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最美校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他去了哪里?他化作了天上最美、最亮的一颗星。
1月15日下午1点50分,新化县北渡中心小学。
三年级学生正兴高采烈地分组做游戏,突然从学校围墙上翻入一名年轻男子,手持匕首对准王振宇同学就刺,这名9岁的小男孩随即倒在了血泊中。
听到学生和体育老师卿芳的呼救声,正在教学楼拐角处修理被冻坏水龙头的杨建一校长,立即冲了过来。男子见状慌忙逃跑。来不及多想,在招呼老师抢救王振宇后,杨建一以最快的速度追了出去。
59岁的他从校园内一直追到了校园外。
当师生们再次见到他时,他已经倒在了办公室窗外的那块菜地里,倒在了自己常眺望的那个地方。
他胸前蓝白相间的保暖衬衣上有一大块血斑。满脸血肉模糊,紧握拳头的手上沾满了泥土。
菜地被鲜血染红,只有两棵水杉在哭泣的寒风中依然挺拔。
那晚,被夜风呵护的月亮上开满了鲜花,英雄的灵魂向着天空翱翔而去,成了天上最耀眼的星辰一颗。
杨建一的英雄事迹通过网络和多种媒体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许多网友把“最美校长”的头衔送给了他。
他牺牲的地方离校园200米。这200米的距离,也连接了他平凡而美丽的长长一生……
教育是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
一件蓝黑色的西装,平平整整地挂在办公桌旁的椅背上。一切都好像他只是下楼去巡查校园了一样。
学校日志里,1月15日,杨建一写道:“姜海燕老师上午去中心学校参加网管员培训。”此后,再没有他的笔迹。
记者打开他的一本读书笔记,第二页工整地写着这样一段话:“官不在高,能做事就行;钱不要多,能糊口就行;教育大事,千秋伟业,来不得半点马虎。”他还写道:“名利乃过眼烟云,但愿不愧对父老乡亲。”
这些平常的话,他用每年的365天来践行,用每天的风声雨声来践行。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越是恶劣的天气,他到得越早。
因为在他看来,天气越坏,学生在上学路上就越容易出现问题,或者因路滑摔倒,或者弄湿了衣服,万一班主任和其他老师也因为天气坏而来得迟,学生就没人管了。他来得早点,可以尽早发现,尽早通知家长,有什么突发事件也可以及时处理。
他也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只有这样,我回家才能放心吃饭,否则,晚饭也吃不安心。”住在学校对面的杨木匠常常在6点多吃晚饭的时候才看见杨校长锁门回家。
在杨建一那张座椅的背后立着一个木柜,里面除了放着各种文件材料外,放在上层最外侧的锤子、钳子、螺丝刀等工具格外引人注目。
在北渡中心小学,杨建一既是校长,也是这所只有317名学生的小学以及幼教点的维修工,花草树木、门窗屋瓦,各种日常维修都是他亲自动手。北渡中心小学建成较早,维修任务较重,但学校一年只有10多万元的经费,杨建一是能节省就节省,为的是把钱用在学校发展上。
2008年11月的一天下午,他一个人架着梯子更换电线,下来拿电胶布时,一不小心脚踩空了,摔在地上。当时,在办公室备课的老师只听“哎哟”一声就没了动静。过了10来分钟出门一看,杨校长还趴在地上。
那一次,他软肋严重扭伤,动弹不得。医生建议他在家休息半个月,但第二天他就来到了学校,手撑着藤椅一瘸一拐、艰难地爬楼梯为学生上课。这样一直坚持了一个多月,“让我坐在家里休息,总觉得不踏实,还不如到学校里来。”在家他硬是闲不住。
杨建一的确是一名称职的“勤杂工”:冬天,他会提早到办公室把火炉生好;下雪天,他会一铲一铲地把路上的雪铲掉;教学楼顶一旦漏雨,他会搭把梯子一担瓦一担瓦地往屋顶挑,一片瓦一片瓦地换;节假日和寒暑假,他会牵挂学校的一草一木、一门一窗,三天两头就来“巡视”一遍。
袁■在校门口开了个小卖部,杨建一也时不时过来“检查”一下,提醒她一定要进质量可靠的货物,确保食品安全,孩子们不懂识别,要她把好关。
