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偷懒”我有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一位教师都是开拓者、实践者、探索者。曾经的我感觉英语教学真是一份沉重的体力活,我每天课上课后紧赶慢赶,学生读书一个个要到我这里来过关,默写更是不能放松,还有平时的练习和作业等等,真是累得够呛。俗话说“穷则思变”,我就是“累则思懒”,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轻松又有效率呢?于是,我就从小学英语的日常教学活动入手,想出了几种“偷懒”的办法。
一、分清轻重缓急
刚开始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那几年,我形容自己的状态就是“工作很忙碌,心情很焦虑”。感觉整天忙忙碌碌的,但教学的效率却还是很低,总有做不完的事情,再加上班主任和学校安排的其他事务,几件事一起压下来,简直就乱了手脚,只能忙于应付。经过几年的疲于奔命之后,我逐渐理清了教学的思路,那就是首先就是得“分清轻重缓急”。
我根据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将英语教学中的各种教学活动按照重要性进行了排序。经过仔细思考,我得出了这样的顺序:1.默写;2.口头作业,如读书和背诵;3.相关语言知识的练习与讲解;4.学生的抄写作业和其他。根据以上顺序,我决定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默写与口头训练”之中,对于其他一些次要的,则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做到少讲多练,像平时的抄写作业等根据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应地布置一些就可以了。平时教学时要先抓最重要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的质量,其他次重要的则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进行穿插,做到心中有数。如此一来,以前教学中的一些忙碌感、焦虑感也随之消失了。
二、教学管理中的“承包责任制”
人只要没有了焦虑感,思路就会清晰。所以当我对教学逐渐有了一些清晰的思路之后,我就又开始有精力考虑其他一些方面的改革了,就像我国的改革开放一样,对于自己的教学管理,我也让班干部充分参与进来,搞起了“承包责任制”,把一些英语教学方面的管理“承包”给课代表或组长。
记得以前参加班主任培训时,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如何培养班干部”,而现在站在教学的角度,我想这一点也同样适用,有了一个或一批得心应手的班干部,对于我的英语教学同样也是极为重要的。首先,让班内的课代表、组长去进行一些教学的管理,他们自己首先就要起示范作用,这样就会在无形中产生一种榜样的作用;其次,学生管理学生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有时要比老师更有效率;另外这种管理本身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具体做法是:我将英语课代表的人数增加,由原先的一名增加为三名,分别负责三个不同的方面:默写、口头作业和其他的各种书面作业;组长由原先的每一大组一人,增加为两人,每人只要负责五六个人,效率提高了一倍,每次布置的要求到组长那完成的口头作业快多了。对于教师而言,人轻松了,自然又有精力去想新的“偷懒”的教学方法了。
三、更加“环保”的默写形式
何谓“环保”,其实就是节约资源。默写一直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但也是资源消耗最严重的,特别是对于小学英语的起始阶段,学生和教师都在这上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从学习英语开始,从无到有,他所有英语语言知识的获得,都需经过记忆的环节,而检验记忆的最好手段就是默写。但说起默写,教师头痛,学生也头痛,教师头痛是因为每次给学生默写都要把单词、词组或句子一个一个地报出来,费时不说订正时又相当费力。所以如果真能想到一种好的默写方法,能够让教师和学生都轻松一点,那可真是如今素质教育下“减负”的一种好手段啊。
从教师这方面考虑,我把原先的由教师报学生默写的形式,改为让学生先在默写本上把默写的内容用中文写好,等到默写时直接写上英文,这样做效率果真提高不少。我的切身体会是由于不需要反复大声地重复那些要默写的英语单词或短语,原先周期性发作的咽喉炎大有不再复发的迹象。更加可喜的是,这种默写形式后来又出现了“2.0升级版”,那就是学生在写好中文之后默写时再用另外一本默写本,这样中文可以重复利用多次,想到这里我也不得不感叹这种方法的“环保”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了调动学生默写的积极性,我利用学生害怕默写错误之后被罚抄的心理,发明了“免抄券”。有了这张券,可以免做任何一次英语中有关机械性的且带有“变相体罚”性质的抄写作业。获得的途径是五次默写100分可以换一张“免抄券”,可以说“一券在手,罚抄不怕”了。后来我也继续升级,将口头作业也纳入奖励“免抄券”的范畴,果真像默写一样,学生对于完成英语口头作业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四、总结:“懒”教师还需勤动脑
以上是我从自身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所采用的一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的“土方法”,这些也是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教学任务所想出来的一些对策。但要想做一个教学效率高的“懒”教师,我想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勤于动脑,不断寻求教学思路的突破和创新。
(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