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富含哲理 启迪人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富含哲理 启迪人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考点阐释]

所谓“观点”,就是人们对事物和现象的看法。观点包括主题,但不等于主题,观点的外延要远远大于主题。所谓“启发”,就是阐明的道理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并使其有所领悟。

所谓“观点具有启发性”,主要指观点富含哲理,具有思辨性。就是说,文中的观点新颖独到,使人看后豁然开朗;或者观点较为辩证,使人加深了对某个问题认识的深度;或者观点虽不全面,但能使人产生对某个问题其他侧面的思考,拓展了读者对该问题认识的广度;或者观点引发人们的联想,从而丰富了该观点的内涵,等等。总之,不是读完就了事,而是让人产生心灵的共鸣和灵魂的震颤,获得思想境界的升华。

[写作指导]

一、描述中渗透感悟

要想写出见解独到的文章,必须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的感受和领悟。例如高分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文中有这么两段:

忽然,我的脚步慢下来,一组青铜雕像吸引了我。这是一组雕塑小品:两位下棋老人,四目注视着膝下的棋局。雨线在铜像上嬉戏,那般顽皮恣肆。我不由停下脚步,细看那两位老人。右边这一位,长袍马褂,一副学究模样,彬彬有礼地徐徐伸出右手,请对方出着;对面那一位,短衣宽裤,劳动者打扮,眉飞目炯,动作张扬,正高举一枚棋子,敲向棋局。整个雕塑,呈现出苍凉的青铜本色,只是膝头臂肘,被人们长期摩挲,变得光亮。雨水是如此放纵,向老人的头顶项背泼洒,形成一股股飞瀑湍流,在棋局上漫流。而这两位老人,仿佛跨越了一个世纪,享受着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到的那份愉悦,任凭风雨喧嚣,毫不在乎。“好一份豁达!”我感慨,油然生出一丝歆羡,从心底涌出深长的喟叹……

路上跑过几个年轻人,有的裹着雨衣,有的压低雨伞,东一句西一句地咒骂着天气。两位青铜老人则稳坐棋局,分明超脱了世界的嘈杂,那恣肆的风,那喧嚣的雨,那些零落的残叶和败花,那些仓皇失措的行人……一切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他们享受着另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品味着另一种非同寻常的充实,喧闹的风雨和风雨带来的喧闹在他们那里,不复存在!

此文围绕跨越竞选失利的心理阴影这道“坎”展开,详写青铜雕像中两位下棋老人跨越坎坷、享受着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到的那份愉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内容厚实,情感真挚。感悟,为这段叙述注入了奔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

二、议论中点亮哲思

好的议论往往内涵丰厚,能引发人们深入思考,获得人生的教益。例如蔡海鹏的《石牛》一文,描写自己在地摊上以8元钱的低价抱回了一头石牛,它“笨重丑陋,黯淡无光”,被冷落在书橱的一角,全家人都不喜欢它。后因朋友(鉴赏文物的行家)一句“这是唐货”而骤然成为“稀世珍宝”。后来,它在人们以惊奇的眼光传看时,“啪”的一声摔得粉身碎骨。那位朋友听到此事后,意味深长地说:“那石牛虽说不凡,可是它已过惯了那种寂寞平凡的生活,一旦改变了生活方式,受到人们的仰慕,反而使它走向了毁灭!”作者借独具眼光的行家之口,揭开了石牛摔碎的哲理内涵:当头衔、掌声、金钱、地位等微笑着向你走来时,你要耐得住“寂寞与平凡”,保持一颗平常心。否则,等待你的将是失败与毁灭。这点睛之笔,点亮了哲思之光,使文章熠熠生辉。

又如2008年浙江卷有篇满分作文《触摸都市(站在塞纳河畔)》,开篇点出“风情各异的城市,是人类历史进程的结晶”,在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后,深入一层,提出“个性迥异的城市,是平凡人生活态度与情趣的反映,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观点见解独特,足见作者思想之深刻。接着笔锋一转,论及“都市无疑是美丽的,然而它却并不完美”,不完美的重要根源是“无尽的物质享受冲击着几千年来稳定的文明秩序,欧美的‘强势文化’正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席卷全球。激进的现代意识正随之膨胀,恬静的古典气息已无处寻觅”。作者“在无限的思考中面对都市,触摸它的外壳,也渴望触摸它的灵魂。但愿有朝一日它的内质可以像外表一样美丽动人,但愿有朝一日那些虚假与轻浮都会变得真实与坚固,但愿‘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但愿我们可以重新触摸都市那由内而外的如花般绽放的美丽”――以上句子充满哲理的思考,体现出认识的深度。

三、抒情中渗透理性

有位学生在叙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时写道:“一幅摄影作品中,一个金发碧眼的姑娘带着迷人的微笑,翩翩起舞于一间破败的教室,缕缕阳光透过没有玻璃的门窗洒在她的裙褶上。多么美丽宁静,多么富有诗意――你也许这样想。但当你知道这间教室是被轰炸过的废屋,当你知道屋外的巴勒斯坦是怎样的局势时,你还会这样想吗?”字里行间流动着一股难以抑制的悲愤,但还没有揭示浪漫的诗意和残酷的现实背后的伤痛。可贵的是,文章接着写道:“也许你会感慨,这美丽与诗意是多么脆弱,一颗炮弹就可以使它灰飞烟灭。也许你会叹惋:小女孩脸上那迷人的微笑还能盛开多久?她那纯净的心灵,能否不飘进一片战争的乌云?战争摧毁的竟是这般美丽、这般美好的事物!物质的毁灭可以重建,但心灵的创伤能否愈合?”女孩的美与摧残美的战争的对比中,渗入了作者强烈的激情,同时形象地诠释了战争是给人类带来危害的恶魔这一公理。