学生营养餐计划推行后,杨建一特高兴,但这是新生事物,怎么搞?怎么才能搞好?他常常和北渡中学校长邹伯亮、白羊坪小学校长陈光海、三江口小学校长田海平几个聚在一起琢磨、商量。他们确定了几条原则:一是3块钱要全部用于学生,二是再困难也要挤出经费给学生买好餐具,三是请工友的费用也力争在办公经费中挤出来,四是没有就餐场地可以先让班主任用不锈钢桶把饭菜打到教室再分。
有一次,他高兴地跑来和陈光海说:“老海,我们那里有案板了,可以按年级先盛好。这样既可以减轻工友和老师的负担,又能更快地把饭菜分给孩子,还能够让学生养成排队的好习惯。”在他留下的那堆资料中,有一本详细记录了营养午餐的收支情况。
对朝夕相处的老师们,杨建一总是“掏出一颗心”。
2010年5月,原总务主任周仁凯被确诊为结肠癌。经过6次化疗后,看到自己的头发一天天掉落,腹部一天天胀大,她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亲人怎么劝说也没用,便求助于杨校长。杨建一约上邹伯亮,先后4次去医院做思想工作,与周老师谈家庭,谈学校,谈老师的评价,谈学生们的思念。“平时,我很少见他有这么多话。”邹伯亮说。最终,周老师放弃了轻生的念头,直到2010年11月病逝。
对学校的年轻教师,他更如待儿女一般。
记忆是一部翻滚不息的复印机,在年轻教师的心里,过去的一切又得到了清晰的呈现。
曾湘红老师记得,有一天凌晨一点左右,她忽然觉得很不舒服,便打电话给杨校长。10分钟后,杨建一夫妇就赶到学校,把曾老师送到卫生院输液,第二天又将她送到县中医院治疗。后来,曾老师的母亲从浙江回来,特地找到邹伯亮说:“我的孩子放在杨校长这里,我放心啊!”
奉晓辉老师记得,2009年来报到时,“那天,我从离这里有4个小时车程的奉家镇赶过来,还要先送一个邵阳的同学回去。等我赶到学校,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了。知道我要来,杨校长一直在这里等我。大半夜的,他帮我安排宿舍,清空杂物,清理房间。看着他里里外外地忙碌着,我好感动。”后来,奉晓辉买了一辆摩托车,把宿舍从三楼换到了一楼。宿舍外的水龙头下需要砌一个小小的污水池,用来排放污水。“那是周六的上午,我忙活了大半天,灰头土脸的,怎么也没砌成。正好杨校长到学校来,就动手帮我砌,只一两个小时的工夫就搞好了。”“你们刚出学校的,动手这方面还是不行咧!”杨建一还打趣道。
王赛华老师记得,她家在冷水江,初来乍到,衣食住行都不方便。杨建一“重女轻男”,说动两位男老师为她让出一间宿舍,又嘱咐总务老师康牡荣帮她添置新床,陪她走了半个小时的路,告诉她到哪里坐公交车,还给她送了自家种的菜。
康牡荣老师记得,刚来学校报道时,她没有讲台经验,心里非常着急,“怎么办?我真是一点自信都没有。”杨建一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从外面搜集了一些优秀的教学视频,拿来陪着康老师一堂课接着一堂课地看。他还边看边点评,指导康老师怎样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教案、选择教学方法。这样,康牡荣心里终于有了一点底。她将精心准备的教案在校长面前演示了一遍,然后根据校长的意见一遍一遍地打磨。后来的公开课效果很好。
记忆唤醒故事,唤醒尊敬和爱。当他们老了,追忆似水年华,在心灵的天幕上,杨校长依然是温暖感人的最亮最美的那颗星。
“我们老师都是为你们铺路的石子儿”
在食堂工友杨银球眼里,杨建一是个“了不起”的校长。
“他每天都要来食堂查看卫生情况,说一周不能让学生吃重复的菜。前一向下雪,他担心孩子们摔跤,一大清早就来学校铲雪,把路清理出来,然后把食堂的煤灰铺在路上。”
邹理红老师的老公是新化县职业中专的政教主任,每天骑摩托车送妻子到学校,来得比较早,可每次都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杨校长已经站在校门口,和孩子们亲切地打招呼。看到这一幕,他禁不住对妻子说:“杨建一这样爱生如子的校长,真是太少了,太难得了!”
