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和谐课堂中教师角色的定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师角色的定位体现了我们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也是能够贯彻新课改的前提和保障。教师本身只有清楚了自己的角色才能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教师应当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伴侣。而学生不再是接受者,而是探索者、收获者。学生在探索、合作、交流中收获知识和能力,更要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教师;角色定位;探索;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201-02
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希望在一个和谐的氛围内学习和教授知识。因此,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内容,可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又重在教师角色的定位。
角色,可理解为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那么,教师角色应该可以理解为教师在教学环境中所具有的身份及在执教过程中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自古以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要求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义是否发生了改变,回答是否定的。教师依然是师者,只是将以前如高楼般高高在上摇摇欲坠的老师们解放下来,将以往只能抬起头看老师的学生送到了老师的面前,师与生的距离拉近了,彼此能清晰地看到对方,了解对方。从高处下来的感觉想必不是很好的,可能一时让人无所适从。那么,如何在新课程形势下能够既快又准地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呢?
《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我认为:教师角色的定位就其根本是习惯的转变,面对新的课程,我们有太多的习惯将失衡,如我们已有的教学思想、经验、工作方式、甚至地位等都将受到巨大的冲击。因此呼唤我们一线教师职业角色转型,要求我们要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不断地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借助教研组的力量,加强教研,使自己的行为适应课改的要求。
一、以新课程为依托,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情境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课程教研就是要共同研究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它可提升为教研组或备课组确立的科研课题。程序是:教师做学生入学情况的调查,确立教学的起点和重点,共同制定教学策略;教学中如何操作,才能体现新课程思想;在自主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自主备课,完成教学设计,然后用轮流开展说课活动,由主讲人说教材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训练操作等,然后集体研究、补充并充分发表每个人的见解,针对重点、难点、疑点进行重点研究,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最后再整理成具有自己个性风格的教案,同时也对一些教学艺术进行探讨,如课堂的调控、针对一些突发事情的应急处理、如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解题过程的规范操作等。寻找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的问题。总之要遵循一点,那就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教师对于课程标准乃至每一节课都要做全新的研究与认真的解读,避免按照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经验主义。
二、对学生的个体风格进行研究,变强制学生适应为主动适应学生
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同的,个体在理解、储存、转换和利用信息过程中所偏好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方式。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间、地点、教材、师资等条件相仿的情况下,学习效果却可能不一致,甚至相差甚远,究其原因,认知风格是最重要的个体差异因素之一。对于过去的教学活动中,片面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最为适应的教授方式来代替学生不同的认知习惯,将学生的认知差异错误的认定为学习差异。迄今为止,对认知风格的分类大致有:扫描型与聚焦型、序列型与整体型、冲动型与思考型、发散型与聚合型等等,这其中研究最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这一组认知风格,它构成了认知风格的理论框架,可以说是认知风格的核心。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认知风格来制定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角色转换的重要方面。
作为学生主要个性特征的认知风格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因此教师要具备心理分析、行为观察的知识和能力,善于了解不同学习者的认知风格,熟悉其学习习惯,考察各种教学策略与不同学习风格的适应程度,创设适应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以适宜的速度、合适的方式,通过与教师的共同努力达到一个确定的教学目标。
三、精心设计课堂,力争使每一节课都有新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智能发展水平出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适时调空,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并按学生的认识过程,将每节课分为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几个阶段:如传授知识――启迪维――开发智力――调动感情培养能力等。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精心设疑,巧妙点拨,激励思维,鼓励创新,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变化,给教师的创新性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指导探究策略,是指教师帮助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探究新知,使学生在自探互研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学习。
出示问题必须符合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首先必须缩小探究范围,使学生能够明确探究的主攻方向,便于学生动手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其次,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教师在准备问题时,必须降低难度,应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再次,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具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和结论不一致性的问题供学生探究,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
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教师可以把全班的学生分成小组,或将不同层次的学生配对学习,目的在于这种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组合,可以保证每个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时间,最终使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都有较大的收获。使学生体验货的知识和能力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意识,促进健康的人格发展。
在整个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自由探究的时间,使学生在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中寻求乐趣,主动学习,不要怕正常的“乱”,更不应在学生探究意犹未尽时草草收场。在学生忙于探究活动时,老师不必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开心地“玩”,教师要多听、多看、多感受,及时鼓励那些“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学生的探究行为,并适时向全体学生暗示,在必要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时代瞬息万变,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层出不穷。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教师永远都是个学习者,向课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家长学习,向我们的孩子学习,不断规范并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教育行为,使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尽量少引领孩子走曲线,让孩子能够欣赏到旁边优美的景致和风光,那样我们的课堂就是和谐的课堂,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