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DTOPSIS分析法对豫北大豆品系的评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DTOPSIS分析法对豫北大豆品系的评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用dtopsis法分析农作物新品种是将参试品种的所有性状综合为一个具有可比性的量化指标,对农作物新品种进行分析。用DTOPSIS分析法对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大豆产比试验中的新品系进行了综合评判,分析结果和产量排序的结果基本吻合。说明DTOPSIS分析法用于大豆新品系的综合评判科学合理且切实可行。

关键词 DTOPSIS分析法;大豆;品系评价;综合评判;豫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65.1;TS2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074-02

大豆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500万hm2以上。过去对大豆新品系评价主要是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主要突出产量性状,其他性状不予考虑,很难对品种进行全面评价,存在明显不足。而DTOPSIS分析法则对除产量以外的重要性状也进行了分析,并且统一标准为一个具有可比性的量化指标,分析更加科学合理、适用。本文对安阳市农业科学院2012年大豆产比试验中的11个新品系用DTOPSIS法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确定推荐国家和省级区试新品系在安阳市的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参试大豆品系11个,分别是安10-5434、安10-5363、安10-5053、安10-5343、豫豆22号、安10-5014、安10-5120、安10-4316、安10-5660、安09-5386、安09-5123。

1.2 试验设计

试验点安排在安阳市农业科学院的试验田内,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11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为5行区,行长5 m,行距40 cm,株距13.3 cm,小区面积10 m2。

1.3 分析方法

调查项目按河南省统一标准进行,包括产量、有效分枝、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生育期、病毒病、倒伏度、株高等性状。分析方法参考刘自华等[1]的方法,设品系为V,性状为K。

2 结果与分析

2.1 无量纲化处理

参试大豆品系性状调查结果见表1。对11个性状指标进行分类,一类为正向指标,包括产量、有效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7个性状指标;另一类为负向指标,包括生育期、病毒病、倒伏度、株高等4个性状指标。正向指标以11个品系各性状指标的最大值为分子,各个品系该性状指标数值为分母;负向指标以11个品系各性状指标的最小值为分子,各个品系该性状指标数值为分母,计算结果即为无量纲化处理结果[2],具体见表2。

2.2 各性状指标分别赋予不同权重

2.4 DTOPSIS法计算结果

本研究中,S+i、S-i、Ci值分别列于表4。按Ci值大小排序。从表4可以看出,用DTOPSIS分析法与产量排序法基本吻合,安10-5014和安10-5053品系2种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一致,安10-5434品系排序较产量排序降低2个位次,主要是其生育期较长,后期温度低的情况下,难于正常成熟,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用DTOPSIS分析法与产量排序法基本吻合,安10-5014和安10-5053品系2种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一致,安10-5434品系排序较产量排序降低2个位次,主要是其生育期较长,后期温度低的情况下,难于正常成熟,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因此,用DTOPSIS分析法分析大豆新品系更加科学合理,并且切实可行[6-8]。

4 参考文献

[1] 刘自华,董玉武,薛晶,等.DTOPSIS分析法应用于河北大豆新品种的评价[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20(3):20-23.

[2] 刘晓光,杨余,陈志.DTOPSIS分析法用于河北花生新品种的评价[J].花生学报,2007,36(4):36-38.

[3] 卢为国,刘亚非.DTOPSIS法综合评价大豆新品种的初步探索[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20(3):22-26.

[4] 周守年,戴瓯和.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估大豆品种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1(1):24-28.

[5] 陈凤金,麻翠丽.DTOPSIS分析法对青贮玉米新品种的评价[J].种子科技,2006,24(2):39-41.

[6] 陈凤金,麻翠丽.应用DTOPSIS分析法评价青贮玉米新品种[J].河北农业科学,2006,10(1):48-51.

[7] 刘录祥,孙其信.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22-27.

[8] 刘自华,龚振平.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初探[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8,13(4):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