又如2008年福建卷优秀作文《品江南》,以江南的霏霏烟雨、雅气的宛君、皎洁的月光、《二泉映月》、恬静的水乡等意象勾画出一幅水墨画。江南的味道氤氲弥漫,让人追溯起悠悠历史与中华文化。作者最后写道: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清清泉水淡淡水乡,品江南的同时,人情的光辉也在心灵的蓝图上勾勒出一片蔚蓝。

这段抒情颇有宋词的意蕴,体现出作者较高的思想素养和认识水平。

四、炼句中升华主题

简练深刻地用词,隽永深挚地造句,总能给人怦然心动的美感。用富于意蕴的词句表达思想,必定会绽放奇丽的光彩。有一篇题为《友谊的故事》的文章,讲述了一个小故事:饿狮在扑向与之角斗的囚徒罗莱斯的一刹那,突然停止进攻,用温热的舌头舔舐瑟瑟发抖的罗莱斯。原因很简单,这头狮子受伤时,罗莱斯曾经救治过它,与它建立了间无言的友谊。令人赞叹的是,作者讲完故事后,仅用一句话点破主旨,却很有力度。这句话就是:“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救助,谁就应该在平时播种友谊。”格言式的语句简洁明了,启迪人心。特别是“播种”一词,将“友谊”化为种子的形象,不仅生动活泼,并且让人自然地联想到,困厄时得到援助,那就是采撷友谊的鲜花,收获友谊的果实。

又如2006年上海卷佳作《我想握住你的手》,作者具体展示了自己对司马迁的认知历程,写出了司马迁历史观、荣辱观的现实意义。在文末,他感慨道:

握住司马迁的手,我也不禁像半个圣人一样思考问题了!

阅卷专家评价,这是一篇很有思想深度的作文;这名考生是在用心写作,可以看出他把自己的感情沉浸在文章里面。而“我也不禁像半个圣人一样思考问题了”一语,精要而有味,使主旨因此而豁然开朗,又使思想感情得以升华。

[考场佳作]

人之常情

2008年天津一考生

汶川大地震后的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地动山摇的一瞬间,谭千秋老师为什么不是自己先跑出去,而是毅然地用他并不健壮的身躯,为四个学生撑起了生命的钢铁之伞?

大难当头,求生是每个人的本能反应。而地震留给人们逃生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甚至要以秒计算,让人来不及思考应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所以,那短暂时刻人们的行为基本上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或者说是一个人多年生理、心理、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综合力量的释放。我曾经大胆地设想,如果谭老师那一刻向学生高喊“地震啦,快撤”之后自己也跑出去,应该没有人会责备他;再退一步讲,哪怕谭老师连“快撤”也没有喊,就自己先逃了出去,似乎也不会有人对他不依不饶。毕竟我们的社会进步了,对人的正常的情感、正常的本能(也就是“人之常情”)能够承认、肯定,进而表现出适度的尊重。因此,“先跑”不应该成为罪过,更不会承担法律责任的。

但我很快就为自己的“大胆设想”而惭愧。谭老师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如果”的,他的强烈的角色意识,他的放大了的职业精神,给了他坚强的支撑。他镇定有序地组织学生们往外撤,那一时刻他的心中应该说只有学生,惟独没有他自己。对于他趴在讲桌上的情形,人们也曾设想了种种可能,但我坚信,谭老师始终没有放弃和学生一起跑出去的念头。那样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应该是始终微笑着、憧憬着更美好的未来的,哪怕是震波肆虐的片刻。也许,就是在他俯下身去要拉起学生向外冲的一刹那,房子倒了,钢筋水泥把他的形象定格成了师魂的雕塑。大写的“人”,演绎了大写的“情”。

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权利,是文明社会的标志,所以我们可以对诸如“震时先跑”的人持宽容态度。我觉得,对具体的生命个体而言,这个意义上的“人之常情”只不过是最一般、最本初的“情”,这里的“人”更多的还是自然意义的概念。同时,人又是有社会属性的,伦理、道德、文化、责任等综合因素铸就的是大写的“人”。而大写的“人之常情”,应该是高悬在人们心中的一轮太阳。

[点评]

此文篇幅虽不长,但写得很有深度。在作者看来,诸如“震时先跑”等行为,也符合“人之常情”,但“这个意义上的‘人之常情’只不过是最一般、最本初的‘情’,这里的‘人’更多的还是自然意义的概念”;另有一种“大写的‘人之常情’”,当事人因“伦理、道德、文化、责任等综合因素铸就”了“大写的‘人’”,这样一种“人之常情”自然更可贵,它是“高悬在人们心中的一轮太阳”。对“人之常情”能有如此一番见地与分析,是考生思想成熟的表现,值得我们为之赞叹。

全文聚焦于谭千秋老师瞬间的选择,“大胆设想”,层层剖析,入情入理,启迪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