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近期化肥行业分析及政策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近期化肥行业分析及政策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化肥行业整体发展面临困境。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充分重视化肥行业发展,认真分析2009年行业形势变化,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于保证农业和化肥行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化肥行业当前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化肥实现了供需基本平衡。预计2008年化肥产量达到6000万吨,增长5%以上。总体上看,我国氮肥和磷肥生产能力完全满足国内需要并有部分出口;钾肥受资源条件限制,每年有近70%依靠进口。为了保证国内化肥市场稳定,国家对部分化肥出厂价格和进出口进行直接调控。在此整体格局下,当前化肥行业发展既面临现实问题,也存在深层次矛盾。

(一)企业停产限产情况严重

进入2008年下半年销售淡季后,受原料价格回落、出口受阻、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氮肥、磷肥价格明显回落,国内化肥大量积压。为了减少库存和生产损失,大量企业停产、限产。根据相关行业协会提供数据,到2008年11月,氮肥停产产能约1000万吨,约占全部产能的20%;磷肥开工率为50%以下,复合肥工厂开工率不足10%。预计2009年春耕之前大部分企业将减产,少数成本较高的企业将长期停产。

(二)淡储启动缓慢制约企业生产

国家今年淡储规模达到1100万吨。农资流通企业由于对于化肥未来价格走势仍不清楚,担心存货风险,观望气氛较浓。银行担心贷款无法收回,发放淡储贷款速度慢,淡储企业贷款比较困难。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联合进行储备可以比较容易地得到贷款,但目前生产企业淡储指标少且资金紧张,工商联储量在整个淡储总量中的比例太小。以上情况对于需要大量回流货款以解决淡季生产资金的生产企业和国家落实淡储计划都极为不利。

(三)2009年春耕用肥可能受到影响

2008年上半年,由于煤炭、进口硫磺、进口氯化钾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影响国内化肥价格大幅度上升,农民实际购肥量下降,农业化肥明显减少。根据有关部门数据和行业协会调查,2008年全国化肥用量下降5%,其中农用钾肥需求下降40%左右,磷酸二铵全年实际消费量下降30%左右,氮肥大体持平。如果化肥企业淡季生产大幅萎缩,2009年春耕用肥旺季到来时国内化肥供应不足,将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四)化肥限价政策面临挑战

从2006年国家制定限价政策至今,虽然化肥成本随着煤电气价格的不断上涨,但化肥限价的中准价仍未做调整,这给企业执行限价带来了难度。除大型国有化肥企业严格执行国家限价外,多数企业实际出厂价远远突破限制,农民得到的化肥已经是高价化肥。

(五)过剩产能难以通过出口消化

2008年,预计尿素产能过剩900万吨左右,磷肥产能将超过需求600―700万吨。新建产能的增速超过国内需求增速,只能通过出口释放。2008年11月国家调整了氮肥、磷肥的出口关税政策,为国内过剩产能的消化提供了一定的机会。但在目前国际氮肥、磷肥价格迅速回落的情况下,新增产能通过出口释放的力度仍有待观察。

二、2009年化肥形势分析

总体上讲,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在国家有关政策进行适当调整的情况下,2009年化肥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诸多矛盾有望趋向化解,出现价格趋向回升、生产逐步增长、恢复适度出口的形势。

(一)国内需求稳定增长

国家近期出台了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将增加农民直补,同时建立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与提高农资综合直补的联动机制的政策。这些政策将从两个方面扩大化肥需求:一是直接促进农民增加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我国化肥成本占农业生产成本的比重较高,以2004年的数据为例,稻谷、小麦、玉米、油菜籽的比重为35―40%;棉花、大豆的比重为25―30%。农民务农收入增加将会加大化肥投入。国家建立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与提高农资综合直补的联动机制,也将使农民对化肥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明显增强,不至于再出现2008年因化肥涨价过快使农民减少化肥使用量的情况。二是生产经营方式改变带来化肥用量增加。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后,耕作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大量种植必将带来化肥需求相应扩大,农业用化肥的需求将明显高于以往家庭式耕作的规模,并对化肥的品质、性价比及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国际需求保持低位

目前,全球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能源、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及粮食的价格迅速回落,使化肥生产成本下降,化肥价格必然随之回落。目前,国际经济仍在下降周期的底部,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市场化肥价格短期将难以迅速回升。

(三)总体成本稳中趋降

影响氮肥和磷肥生产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煤炭、天然气和硫磺。2008年8月份以后,国际、国内大宗商品出现一轮较大幅度的向下调整,石油、煤炭等能源价格回落,硫磺等化工原料价格也明显回落。化肥生产成本压力得到缓解,化肥生产成本将趋向下降。