杨建一的工作日记上有这样一句话:“教育是我事业的全部,学生是我生命的全部。为了教育事业,我无怨无悔;为了孩子的成长,我在所不惜。”
他绝不是那一刻才伟大,了解杨建一的人,对他表现出的巨大勇气并不惊讶,深知杨建一护犊情深的壮举源自关爱学生的本能。
从北渡中心小学毕业的初三学生杨丽,一谈起杨校长就潸然泪下:“读小学的时候淘气,不喜欢空旷的操场,总喜欢到那排危房啊、厕所啊等边角旮旯里去玩,甚至爬到围墙上去,觉得很刺激。校长见了,从不疾言厉色,而是好言劝说,让我们注意安全。”
杨丽所指的那排危房,2010年已经被一堵新砌的围墙隔离出去了。
“你看,以前是没有这堵墙的,就用这排房子与外界隔开,但房子被鉴定为D级危房。杨建一一直不放心,怕学生在这附近玩耍时不安全,跟我商量了多次,2010年我们筹资新建了这面围墙,校园就成为一个完整的四合院了。”邹伯亮指着校园南边的一堵围墙说。
杨建一任教三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事发前一天下午进行了期末测试。在期末测试的一道自我评价题中,王振宇同学写道:“我的特点是有点吵闹,上课听讲不够认真,我一定会慢慢进步的。”翻看王振宇的本子,凡是填写兴趣爱好的地方,他几乎都写上了“玩”。他有点小调皮,可杨校长却总是以一颗爱心包容他。
“杨校长人很和蔼,我们冬天衣服穿得少,他会提醒我们加衣服,让我们别感冒了。”很多孩子都被校长“叮咛”过,对此印象很深。
杨建一很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有一次的提问,让现已读高三的学生杨思羽记忆犹新:“为什么国外禁止随地吐痰的标语下都有汉字?”当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后,校长的答案让大伙开始自省:“因为中国人在国外经常随地吐痰,到处吸烟,怕他们看不懂。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良好的养成教育。”
有事没事,杨建一总喜欢在走廊上“转悠”,同时也是为了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中的一些小事故。有一次,学生杨静怡玩小马过河的游戏时不小心摔倒了,可因人多手杂,瞬间被其他孩子压在底下。他从走廊上看到了,赶紧冲下楼把她迅速送到了医院。
妻子在卫生院工作,杨建一没少给她添麻烦。学校里一有师生出了点什么小状况,他总是一个电话打来,妻子有时还得帮他出诊或接送病人。对此,康桂梅毫无怨言,“我也有儿女,我理解、支持他。”
2011年上半年,五年级学生何先凡上课时突然发病,肚子疼痛难忍。杨建一知道后,当即租了一辆车将他送到县人民医院。医生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何先凡家境贫困,父母在外打工,当时只有孩子的爷爷闻讯赶到了医院,老人家身上只有100多元钱,1000多元的手术费让老人家一筹莫展。杨建一二话没说,马上打电话给妻子,让她赶紧筹钱送到了医院。事后,又买了水果、补品去看望这名学生,对那1000元医药费则绝口不提。老人家感激万分,特地拎了十来个土鸡蛋答谢他。
而这并非第一次。
今年32岁的杨平安,曾在杨建一的班上读了5年书,现在又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他手里。跑运输的他,停住车,主动找到记者,讲述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本村陈满云的丈夫因事故去世,两个孩子因没钱读书辍学了,杨建一那时是学校的总务主任,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赶到陈满云家,让孩子先上学,钱的事他来想办法。“反正两个孩子读书就再也没交过钱,这事全村都知道。”杨平安的眼里闪着泪光。
