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你轻松写好“文学形象”类赏析短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你轻松写好“文学形象”类赏析短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学生应该具有初步的鉴赏、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这是新课标对同学们提出的新要求。文章赏析题就是基于这一能力考查而设置。自2005年出现该类题型之后,两年的出题都获得了广大师生的肯定,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难度。这篇文章将会教给你轻松写好文学形象”类赏析短文的方法,让你在考试中不再发怵。

一、把握形象

“文学形象”无非指这几种:人物形象(文章中所涉及的一些人物),山川风物、花鸟虫鱼等自然形象,作者的自我形象等。读完一篇文章,首先要弄明白文章中涉及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的出现有何意义,或者说是怎样为文章的主题思想服务的。

1.把握人物形象,首先要注重人物的外在特征。

人物的外在特征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某些性格、情趣、爱憎、喜怒等等。在小说中尤其如此。当然,在记人为主的散文中对人物的描写也是如此。如2005年湖南省高考赏析类文章是何为先生的《贝多芬:一个巨人》,文章描写了音乐巨人贝多芬的形象:一个不太整洁,甚至有些邋遢,面容愁苦却又充满了力量的人。“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栉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颌,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2.把握人物形象还要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领会。

人物是一个丰富的个体,除了外在特征,还要对人物内心、情感世界进行把握,必须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还是以何为先生的《贝多芬:一个巨人》为例:

“什么?又是怎么了?”他大声说。……他又粗着嗓子喊:“你们说的声音大些,我是个聋子!”

……脸上浮现善良的微笑……客人在纸上写道:“我们要知道你的生平,把你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你真实的好灵魂。”

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

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从大声、粗声说到浮现善良的微笑,到后来眼里泪光闪烁,可见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多么丰富而复杂,需要认真体会。

3.把握人物形象还要注意文章中一些抒情议论性的句子。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永无天日的幽囚的小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反过来在另一方面,‘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所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这一段议论可见作者对贝多芬的赞美,虽然耳聋,却远离了喧嚣;虽然孤独,却拥有了永恒。人生如此,夫复何求!至此,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已经树立起来。

当然,有的文章中的文学形象不一定都是人物。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咏物诗,在这些诗词中的“物”是自然之物,花鸟虫鱼,山川风物,但是“自然物”中又凝聚着人的情感。这在表现手法上称作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现当代散文也不乏这样的作品。如李瑛的《一棵野豆秧》:“在脚下沙碛缝隙间,我发现一棵野豆秧,不错,真是一棵野豆秧,孤零零地生长在那儿,这使我大为惊异,这样的地方竟有这样的生命。……在这么浩瀚的荒滩上,有谁知道它呢,这个奇怪的勇敢的生命,这个顽强的生命之美,立即激起我心灵强烈的震撼。”显然,在作者的笔下,一颗野豆秧,是一个具有顽强意志力的个体生命,这个生命又被赋予了作者强烈的个人情怀!野豆秧的形象也就具有了“人”一样的美!还有王本道的《梅花梦里几度寻》:“梅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在不公正的待遇中散放幽香的。”文中的梅花就是一个在苦境中坚强面对、默默承受的“强者”形象。

二、鉴赏技巧

1.抓住“形象”的外在特征

任何一篇散文都会有形象,只是有的更为鲜明突出一些,有的显得模糊隐晦一些。考生在对文章中的形象进行赏析时,要善于抓住形象的外在特征,如上述的《一颗野豆秧》,就可以从野豆秧在脚下沙缝间“孤零零地生长”来展开。

2.要抓住“人”与“物”相通的地方

写物的文章大多是为了或抒情或言志,写物就是写人的一种情怀、感悟等,找到它们相通的所在,有利于对形象作出公正客观的评判和赏析。

3.拟好标题

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眉眼,好的标题往往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当然,标题一定要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文章主旨服务。如上述的《梅花梦里几度寻》,如果写作者想从赞美梅花的“承受”这点切入,展现梅花的另一种美,就可以拟一个“苦境,可以成就强者”的标题,不仅切合文意,基本概括了梅花这一形象所包蕴的内涵,而且有一定的生活意味,使人深思。这也是任何赏析文章需要重视的。

三、整理成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整理成文是最后一个步骤。这里依然需要注意几点:一是字迹切勿潦草。现在大多采用网上阅卷,若过于潦草,就会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损害;二是因为篇幅有限,务必做到笔力集中,切勿信马由缰,任意挥洒;三是开头要简洁且直奔主题,切勿故意兜圈子、卖关子,让人不知所云;四是语言要优美,若能有自己独特的智慧火花闪耀则更妙。

【模拟训练】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思考】

1.分析母亲这个形象。

2.分析本文写人物的手法。

3.请分析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赏析参考】

1.隐忍、恬退而又高贵的母亲――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文章讲述了一个伟大的母亲,隐忍、恬退、执著,她默默地付出,不求回报。当自己脆弱的生命正滑向无底的深渊之际,她依然还在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身残且内心逐渐冷却的儿子。在母亲的心里,永远都装着儿女的喜怒哀乐!她小心翼翼地邀她的儿子去游北海,是想借此让“脾气暴怒无常”的儿子散散心,藉此唤醒儿子业已迷失的心灵,还是早已预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与儿子作最后一次秋日的畅游?是放心不下她的有病的儿子,还是想借这个机会让自己再次感受和儿子呆在一起的快乐?当“我”摔东西,发脾气时,母亲只是“悄悄”“偷偷”地观察着“我”;想通过散心摆脱“我”心中的阴影,脸上“央求般的神色”;当“我”答应去北海后“一会坐下,一会站起”的内心喜悦可见一斑。母亲对儿子的关切疼爱也历历在目。母亲高大、无私的形象也树立起来了。

2.本文描写人物用了对比的手法。一边是因为失去行动方便而沮丧、心情糟糕的儿子,一边是默默承受、悄悄付出、苦苦支撑的母亲。就在对比描写中,母亲更加显示出她的高大、无私来。再就是善于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来进行描写。当“我”在发脾气时,母亲采用的是躲避,“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同时作者还运用侧面描写来加以烘托,如从妹妹的嘴里听说母亲因为肝病而“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更加丰满了这个一切为了儿子而付出的高贵女性形象,读来真切感人。

3.散文的美也是一种意境的美。散文的意境美是文章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与人物形象交织而成的瑰丽世界。本文表现了母爱的崇高、伟大、无私,但也表现出了作者对往事流逝、亲人失去、一切都不可挽回的追悔之情。文章语言朴实洁净,在平稳的叙述中又不难把握到作者跃动的心灵、压抑着的深沉情感和无尽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命的崭新认识。“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正是本文的价值所在:感受失去的痛苦却不绝望,也是作者对生命进行思考后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