(四)价格稳定趋向回升

总体上看,在需求增加、成本支撑、以及国家调整氮肥相关政策的因素影响下,2009年化肥价格在目前的水平将有所回升。原因是:一是成本支撑。经过2007年以来煤炭、电力、蒸汽等价格的上涨,国内化肥的成本已经明显提高。只有在煤炭、硫磺等原料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氮肥、磷肥的价格才会继续下跌。目前看氮肥专用煤炭价格下降幅度不会太深。二是国家支农政策、关税政策调整等,对于未来化肥的市场预期会发生改变,使得近期淡储启动,消化目前企业的库存,促进价格回升。三是国际化肥价格如果出现回升,将促进淡季出口,为改变价格下滑的形势提供支撑。四是化肥价格的大幅下降会增加农民的用肥需求。国内一些中小型化肥生产厂被迫停产。2009年春耕旺季来临时化肥需求增加,在短期内供给可能出现偏紧的状况,从而推升化肥价格。

尽管国际市场磷肥和氮肥价格大幅下跌,钾肥价格相对具有抗跌性,因为钾肥供给相对短缺且行业集中度高。尽管国际上处于垄断地位的加拿大、乌克兰等国家采取限产保价措施,国际钾肥价格仍有可能会从目前价格水平下调,但由于国际钾肥价格远高于国内价格30%以上,而2009年的钾肥供应仍然偏紧,因而不排除继续小幅上涨的可能,这将对国内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五)出口适度恢复增长

根据2008年11月国家公布实行新的化肥出口关税政策,氮肥、磷肥出口设定基准价,对高过基准价的出口征收高于10%的关税,出口价越高,关税越高。这一政策在旺季基本阻止了国内化肥产品出口,保证国内供应和产品价格平稳;而淡季则灵活性放开市场(因为国内价格越低出口概率越高),有望使国内化肥产品价格维持在生产成本之上,同时又不会过高,波动性减少。

三、有关政策建议

(一)完善淡储政策

1、建立国家和地方两级储备制度

仿照国家储备粮食调节供给的机制,建立化肥储备调控机制,用国家财政或是农行贷款储备确保化肥质量。由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决定储备化肥的投放时机和规模,保障化肥供应,调控化肥价格。国家储备要处理好与商业储备的关系,根据国内化肥淡季需要储备量确定储备规模。以目前的商业淡储为主,国家储备为辅,国家储备主要是保持化肥市场稳定,平衡旺季、淡季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2、继续扩大淡储规模

根据国务院近期关于增加重要物资储备的精神,将目前化肥淡储1100万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以缓解目前困境。扩大的淡储规模,一部分由国家和地方储备承担。另一方面作为商业储备,但是向生产企业适度倾斜,增加生产企业的淡储指标安排。为解决生产企业流动资金问题,有关部门应协调银行加大对生产企业储备业务的贷款支持,尤其是化肥淡储期间,允许生产企业用产品做抵押,办理短期贷款。

3、鼓励合作储备

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搞联储销售,其最大优点就是“利益共享,风险同担”,可以有效地降低淡储风险。国家应扩大工商联合储备的比例,推进淡储工作的加快启动和进行。

(二)加快推进化肥限价政策调整

改革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取消对尿素的出厂限价,解除对化肥批零差价控制和提价备案以及钾肥进口核准价格制度。在放开化肥价格的同时,对于化肥行业的优惠政策也应相应有所调整。应适时取消对化肥行业生产的优惠电价,取消对化肥铁路运输优惠运价,取消价格双轨制及对化肥生产用天然气的优惠价格。对于化肥行业享受的免征增值税政策仍然应该保留。因为税收优惠可以通过减轻企业的税负来降低化肥价格,不会影响到化肥及上下游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

(三)建立化肥预警机制

建议国家要建立一套全国化肥市场运行情况的预警机制,对市场问题进行早期干预,从而尽可能保持稳定发展和降低损失。这一机制包括:规定市场上化肥供需情况的警戒线,设立绿、黄、红三个等级,在警戒线处于黄色状态的时候及时采取措施,通过灵活的市场储备及投放、进出口关税政策等手段进行调节,实现行业稳定健康发展,为保证国内市场供给和农民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条件。

(四)积极促进化肥行业结构升级

目前,在国内产能过剩、竞争更趋激烈、出口市场受限的整体形势下,化肥行业正在进入行业变革、重组的关键时期,行业整合、整体升级的进程也在加速推进。国家政策应积极推进这一进程,实现行业整体结构升级。一是严格新上项目审批。控制小规模项目和技术落后企业小改大(简单技改、重复扩大规模)的审批,适时将氮肥、磷肥项目的备案制改为报批制,并严格规定新上项目的规模、技术工艺、环保评估和原料来源,特别是提高节能环保的市场准入门槛。要在项目审批中考虑地区因素,鼓励基础化肥产能向原料产地集中,对于非原料产地新建、扩建氮肥、磷肥产能应从严控制。二是合理确定淘汰标准。从淘汰机制来讲,首先是要合理确定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在确定规模标准的同时,更要注意环保和技术标准,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降低消耗,减少资源浪费。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