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12Cr2MoWVTiB贝茵体热强钢的焊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12Cr2MoWVTiB贝茵体热强钢的焊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热力发电设备中逐渐推广使用的12cr2mowvtib钢的性能,并提出了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和合理的热处理规范。

[关键词] 淬火; 回火; 贝茵体; 固溶体; 铁素体; 空冷; 相变温度; 软化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9. 038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9- 0062- 02

随着我国高温高压大型发电机组的不断发展,对电站锅炉高温段过热器管和再热器管提出了较高的参数要求,由于使用温度在600℃~620℃(瞬间温度则更高),珠光体耐热钢已满足不了技术条件的要求,所以开始采用贝茵体热强钢来取代珠光体耐热钢。

12Cr2MoWVTiB钢,简称“102”钢,是一种新型的低碳低合金贝茵体热强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和热强性能,其热强性和使用温度超过国外同类型热强钢,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达到了铬镍奥氏体钢的水平。

1 “102”钢的组织性能

“102”钢采用了固溶强化、稳定碳化物相和强化晶界等多种强化手段。“102”钢的热强性受成分影响较大,由于各种合金元素的适当配合,使它具有较高的热强性能,尤其是600℃热强性较高。

为了保证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102”钢中含有2%左右的Cr和较多的Si。Cr除保证抗氧化性能外,也是固溶强化元素。此外,Mo、W也是固溶强化元素。而Ti、V是强烈的碳化物稳定元素,形成TiC及V4C3等化合物,并与基体保持共格联系,提高了抗滑移变形能力,使碳化物相高度稳定,并且是均匀分布,从而保证了“102钢”稳定的弥散强化作用。由于Ti、V的存在,不易形成CrC等化合物,这样Cr、Mo、W元素等便可充分进入固溶体,发挥其固溶强化作用,保证了钢的热强性,B是强化晶界、保证高温热强性能的重要元素,这对提高碳化物稳定性是有利的。另一作用是更强地提高钢的淬透性,使其连续转变曲线的上鼻部明显右移,从而扩大了稳定的奥氏体区,使“102”钢比较容易得到贝茵体组织,改善了热处理工艺。由于钢中的C原子以间隙固溶存在,对高温蠕变有不利影响。而为了达到足够的弥散强化作用,又必须有一定的含碳量,因此规定了低碳范围。 为了保证“102”钢的热强性能,要求经奥氏体化后空冷得到贝茵体组织,不允许出现自由铁素体或网状铁素体。焊后,贝茵体组织的形成及其状态,在正火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取决于冷却速度。

铁素体转变区温度是730℃~845℃,而贝茵体转变区温度是350℃~530℃。为了得到贝茵体组织,要求有一定的冷却速度并应避开铁素体转变区。

AC3温度以下(即930℃以下)是不能缓冷的,否则会出现铁素体组织。说明上述不同的冷却速度能得到不同的金属组织。焊后空冷,便可得到全部的贝茵体组织。

试验证明,在700℃~1 000℃ 温度间的平衡冷却速度>50℃/分(相当于焊后常温下静止空气中的冷却速度),就可以抑制铁素体出现。

2 可焊性

“102”钢含有较多的合金元素,合金元素Ti等会增大池黏度,降低熔池中气体的浮升速度,从而影响焊接工艺;Cr、Mo、W等合金元素使C的扩散系数大大降低,增加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其结果是降低了铁素体形成速度,并在焊接的热作用下容易淬火,有可能出现脆硬的组织,以致形成裂纹。但由于“102”钢含有较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Ti、V,使钢的淬火倾向有所改变。

3 热处理工艺

根据“102”钢的焊接特点,其热处理规范应按如下规则进行:

