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丹巴“发呆”的日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丹巴“发呆”的日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几个居住在不同城市,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在旅途中相识,几年间相约同游过一些

地方。到了美丽的丹巴,他们决定先把原来的工作挂起来,驻足,停留,让人生

拐个小弯,让生活换种活法。

丹巴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大雪山脉东麓,邛崃山脉西坡,大渡河上游。

丹巴冬暖夏凉,四季美景如画,再漂亮的人工雕琢也无法和这里的自然天成相比。

那是2003年,当我们走到了一个叫丹巴的小山村,决定停下流浪的脚步,一心只想在这里静静地呆下去。我们都太喜欢这个地方,这里有世界上最杰出的建筑、最美丽的乡村、最淳朴的人们、最灿烂的笑容。

周小林、双木和顺子是四川人,勇哥和阿亚是广东人,我是北京人。我们在纯净如世外桃源般的梦之乡丹巴,租了地处丹巴县城以北两公里的一处占地24000余平方米的废弃工厂。把它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庄园,成了我们梦开始的地方。庄园内有248棵树,东临墨尔多神山,背靠白菩萨山,美丽如画的大金川与革什扎河在此交汇。

庄园里多数日子都是阳光灿烂的,让我们沐足了阳光浴。而庄园的阴天更是情意绵绵。空气润润的,院子周围的山上漂着一圈圈白云,像脖子上围着白云纱巾、像头上带着白云纱帽,有的山顶时隐时现。庄园在这种神秘飘渺的氛围中宛如仙境。这时候如果我站在院子里会产生错觉,甚至觉得自己是天上的仙女,极度的不真实。

我们把庄园改建成了丹巴大酒店,名字有点吓人,但从面积来说并不为过。我们在县城没有设一个招牌,也没做什么宣传,只是在自己的网站上贴了一些丹巴美丽的风光片和一些游记之类的文章。谁料一不留神,我们就成了发现丹巴、宣传丹巴的第一人。

丹巴有许多被遗弃的大树根和一截截的木墩子,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已经废弃了。我们很便宜的价格把它们买了回来,借一把油锯,把腐烂炭化的部分锯掉,因材使材,是什么形取什么形,做了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桌椅板凳,放在酒吧和院子里,既是点缀,又很实用。

我们用切下来的一些边角料做了许多不规则的相框,有的还带着树皮,把我们在丹巴拍的那些美丽图片放进去,挂满丹大的每个角落。许多客人看后爱不释手,非要买走几幅做收藏,还把我们几个人好一番痛夸。

其实我们最得意的创意是客房里的衣帽架。把一根自然的树干穿进一个木墩子里,衣钩就是树干上自然伸出的树枝。没有一个客人不夸奖我们的这一作品,还有两个最发烧的,竟把我们的衣架买下,扛回成都去了。

我们在丹大院子里还竖了一个丹巴到周边地区的指路牌,标有公里数和准确的方向。指路牌是纯木制的,上面的字是我们亲手刻的,质朴典雅又非常有实用价值,住丹大的客人都喜欢在那里合影留念。《情调客栈》一书对丹巴庄园的介绍就是用的这张木指路牌的照片。它已经成了丹大的又一道独特风景。

一场大风过后,我们淘回来一棵被风刮倒的树,直径有60厘米。把它锯成三段,搬进工作室,制成了一个由3断树身组成的大木书架。大木书架上摆满了书和工艺品,看上去别具一格,极具品位,我们给它定性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树书架”。这个巨无霸书架让我们对丹巴又多了一份眷恋,要想不失去它,就只有永远不离开丹巴。大木书架落成的那天晚上,我们很晚都不舍得离开工作室。从此以后凡是来我们工作室的人,都要和巨无霸的大木书架合影留念。一直想给我们的工作室起个名字,总是没想好,大木书架落户后,名字也出来了――“呆驴巢”。

随着我们在庄园发呆日子的不断延续,庄园里的木制品系列也不断壮大,从最初的木桌子、木沙发、木烟缸、木衣架、木相框,到现在的大木书架、木椅子、木板凳、木花盆、木花架、木门牌、木钥匙牌、木日历等一系列纯木制品,而且清一色的带树皮。好多客人都十分喜欢我们这些带树皮的木制品,不计成本地买下,不远万里地扛回家,让我们特感动,这不仅增加了我们的口粮,也增加了我们的创作热情。

旅友们的最大特点就是夸不得,凡是听到赞扬,就激情万丈,热血沸腾。木系列的东西已经没得做了,可热度还没退,便又做起了皮的、骨头的、石板的。没想到还获得了四川省旅游产品评选的创新大奖。

除了这些木头、皮子、骨头的东西,近期庄园还添置了一套格萨尔王的石板刻画。我们把最正宗的格萨尔石板刻匠的传人请到了庄园。他是一个40多岁的出家人,生活在寺庙里。在我们庄园用了6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这套1000多幅的格萨尔彩色石板刻画。这套1000多幅的石板刻画的人物形象、气质,以及他们的坐骑战马,都是不同的。而这些内容全部装在匠人的脑子里,不用打草稿,直接在石板上信手刻画,一气呵成。

