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反对“神童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反对“神童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西方父母有一点是非常看重的,那就是小孩顾及他人的能力,也就是社会能力。比方说,自己的子女有一种比较新颖的玩具,其他小朋友对此发生了兴趣,用一种渴求的眼光看着这玩具的时候,家长会提醒自己的子女:“你玩一会儿,就把这玩具给其他的小朋友玩会儿吧。”

6 鼓励5~6岁的孩子阅读、运动、旅游。

骆: 对6岁左右的孩子,家长怎样教育?

秦:在欧洲,家庭教育的普及读物是很多的,一般家长在生小孩之前就会看大量的儿童教育方面的资料,他们对教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总的来说,他们比较注意根据年龄特点来施教。3~6岁时,教育的一个重点就是让小孩学习进入社会。他们会把小孩送到幼儿园,不一定是全天候的,可以是每周、每天1-2个小时,让小孩和其他儿童一起接受社会生活的教育。还有一种让小孩进入社会的方式,就是参加体育活动,如游泳、散步等,文娱活动也很多。很多家庭的小孩3~4岁时,家长就给他买个乐器开始学音乐。这个阶段,家庭教育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小孩感兴趣的东西越来越多,接触的人和事越来越多。

骆:有没有到国外旅游?有没有参与家庭的劳动?

秦:旅游度假在西方国家是很普遍的。这种旅游使小孩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很多。

在孩子2~3岁或更大点的时候,家长就会给他买一些工具和一些半成品,给他加工制作,比如说做一张椅子。家长会给一些指导,给他提供一些劳动的条件。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

骆:进入小学后,家庭教育有没有新的变化?

秦:进入小学后,家庭教育从内容上是减少了,因为小孩在家待的时间明显减少。在这阶段,小孩除了上课外还有不少课外活动。小孩上学后认识了很多小朋友,他们可以自己活动,不一定要家长照顾。有固定监护人的场所,比如足球场,家长把小孩送进去玩两个小时,而自己就离开了。在我看来,因为这类活动的增加,家庭教育就有所减少。

骆:孩子上小学时,家长亲自接送的现象普遍吗?

秦:很普遍,一般至少一二年级的小孩都是由父母接送的。

孩子的入学年龄,瑞士和德国都是6岁,但这是正规的小学。瑞士的小孩一般4岁就进学前班。学前班很普遍,相当于正规的小学,有父母接送,有固定的教室、老师和教学内容。学前班就是小教的一部分。

7 反对神童教育”和拔苗助长

骆:智力开发普遍不普遍?我们这里有“神童教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专门的训练,像写字、背唐诗等。在西方,这类情况怎么样?

秦:那里的父母对这类现象比较反感。他们认为应该让小孩自然发展,过多的拔苗助长反而会引起相反的效果。他们教育的最大特征是启发性,不灌输什么知识或急于让小孩成才。所以,我国普遍存在的小孩智力培养方式在西方国家是找不到的。他们觉得创造性是最重要的,教育小孩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创造性是逼不出来的。

8 家长与教师联系频繁但不接受家访

骆:小学阶段,家长与老师的联络一般有哪些方式?

秦:家长和教师的联系非常频繁。因为家长每天接送学生,所以很自然与学校就有很多的来往。老师发现学生有不遵守纪律或在学校做了坏事,一般会把情况反映给家长,由家长来处理。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专用的笔记本,用来给老师和家长做记录和签字。

这一方式使老师和家长形成固定的联系,家长有什么问题,可以打电话、约老师见面。除此以外,每个学期还有几次家长会,开学后没几天后就组织一次,由校领导或班主任主持,各科教师参加,给家长介绍新学期情况,开那些课,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组织什么校外活动,都要给家长讲。家长有什么要求也可以立即反映给学校。

骆:班主任去家访吗?

