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生命意识贯穿作文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生命意识贯穿作文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命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语文学科是落实生命教育的显性学科,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关注了对人智力的开发,忽视对人情感的开发;关注了对人能力的培养,漠视了人的体验;关注了对人身体素质的开发,忽视了人的心理需求,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落到实处,生命教育的实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高考优秀作文多是有境界、有品位的作品。这种境界和品位贯穿于作文的每一个环节,使文章散发出摄人心魄的迷人光芒,让人一见钟情、一读倾心,从而获得高分。因此,培养高格意识,写高境界、高品位的作文是考场作文获胜的一大法宝,那么,如何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呢?关键是我们要坚持在写作教学中始终贯穿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高品位、高境界的思维形态,才能写出具有生命意识的高品位、高境界的作文来。

一、从语文教材中积淀生命意识

例如,课文《我与地坛》的作家史铁生双腿残废后,一直都在考虑生与死的问题,天天去荒芜了近半个世纪的地坛。但就在这人迹罕至稍显荒凉的地坛,他看到:“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在这点点滴滴的感悟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在生与死的挣扎中重新唤起对生命的认识和热爱,他最终选择了让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在该文中,他还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此时,必须告诉学生:在这里史铁生看到了生命的律动,他观察到蜜蜂、蚂蚁、瓢虫、蟋蟀这些生命的存在,他把地坛中的生命当作了自己的知音,从这些景物得到了很多生命感悟,在描写时就融入了他对生命的思索。

毕竟生命属于每个人的,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啊!童年、青年,乃至生命的终点,与人都是一次性的拥抱。在你的生命没有走到因为苟且偷生而严重亵渎了神圣生命的时候,对生命,我们应该有一种热爱和敬畏的本能。是呀,“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也要感谢生命。(冰心语)”有了这样对课文的景物描写的感悟后,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大家谈谈心得,提升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

经过老师的点拨,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有了更深的认识,这就是: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但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我们都应该像史铁生那样热爱生命,用自己火热的青春韶华去拥抱青春,从而走出一条奋斗之路。这样组织教学后,就有学生在他的作文中这样写道:

“读罢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回想我自己家门口种下的小树,在狂风暴雨中它挺起那倔强的身躯,它不能倒下,它明白等待它的还将会是一片更广阔的天空……雨过天晴,此时的小树早已伤痕累累,地上到处散落着它的残肢断臂。但它挺过来,矗在哪儿。我想,史铁生的地坛感悟不正是如此吗?”

在学习《鸿门宴》时,老师一般都要介绍一下项羽在“垓下之围”的故事。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简单地对项羽下一个“匹夫之勇”“竖子不足与谋”的断语,而是在对生命的感悟中启发学生认识:他不是在突围,而是在与命运对话。他不愿以丧家之犬的逃跑来换取宝贵的生命,他要用以一当百的勇气来证明高贵的血液里没有“低头”二字,证明在刘邦面前他永远是胜利者,即便以生命作为代价也在所不惜的感叹!”

在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五人墓碑记》等文章中,也要把生命与贡献、生命与正义等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在讲到林黛玉的《葬花词》时,虽然有无限的感伤,但也有叫人不要辜负了青春,不要把似水流年的美好时光都等闲度过,骨子里仍然有着对人生美好的热烈肯定和追求。尤其是在讲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通过对尘世幸福的肯定,对人类的美好祝福,可以看到海子对诗歌、生活、人类的热爱,虽然建立在深刻的苦难体验上,但承担苦难,热爱生活,祝福人类的愿望使海子的爱放射出圣洁的光辉。

作文积淀阶段,除了阅读这条主要的途径意外,还要让学生多观察,在观察中体验、感悟生命的真谛。正如朱学清《“大语文”教育研究》一文提出的,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行作文积淀,并提出了十种积淀方式: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交万名友、尝万般鲜、干万件事、闻万种味、辨万类物、上万页网、赏万段乐、品万缕情。通过对生活的感知,使学生成为生活的热心人,成为热爱生活的人。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到人世间的无穷乐趣,感受到自己有光明的前途,有了激情,有了前进的动力,怎不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呢?当他们用笔抒写内心时,我们就能听到他们对生命的赞歌。

二、在作文训练中升华生命意识

作文是开拓学生思路、检验学生思想的好机会。

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积累了生命意识,在这样的基础上打铁要趁热,让学生将感悟外化成文章。文章是自我的最深心灵反映,是心灵的具体化。让学生学会在叙述中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不再是空洞的文字,而是流淌着生命的思索。