这套格萨尔石板刻画完成后,我们请来了一个大活佛,举行了非常庄重的开光仪式,在我们眼里它是一套极其珍贵的无价之宝。它的雕刻之精美、色彩之鲜艳,简直是无与伦比的民族工艺精品。我们把它作为丹巴大酒店的镇店之宝。曾经有个国外收藏家,出50万美金想收藏这套格萨尔石板刻画,我们婉言拒绝了。

庄园生活,使我们都快成职业木匠和艺术驴了。我们在庄园里种了许多蔬菜、花草,还养了猪、兔子、鸡、鸽子、鹦鹉以及一只可爱的小黑狗。丹巴的春风还为我们在庄园里播种了许多藏金莲。每年的6至10月间,院子里开满橘黄色的花,简直就是一个藏金莲的世界,特别的漂亮。我经常采一些放在房间里,有时会编一些花环,挂起来当装饰,奇怪的是,这花即使干了,也不褪色,仍然鲜亮夺目。

生活的主旋律就是在庄园里晒太阳、喝茶,听着江水流淌的声音发呆、看书、听音乐和码点字。日子过得悠然自得。

在丹巴吃水果,咱也是按照丹巴的自然水果节拍全年不断享用的。每季都有不同的水果盛宴,樱桃、杏、李子、桃、苹果、梨、无花果、仙人果、向日葵、核桃等,都新鲜得不得了,全部是刚从树上掉到你手里的,无菌无农药、免洗、最自然原始的吃法。口感真是太好了,和记忆中这些水果的滋味完全不同,这种体验在城市里已经不存在了,这完全不是什么高档,而是一种无价的奢侈。

我们在庄园开了几块菜地,种了西红柿、茄子、扁豆、辣椒、土豆、香菜和玉米,用猪粪浇地,地肥得流油,长出的蔬菜别提有多鲜亮了,纯绿色食品。丹大院子里种什么长什么、养什么活什么。除了几块菜地,我们把小南瓜种子撒满整个庄园。不久院子里就开遍了金黄色的南瓜花。一朵花,就是一个南瓜。想象一下,丹大院子里到处睡着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可爱的小南瓜的情景,那是一种怎样的壮观呀。

在丹巴呆久了,驴友们开始整天往丹巴周边的地区跑。特别喜欢上了高山野生花卉,森林、草原、湿地更多地出现在了我们的镜头里。植物学教授看到我们拍的花卉十分惊叹,一番肯定和赞扬过后,干劲愈演愈烈,到了疯狂的程度。

丹巴现存的老房子已经不多了,我们的一个选题就是把丹巴即将消失的传统老房子拍摄记录下来。我们整天走村串乡地到处寻访老房子的踪迹。丹巴现存的最古老的房子,有300多年的历史。房子的门框、窗框都是纯木雕刻而成,雕工精美豪放又古朴神秘,简直就是人、房、地的一种天人合一。房间里的墙上绘有彩色壁画,内容多是些吉祥物、图腾和神话故事。可惜我们见到的都不完整了,木门窗框也都腐朽老化了。这么精美厚重的东西,眼看就要消失了。我们看得心很痛。岁月太残酷了,人们的保护意识也需要加强。

2005年让我们最有成就感、最自豪的是,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行的“选美中国”活动中,在四川省没有推荐丹巴,也就是丹巴没有进入候选名单的情况下,由我们这几只驴子和友多youduo网站,为丹巴努力力争,提供资料、图片,参与角逐,先是入围候选名单,最终竟获得了“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古镇”的第一名。得到消息的那一天,我们简直乐疯了,我们为丹巴自豪,也为自己自豪。

在丹巴的4年间我们出版了《美人谷・丹巴》摄影集。书籍《绝色丹巴初体验》和《在丹巴发呆的日子》,后者入编中国旅游出版社《情调客栈》丛书系列。

我们从大都市来到小山村,从都市白领变成了庄园主,经历了人生的许多第一次――上了电视、报纸、杂志,出了书、画册,做了摄影师、撰稿人和互联网上的活跃贴图红人,经历了泥石流、非典以及许许多多说不尽的故事。不断来访的记者们对我们这几个神经兮兮的丹巴驴友特感兴趣,问我们怎么会从北京、广州、成都来到这里,觉得很奇怪。当我们告之纯粹是一时冲动,想换一种活法,喜欢这里的空气、阳光、蓝天、白云、星空,喜欢在这个未被世人知晓的美丽地方,过一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他们是又惊讶又羡慕。是的,忽然改变人生轨迹,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某一天,我们听说庄园所在地要成为水电站的征用地。于是我们蔫了,整天在躺在院子的摇摇椅上摇来摇去,任太阳暴晒着,一句话也不讲。

2006年4月16日我们泪别丹巴。

在生命的整个旅途中,我们在丹巴停泊了4个春秋寒暑,用我们的青春、梦想和激情见证了丹巴4年的变化。我们无法去割舍与丹巴的情缘,丹巴在我们的记忆里已成为一个永恒。

我们再也回不去从前了,我们的人生始终在旅途中寻找梦想中的另一个丹巴!