体现了词人的乐观和热爱生活。由此可知,苏轼的性格是乐观、旷达。这样安排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诗词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便于他们更好地体验、感受作者的内心,能够有效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总之,诗词教学可以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对其进行整合、优化,不断探究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从而确保初中语文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