1.每次作文精心选材、设计。在上完《我与地坛》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后》我就找了一些相关的作文题让学生练笔,让学生从材料本身或写作中自然受到生命意识的某种启迪。

如:由雅典德尔菲神庙前石碑上镌刻的阿波罗神谕――“认识你自己”启发学生思考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学生对这个题目很感兴,特别是在我们课本中有一篇罗素的《我为何而生》的启发下,大家对自己开始有新的全面的认识,并开始思索自己的人生价值。

又如,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但是佩索阿说:写下即永恒。请你也写下你对时间的独特感触,让短暂成为永恒。这个材料也很好,可以让学生练习。

还有一则材料是这样的:

秋天,葡萄熟了,高高的葡萄架下来了一只只馋嘴的狐狸。第一只狐狸在葡萄架下一次次跳起,又一次次重重地摔在地上,但它坚信“坚持就是胜利”,最终因体力衰竭而死。第二只狐狸具有林黛玉式的忧郁气质,它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找到一根藤条在葡萄架下自杀了。第三只是一只生性急躁的“张飞狐”,失败的耻辱让它怒火中烧继而破口大骂,结果这只骂街的狐狸被农民一锄头打死了。第四只狐狸是有名的乐天派,几次无功而返后,它咽下几口唾沫,自语道:“这一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酸葡萄。”于是它又唱着“鸡呀羊呀都到哪里去呀”的小曲走远了;第五只是一只精神脆弱的狐狸,这次的失败使它的精神分裂了,从此人们常可以见到一只蓬头垢面的狐狸,口中念念有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要求以“面对失败”为话题作文。学生看了这则材料后,一般会想到以下一些主题:第一,在生活中要善于调整自己的人生航向,根据自己的优势,努力实现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第二,生活中要学会放弃,要敢于放弃。放弃不合适的目标,不是怯弱的表示,而是理智的抉择。“半途而废”实际上并不是彻底放弃,而是在坚持寻觅。第三,失败是人生中难免的。没有失败的人生是有缺憾的人生。面对失败,要怀着一颗平常心。只有这样,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会成为人生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根据这样的思路来构思作文一般都比较切题,而且还会对“失败”“挫折”有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立场、观点,因此,写出来的文章也都不错。

比如,有的就以学生以《咀嚼生活中的挫折》为题写出了好作文,他们能够在作文中细细品味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并能对人生有所感悟。凡是这样的作文,我在讲评中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当然,也要指出某些同学虽然在文中写得不错,可是在生活实际中却不是这样,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长吁短叹,泪如雨下。对于这种情况,也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要求他们言行一致,做一个真实的“我”。其实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不经历挫折,关键是你如何对待挫折和失败。

2.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本人曾经让学生做过这样一次的作文,材料是这样的:同情与悲悯的情感使人的生命更加高贵美丽,“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人在珍爱个人生命的同时,还应该珍爱他人生命,珍爱一切生命。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每天都怀着友善、朝气和渴望去生活”,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到丧失它的时候,才意识到它的珍贵。

要求理解和体会上述材料,以“珍爱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联系材料,可以对种种有关生命现象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审视生活中人们对生命的种种不同认识,结合自己的实际,提炼出正确的观点,然后落笔。

作文完成后,我发现学生蔡伊人的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很形象深刻:“生命就像一场旅行,每个人都会在不一样的终点站下车。生活是一条巨大的河流,喧嚣将我们淹没,但我们那跳动的青春是生命的明证。”

学生高心悦写道:“其实,我们的生命中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人,父母、老师、教工,他们默默地为我们做着一切,给我们温暖、清凉、希望。他们不奢求太多,只是希望我们开心,希望我们过得好。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珍惜生命里的一切人和事,才能不辜负了生命!”表现了对自己生命、别人生命的珍重。其实,细细回想,在每个人的人生路上,自己的每一双脚印旁,都有另一双,甚至更多的脚印在陪伴着。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引入了生命问题的题材,可以促使学生思考生命问题,从中体会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可敬,体会生命的意义。一篇作文就像一面镜子,它既能照出一个人的文采,也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思想。笔者常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自然渗透进去,以期得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这样,通过高中三年的系统作文教学,让生命意识始终贯穿于作文训练之中,确实取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不仅使学生的作文有了质的飞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出现了不少高品位、高境界的习作,还使学生懂得了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