秦:这在西方国家是不被接受的。因为私生活在他们看来是神圣的。如果老师没经邀请进入学生家庭住宅,在某种意义上是外人私入民宅,是对他们隐私的一种打扰、侵犯。如果需要老师和家长当面谈话,他们都会约在学校见面,或在咖啡馆、饭店里谈。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比方说学生得了病,老师跟家长联系后可到家里探望学生。

骆:那么,一般家庭之间的来往多不多?比如我到你家去,你到我家来。

秦:西方的人际关系是比较冷淡的。人与人之间相对比较疏远,尤其在瑞士、德国等国家这种现象更加严重。根据我的观察,人际交往在西方国家是十分有限的,就是亲戚之间一般也不到家里做客,没有预约更是互不探访的。在瑞士,一般是家庭成员之间或早年的关系,如中小学时的同学、小时候的邻居,这些人之间才有来往,以后的同事或者熟人,关系相当疏远,不一定有私人来往。

9 尊重孩子的兴趣

骆:在小学阶段,家长一般会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

秦:补充学校空缺的内容,比方说音乐、体育、交往等方面。很多家长专门开车几十公里送孩子去踢足球,送他到几十公里以外的游泳场游泳,去会一个朋友,这是很普通的。孩子过生日的时候,他们的幼儿园和小学的朋友一般都互请的,家长会把小孩送到几十公里远的生日晚会上去,然后还要接他。父母为了孩子的兴趣会花很多时间,他们很尊重小孩的兴趣,不会说一个小孩迷上了足球会影响学习,就限制他不许踢足球,这种现象我从来没见过。

10 看重的是孩子顾及他人的能力,也就是孩子社会化的能力

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成绩怎样看待?

秦:我觉得西方父母对分数看得不是很重要,看重的是能力和个性,他们觉得智力的发展不一定体现在考分上,所以,有的小孩的学分并不怎样,但发展比较全面。从小身体长得很好,兴趣广泛,个性发展比较好,尊重人,懂道理,在社会上不干坏事,这些家长看得很重,就是学习成绩一般,家长也觉得很满足,不会去责备孩子。尤其是知识分子家庭,相对社会层次比较高的家庭,更是如此,家长认为子女学习成绩不好,不一定以后就没有好的出路。

骆:他们看重什么?

秦:父母注重对孩子全方位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小孩在很多事情上有自己的观点,不盲从,不是家长说什么他就听什么。有自己的见解和分析,这方面的能力家长们非常看重。

有的家长听到别人说他的子女在学校不够聪明之类的话,他会争辩:“我的子女虽然考分不怎么样,但他的记忆力多好,他能想到的你我都想不到。你能说他不聪明吗?你能说考分低就不聪明吗?”家长之间的这种争论我是亲身经历过的。

骆:家长比较看重的个性品质有哪些?除了独立性、责任感以外,像谦虚、诚实、进取是否重视?请您通过具体例子来说明。

秦:西方父母有一点是非常看重的,那就是小孩顾及他人的能力,也就是社会能力。比方说,自己的子女有一种比较新颖的玩具,其他小朋友对此发生了兴趣,用一种渴求的眼光看着这玩具的时候,家长会提醒自己的子女:“你玩一会儿,就把这玩具给其他的小朋友玩会儿吧。”又比如,小孩特别喜欢荡秋千。如果只有一两个秋千,但玩的小孩有五六个。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就会提醒自己的子女玩少一点时间,让其他小孩玩。通过具体的场合,家长用提示、建议的方式来培养孩子顾及他人的习惯。

11 要求孩子节约用钱和不追求华丽

骆:一般的小孩零用钱多不多?在花钱方面家长会不会比较严格地控制?

秦:在花钱方面,西方父母的要求相当严格,限制很严紧,他们对零用钱有明确的规定,他们是按月、按年龄来安排的。比如说,零用钱一般从四五岁开始给,一个4岁的小孩一星期他给5毛钱。小孩从小就知道怎样爱惜钱,珍惜自己的财产,而且他对自己与财产的关系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就是说这5毛钱是自己的,不能再向家长要了。家长的钱再多也是家长的了。在这方面是非常严格、明确的。

骆:对儿童的穿着是怎样的态度?

秦:总体看来,西方父母尽量限制孩子追求时髦,追求华丽。西方人的伦理观念也许与他们的宗教有关。西方的宗教影响相当大,一般人对小孩寄予的希望就是务实,培养能力,不追求时髦。

他们讲究的不是表面漂亮,而是舒适,穿起来要舒适,合体,恰如其分,不过于夸张,也不过于拘束,而且外观也比较雅致。很多小孩穿的衣服表面看起来并不显眼,但实际上那衣服是很贵的,质地很讲究。他们讲究的方式和追求的目标和我们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