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腺样体切除术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听力情况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腺样体切除术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听力情况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腺样体切除术小儿分泌中耳炎(OME)听力情况影响。方法 将84例OME伴腺样体肥大的患儿据患儿家属治疗意愿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实验组采取腺样体切除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药物(非手术)治疗。结果 通过相应的治疗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

关键词:腺样体切除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听力情况

分泌性中耳炎又被称为渗出性中耳炎(OME),以听力降低为主要的临床特点。听力降低以传导性耳聋为主要表现,同时也可以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及混合性聋。OME在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据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OME的发病率高达90%,且幼儿期OME可对患儿听力造成终身性影响,继而对言语发育带来障碍[1]。有资料显示,腺样体肥大与小儿OME发病及预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2]。为此,我院对42例OME患儿采取了腺样体切除术,并与非手术患儿进行听力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OME伴腺样体肥大患儿84例,男45例,女39例;年龄4.5~12.5岁,平均年龄(7.8±2.3)岁;双耳病变60例,单耳病变24例。84例患儿均经耳镜检查,提示鼓膜无正常光泽、混浊,鼓膜内陷,光锥变型、缩短或消失。按照Cassano分度法[3],经鼻咽部检查提示腺样体I度肥大7例,II度22例,III度49例,IV度16例。根据患儿家属治疗意愿及随机性原则将84例患儿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一般情况对比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实验组采取腺样体切除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药物(非手术)治疗。

1.2.1实验组 手术指征:复发性或持续性OME,并具有高危因素;OME的持续时间超过4个月,并伴有听力降低及其他症状;中耳或鼓膜结构损害。手术方法:患儿于全麻下采取鼻内镜下经口径路腺样体吸切手术,具体方式为:全麻气管插管后,置开口器,双鼻腔置细导尿管自口腔拉出,分别钳夹固定于双侧口角处,牵引拉起软腭,70°鼻内镜自口腔达鼻咽部,暴露腺样体,于内镜下判别腺样体尺寸,与咽鼓管咽口、咽隐窝、咽鼓管圆枕及咽襞的关系,0.5%利多卡因于肥大的腺样体局部浸润,并通过电动切割器或低温等离子对腺样体进行有效切除,充分暴露后鼻孔及双侧咽鼓管圆枕,并充分止血。

1.2.2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喷鼻,2次/d;仙璐贝滴剂,3ml,口服,3次/d;咽鼓管吹张治疗,1次/d;耳部激光治疗或声频治疗,1次/d;泼尼松片(治疗3d),5mg,口服,2次/d。

1.3疗效评估 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听力情况进行复查。根据美国婴幼儿及儿童OME临床指南对听力的划分标准[4],制定本组疗效评估标准如下:治疗痊愈:在500Hz~4000Hz频率下,患儿听阈水平≤20dB;治疗有效:患儿听阈水平在21~39dB;治疗无效:患者听力水平提升未超过10dB。总有效率=临床痊愈率+治疗有效率。

1.4数据统计学 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计量资料以率(%)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通过相应的治疗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声导抗测试 对照组治疗前有62耳导抗图为"B"型、"C型",治疗后20耳转为"A"型,占33.33%,42耳仍为"B"型、"C型",占70.00%;实验组治疗前有61耳导抗图为"B"型、"C型",治疗后39耳转为"A"型,占63.93%,12耳仍为"B"型、"C型",占19.67%;结果可见,实验组声导抗测试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OME)是以听力降低及中耳积液为表现的非化脓性中耳炎性疾病[5],其致病原因可能与患者腺样体长时间堵塞或压迫咽鼓管咽口引发中耳及咽鼓管引流受阻有密切的关联。目前,对于OME发病与腺样体肥大相关的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认知:①咽鼓管功能障碍或机械性阻塞;②腺样体细菌过多;③咽鼓管返流;④腺样体免疫异样。OME多发年龄与其淋巴组织增生较为一致,说明腺样肥大对于小儿OME具有明显的影响。

本文研究显示,实验组患儿切除腺样体后,听力情况改善十分显著,由此可以说明腺样体引发的OME,应用腺样体切除术效果确切。特别是对于咽鼓管口受到腺样体压迫的患儿,检测提示传导性聋,鼓室负压者应首选腺样体切除。伴有OME的腺样体切除治疗,是在其基础上将慢性感染灶清除,同时对咽鼓管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所以,针对伴有腺样体肥大的OME患儿应尽早采取腺样体切除术,不需要等到具有明显的听力降低症状时再进行。目前,针对OME尚未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有资料显示,药物治疗效果十分有限且短暂,不良反应也较为常见,不主张长期采取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本文研究中,对照组疗效欠佳也说明了非手术药物治疗,其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总之,针对OME患儿,采取腺样体切除术是十分有效的治疗途径,可以明显改善其听力状况。腺样体切除治疗时也应按照患儿OME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腺样体大小进行划分,但小尺寸的腺样体若伴有OME也可以采取腺样体切除术。笔者认为,腺样体肥大伴OME患儿应于5岁前采取腺样体切除治疗,以此保障患儿的听力质量。

参考文献:

[1]任贤灵,徐开伦,罗通勇,等.内镜下中耳置管并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23):1087-1088.

[2]张鹏.单纯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38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33):92.

[3]张庆泉,王强,陈秀梅,等.内镜下腺样体肥大分型的临床意义[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45(10):859-860.

[4]汪洪.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2):33-34.

[5]陈学良,王德乐,韦一,等.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19):4116-4117.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