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企业后勤激励机制的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激励是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必要前提,激励问题,是任何企业,包括高校后勤企业,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 企业 激励 机制
激励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任何一个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一个良好的激励效果的获取会导致经济绩效的高涨,这与激励制度的结构完美与功能发挥是分不开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绩效。
一、激励的本质与内涵
激励是什么?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从心里学角度是指激发个体行为的一种心理过程。从管理学的角度讲,它是一种管理过程,它从组织成员的个人需要出发,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而促使员工为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并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及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二、激励制度设计的假设前提
我们在讨论经济制度时,首先必须对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方式作出一些符合或接近实际的假设,然后从其偏好出发,去建立能充分激发经济活动主体效率的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科学的行为假定应是在经济活动主体有限的理性中,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应当注意的是,这种追求效用最大化与单纯的利己主义并不相同,在个人的效用函数中包括了对自身行为所产生的即虔诚,这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对它的需求程度决定于一个人的意识形态拥有量。
三、激励机制的指导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激励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和行为现象,它不仅直接决定着职工的主观和客观需求、动机强度、目标期望、公平感等多种激励因素的作用,而且受到职工的个性差异、文化背景、企业组织环境及激励方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激励机制的总体功能达到最优。
2.激励相容原则
市场机制所提供的激励,使自利的个人和人们之间的互利统一起来。正是市场中每个行为主体追求自利,才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并推动了整体得益的实现。经济学家把这称为激励相容。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个人对社会利益的贡献往往要比他自觉社会利益时更有效。人必须自利才会有社会整体的最大福利。社会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如果人人都放弃自利,那整个社会都不会有得到,也就不会有发展。重视激励相容中的个人利益,才能为个人私利和整体大利融为一体,造福社稷。
3.公平公正的原则
激励机制首先应体现公平的原则,这也是“人本主义管理”思想精髓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体现。以充分调协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激励制度要自上而下地产生,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加以确定和公布,并在管理中严格执行。其次要配合一定的考核制度,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真正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将外在推动力转化为一种内在的协作意愿。最后要有动态的管理理念,不断地根据情况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体现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4.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激励,顾名思义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努力工作,基本形式有发放工资、资金、津贴及提高福利、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作为激励机制主要模式的物质激励,也是目前我国企业普遍采用的激励手段之一。
四、后勤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
据研究表明,一个人在一般情况下,只能发挥其能力的30%左右,而通过有效的激励,可能发挥其能力的80%左右。恰当的激励措施,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艺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析高校后勤企业的实际,总结工作经验,我们可以设定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模式。
1.评估激励与情感关怀同步
激励是社会对人们良好行为或成果给予积极肯定的信息反馈,它促使人们保持这种行为,并给人们带来愉悦,并贯穿于人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行为的全过程。为了有效地实现既定目标,后勤企业员工人人需要激励。而正确把握激励的对象,既是做好激励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激励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2.榜样激励与自我发展协调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有了榜样,职工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工作上会出现你追我赶的局面。榜样应该是事业心强、责任感强并取得实绩的同志,他们的事迹要真实,要来自群众,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让群众觉得不是高不可攀,这样的榜样才能起到激励作用。
3.物质需要和精神满足并重
现代心理和行为科学认为,需要是作为个体人对其生存和发展的某些条件感到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引发人的行为动机的源泉。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在人的行为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过程中,努力满足他们的正当的需要,具有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四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美]:看得见的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