毕业多年的曾海辉特地请假来到追悼会现场,为自己的恩师送行。他也有着同样的感受:“我们读书的时候,他还不是校长,却总是资助学生,为很多学生做担保,让孩子们先上课再交学费。”
在北渡中心小学,除正常转学的外,近些年几乎没有因贫失学的学生,巩固率达100%。
杨建一自己却十分节俭。翻开他的衣柜,都是一些旧衣服,唯一的一条上百元的裤子还是弟媳送的。她介绍说:“他穿的衣服都是儿子的,或者是我丈夫穿剩下的。有一条牛仔裤都穿得发白了,他都舍不得扔。像现在的牛肉,三四十元钱一斤,太贵了,他家很少买来吃。桌上的荤腥一般就是鱼,既便宜又营养。”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是杨建一的出发点。
在儿子杨洪伟的记忆里,父亲天生是个对孩子充满爱的人:孩提时,总喜欢让自己骑在脖子上玩耍;小学时,三九寒冬的一天,他冒着风雪来给自己送午餐,却因为冰冻路滑摔倒了,还摔坏了新买的手表,尽管这手表也不贵,但对他来说是仅有的奢侈品;上高中时自己有一次回家拿资料,但第二天要一大清早赶回学校上早自习,父亲凌晨五点就起床了,一定要把我送到学校。
2012年农历九月十六是杨建一59周岁生日,杨洪伟专门回来给父亲在家里摆了一桌。可中午刚吃完饭,父亲就要去学校,“我不能离开学生太久。”这句话,杨洪伟一生都不会忘记。
杨建一不仅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品德,也关心他们的学习。他曾在全校大会上对学生说:“人生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读书是人类的专利,书把人和猴子分了类。”在杨建一看来,“天下第一好事是读书。”
为了迎接国庆节,小学六年级的几个女孩子编排一个拉丁舞节目过于投入,有时候会挤占上课时间。杨建一就专门跑来郑重叮嘱她们:“不要过分专注娱乐,不要因此而影响了学习。”
在听了从中学调过来的赵大方老师的课后,杨建一特意对她说:“小学生和中学生不同,老师的示范很重要,板书一定要工整。另外,作业布置要注意分层,要让成绩差点的孩子也有成就感。”
那天,在学校三楼的走廊上,杨建一还对围在他周围的学生说,“我们老师都是为你们铺路的石子儿,我愿意做最圆、最软的那一颗……”
而今,最圆、最软的那一颗化作了天上最亮、最美的那颗星。举头仰望星空,你们看到了吗?
这个时代不能没有英雄
1月17日下午两点多,灵车载着“最美校长”的骨灰,从新化县殡仪馆缓缓驶出。数十辆小车、中巴车、自发赶来的大货车和三轮摩托车组成了灵车车队。灵车从殡仪馆出发,经新化县城区、走312省道,到达北渡中心小学附近杨建一的老家上梅镇和兴村。
20多公里的道路两旁,数万群众自发排成长队,目送灵车缓缓离去。
寒风凛冽,举城悲痛。城区街道两旁,人们手持着“舍己护生,大爱无疆”“英雄已逝,浩气长存”“杨校长,您一路走好!”等横幅。人群中,有教育系统的师生,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有拿着扫把的环卫工,有学龄前的懵懂孩子,还有拄着拐杖的耄耋老人。两名年轻男子从街旁走到路中,向灵车鞠躬行礼。
并不宽敞的乡村公路两旁更是挤满了来自方圆十多里的等候已久的村民。灵车驶过,鞭炮齐鸣,乡亲们以当地最质朴的礼俗送别这位英雄校长。80岁的■杨佩花站在送行队伍里,身形瘦弱,白发苍苍,“再远,我也要来送一程!”