(1) 由于焊接过程是急速的加热和冷却,导致近缝区产生脆性组织,使硬度值提高。

(2) 为保证焊接接头在高温压条件下长时间工作的热稳定性和持久塑性,热处理应不致引起贝茵体组织的变化(应选择AC1,845℃ 以下)。

(3) 热处理过程应保证基本金属原始机械性能,即使经过2~3次重复热处理也不应导致基本金属、焊缝和近缝区的软化。

(4) 回火温度应使近缝区第一类应力降低到最小值。

4 热处理试验

(1) 焊后空冷不作任何处理的试样,其冷弯角度很小并且是脆断,热影响区硬度也较高,接头塑性很差,因此焊后必须作热处理。

(2) 焊后缓冷的焊接接头,经780℃保温30分钟回火后,抗拉强度平均为5.39 × 106 Pa,虽已达到合格标准,但为抑制铁素体组织的形成,在Ar1温度以上是不能缓慢冷却的。

(3) 焊后获得贝茵体组织的焊接接头,经780℃保温30分钟回火能够消除接头应力,降低近缝区的硬度值,达到技术条件的要求。

(4) 回火的冷却速度和焊后的冷却速度一样,对接头组织性能有明显影响。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总是存在一个过渡温度段,在此温度内铁素体易形成,晶粒易长大,形成软化带。因此回火保温后也必须采取空冷或在石棉中冷却。这说明“102”钢对过渡温度段,较一般低合金珠光体钢敏感。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它的焊后热处理规范。

(5) 回火保温后缓冷的试样,在焊缝熔合线处出现了宽0.2毫米的脱碳层。这是由于较高的温度、缓慢的冷却条件,使碳原子扩散的结果。回火保温后空冷,就可以避免熔合线脱碳现象。

(6) 经1 030℃高温退火试样,会形成大量的铁素体组织,造成接头软化,使强度和硬度明显下降。在高温条件下使用时,蠕变速度和持久塑性也下降得很快,必须严格掌握焊后及热处理的冷却速度,防止软化带和脱碳层的形成。

(7) 焊后缓慢冷却或空冷速度不够,均会不同程度地形成铁素体组织,它从奥氏体边界开始析出,先于贝茵体形成,因此称为先析铁素体。而在接头热影响区出现的铁素体,是由于焊接或热处理作用从贝茵体组织中分解出来的。它们对接头性能的影响是相同的,均应控制热处理规范加以避免。

(8) 经750℃回火的焊口硬度值,比780℃回火的焊口硬度值高HRC3~6,对于保温时间较短的回火温度取780℃或790℃较为合适。为了提高“102”钢在使用温度下组织的稳定性、热强性和持久塑性,这种长时间使用的低合金钢回火温度,一般应比使用温度高150℃或更高。因此“102”钢的回火温度控制在770℃~790℃较为合适。

(9) 由于回火温度接近AC1温度,且回火温度范围很窄,因此不能采用火焰热处理。应采用仪表测温的电阻炉或感应加热方法进行接头的热处理。

5 焊接工艺

(1) 由于“102”钢管使用温度高,选用热347焊条。

(2) 要求焊前预热至250℃~300℃。预热能增加奥氏体的分解时间,降低近缝区的冷却速度,防止裂纹,减少应力。对于在低温下焊接以及焊大直径厚壁管,有必要进行预热。

(3) 针对“102”钢焊接熔池黏度较大的特点,为防止焊接缺陷,采取角度稍大的坡口是有利的,便于气体的排出。 采用70°坡口张角、2.5~3毫米的对口间隙和0.5~1毫米的钝边。

(4) 为防止气孔产生,要按规定烘干焊条。并尽可能采取稳弧焊接法,尽力减少抬弧和熄弧,防止空气进入熔池形成气孔。

(5) 为防止点焊处裂纹,采取适当的焊点,焊点太小易形成裂纹,太大易焊不透。

(6) 在收弧时应填满弧坑,防止弧坑裂纹。

(7) 在更换焊条时,注意接头引弧熔合良好,使铁水良好过渡,以防止出现层间未焊透。

(8) 热处理后要进行硬度检查,焊缝和热影响区的HB≤300。

(9) 为确保焊接质量,建议对接头进行100%无损检查。

(10) 焊前,焊工应按“火力发电厂承压管道焊接篇”的规定进行考试,并对焊接接头作金相和热处理后的硬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