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企业职业化员工队伍建设浅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企业职业化员工队伍建设浅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阐述了员工职业化的内涵,分析了员工职业化对企业发展及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并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探讨了职业化队伍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企业 职业化 队伍建设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外部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环境,大多企业都在想方设法根据行业特点寻求摆脱困境的途径。但“内圣”方能“外王”,企业各项战略的实施,需要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队伍,作为有力的支撑和保证。在面临危机时,企业需要冷静、自省,避“危”抓“机”,加强企业自身修炼,打造企业职业化员工队伍。这也是当前各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建设企业职业化员工队伍,必须充分认识职业化队伍建设的意义,积极探索和找准职业化队伍建设的抓手,健全职业化队伍建设体系,科学有序地推进职业化队伍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内外部形象,提高企业效率效益,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目的。

一、员工的职业化

员工的职业化主要指员工从原先非职业化状态转化为职业化状态的历程和途径,职业化的内涵包括职业素养、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三方面。在实践中,职业化不仅仅表现为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也体现为员工的理性化和自主化,职业化的员工既能做正确的事又能正确的做事,即把企业赋予的岗位职责,专业性地完成到最佳,自觉追求最高绩效,从而实现企业成本、收益的最大化。

二、员工职业化的意义

目前,我国各行业正处在由经验型管理向职业化管理的转型过程中,能否尽快地彻底实现这种转型,直接关系到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发展能力。高素质职业化队伍的建立对企业及员工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化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第一,职业化有利于企业形成整体合力。 “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抱成团”,职业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最核心的内容,通过文化的渗透,培养员工职业化理念,形成优秀的职业素养,如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学习观等,统一员工价值观,形成企业整体战斗力。第二,职业化有利于企业提高组织效率。职业化有助于规范员工行为及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推动企业形成良好的组织习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效率,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第三,职业化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在赛场上,职业运动员与业余运动员同场竞技,其结果不言自明。同样,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拥有高度职业化员工队伍的企业,将凭借硬实力和高绩效在竞争中牢牢把握主动权。

(二)职业化是员工职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职业化助力员工个人成长。以职业化的平台,不断提升员工素质与能力,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其次,职业化助力员工职业发展。以职业化的平台,按职业角色要求正确的做事,做正确的事,实现个人职业增值。

三、职业化队伍建设的途径

职业化队伍建设不只是一种理论逻辑的推演和论证,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需要企业精心组织,长远规划,系统推进,健康发展。

(一)设立职业化门槛,保证员工职业化水准

职业化包括职业素养、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三方面,其中职业行为、职业技能为显性素质,可以通过培训改变;而职业素养是职业化中的隐性素质,培养难度大,但决定了员工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是员工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职业素养是所有行业的从业者应共同具备的素养,包括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学习观念、执行力等,具备敬业精神的员工,能够以主动积极、敬业负责的职业态度融入到组织的工作中,不随意行事,能够做到“在其位,谋其政”,遇到困难时不抱怨、不推诿,能够积极思索如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主动挖掘、利用各种资源达成工作目标。这些优秀的素养应作为准入门槛在招聘时重点考察,以保证企业员工队伍职业化建设具有较高的起点。

(二)开展文化建设,提升员工的职业化素养

职业化是一种理念,只有这种理念被员工理解、接受,职业化的推进才有动力;职业化也是一种潜在的文化氛围,必须借助于文化的力量来引导、推动。员工的职业化培育,只有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发挥其影响、导向作用,渗透到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去,才会逐步产生影响、发挥功能。

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可从培育员工正确的职业观念入手,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持久稳定的职业化素养。一方面要广开思路,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有效的宣传,引导每一位员工把工作当成职业经营、把职业当成事业奋斗的职业理念,理解企业是赖以谋生的机会,也是个人发展的平台,员工努力工作、努力提升,为企业做贡献的同时也是在实现自我经营。另一方面要运用不同的载体,创新形式,结合发生在职工身边的典型事例,通过演讲、征文、典型案例、印发职业化手册等形式,推进员工职业化进程。使员工能够自动自发按职业化的要求、榜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心态。

(三)实施规范管理,规范员工的职业化行为

对于职业化员工而言,其工作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折射出职业化的特征,体现企业做事的“章法”。如接打电话时的文明礼貌用语、和同事共处时的团结互助、在工作过程中的自我管理等都是职业化行为的体现。

在规范员工职业化行为过程中,首先要有明确的职业化行为规范标准,并通过制度进行固化。为强化员工职业化行为的规范和习惯养成,可专门设立 “职业化建设督导员”,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指导。通过反复强化,使员工的思想、语言、动作符合职业化行为规范的要求,进而让职业化行为规范成为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其次,收集不符合职业化行为规范的言行,通过讨论会、座谈会等形式展开讨论,深刻剖析不符合职业化行为的言行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从根本上杜绝不符合职业化行为言行。同时还要把规范员工的职业化行为与ISO9001质量管理以及“5S”办公室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以及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起来,纳入员工业绩评价,促使全体职工自觉遵守职业化行为规范的要求。

(四)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技能

职业化技能是员工对工作的一种胜任能力,具有高超、精湛的职业技能是职业人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既是企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员工实现职业化目标的现实需求。

职业化技能大致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职业资质,学历认证是最基础的职业资质,如专科、本科要求;二是资格认证,即专业认证,如会计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三是岗位技能。可通过内部技能鉴定考试评定等级;四是通用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这几个方面互补形成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

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技能,一是要健全技能培训机制。定期聘请内外部教员,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通过深入开展“导师带徒”、签订“师徒协议”、开展“师徒竞赛”等形式,让熟手言传身带教新员工,促进员工胜任岗位要求;同时,注重培训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将技能提升情况与员工的薪资挂钩,并通过设立员工技能提升奖,有效地促进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二是不定期选派职业素养优秀、业绩突出的骨干力量到先进企业、高等学府进行学习深造,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管理知识,拓宽员工的工作思路;三是根据多通道人才管理办法的要求,有重点、有计划对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实行轮岗,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通过以上种种形式的培养、学习和锻炼,把员工打造成一专多能的高素质的职业人。

(五)坚持绩效考核评价,促进员工职业化发展

推进员工职业化,应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实施公正评价,打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氛围,促使员工自觉认识自身不足,培优补差,提升职业化水平。

一方面要坚持绩效考核评价,定期对职业化行为及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教育,保证员工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加速员工技能转化,促进员工胜任岗位要求,正确的做好事情。同时,采用测评及评议相结合的科学方式对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进行评定,建立完整的职业化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

另一方面要以绩效为先,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对于职业素养好、职业技能高、职业行为规范的绩优人才,应通过公正科学的选拔机制,让这些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并以他们为目标,树立起职业化榜样,广泛传播其职业行为特征及成功经验,强化学习复制,加速员工队伍整体业绩的提升。

总之,企业职业化员工队伍建设水平决定了企业竞争力及企业绩效,我们唯有与时俱进,提高认识,不断探索和推进职业化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取得职业化队伍建设的实效。

(作者单位:福建中外运船务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