“杨老师很和善,从来都没有凶过,也没有发过脾气,他讲课也总是循循善诱,春风化雨。他身体不很强壮,可以说是个文弱书生,没想到他如此的大义凛然。”从长沙赶回来的杨慧曾是杨建一的学生,现就读于长沙女子大学,既悲痛又遗憾。
几名在县城读高中的学生请假赶来送别昔日的恩师。他们带着自己前一天晚上折的千纸鹤,小心地撒在墓地周围。“不记得有多少只,愿恩师一路走好。”千纸鹤瞬间被火红的炮仗淹没,学生们的肩膀在鞭炮声中微微颤动。
更为哀痛的是妻子康桂梅。“我没去过北京,他参加校长培训曾去过一次。回来后,别人都是带些北京特产,只有他,花了90元钱给我买了个发夹。一个大男人能注意到这些,是他有心,我会永远保存着。他对我说:‘等我退休后,一定带你去北京旅游,给你过一个快快乐乐的生日……’”
突如其来的变故也让女儿杨婷婷遗憾、痛悔:“我还是正月初八出门时见过爸爸,谁知道再次回来,竟是捧着爸爸的骨灰盒……我都没陪他过最后一个生日……”
天地含悲,高山仰止。
这块充满血性的土地,这块英雄辈出的土地,这块孕育了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和难酬蹈海的近代民主革命先驱陈天华的土地,必定为我们的“最美校长”讴歌!
“他用生命诠释了‘责任’,他让我们知道了爱的伟大,称职校长的伟大。”网友“俗秀才”表示。
“责任与爱是支撑勇气的根本动力,这样甘于把自己的生命用来维护学生利益的校长,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向您致敬!”网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感言。
“他只要自我保护主义浓一点,就不会一个人追出去那么远!”家住校门口附近的袁■这么认为。
“杨校长是难得一见的好老师,是个英雄,值得每个人爱戴!”54岁的袁香桃擦着眼泪。
“凶手好大的胆子!敢蓄谋翻墙到学校去杀孩子!”63岁的复员军人曹再芳对歹徒的凶残十分气愤,“面对凶残的歹徒,杨校长一点都不害怕也不退让,他是真正的英勇无畏,我对这种精神异常钦佩!”
“学校每周的例会上,杨校长必做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鼓励我们献身教育事业。我曾经很不理解,不想多听一句。现在我才知道,他这么想,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给我们读报,讲政治,并非为了完成任务,走形式,而是实实在在地践行。他希望自己做到的,老师们也能做到。”王铁文老师深感惭愧的话语中饱含崇敬。
慕名前来吊唁的市民曾满平告诉记者,“面对邪恶,如果每个人都能像杨校长一样,不懦弱、不退缩,敢于挺身而出,社会风气就会越来越好。杨建一这种精神,值得各行各业的人好好学习。”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英雄——不能期待人人都成为陈天华,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陈天华,但我们的时代不能没有陈天华!
我们的时代需要英雄。灵车缓缓前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刻在了每一个在寒风中送行者的心灵峭壁上。
是的吗?我们对着青山说。青山在眼前回答:是的。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英雄。
是的吗?我们对着大海说。大海在远方回答: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英雄。
是的。我们的时代需要英雄。你给予了时代平凡中的感动,这个时代也将给予你远胜千金的酬答。
“最美校长”杨建一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1月17日,教育部追授杨建一“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8日,湖南省追授杨建一为“全省师德标兵”。21日,全国总工会追授杨建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在他生前任职的北渡中心小学举行了追授仪式。
杨建一,最美校长,我们的时代星空里最美、最亮的一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